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料库翻译研究作为一种最近刚刚兴起的翻译研究模式,在研究方法、研究理念以及研究目的上与传统的翻译研究模式有所不同,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本文通过在语料库与翻译教学和语料库与翻译实践两方面阐述了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的关系,从而阐述了语料库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何丽玲 《英语广场》2020,(16):34-36
语料库翻译学是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的翻译学分支学科。语料库翻译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语料库翻译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语料库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料库翻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适用于翻译研究的语料库主要是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语料库翻译研究取得的较突出的成就是对翻译普遍性的研究。关于译文中存在的简略化,明确化和规范化的普遍特征的假设在语料库翻译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在翻译教学中利用语料库和检索工具,能取得丰富的教学文本,获得并证实译文模式和翻译知识,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性。语料库翻译研究具有巨大研究潜能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语料库翻译学是语料库语言学和描述翻译研究方法的交叉综合,语料库与描述翻译方法的结合使学者在翻译研究上产生了新的成果并且更客观真实。本文综述了语料库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结合国内翻译教学现状分析了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进而促进语料库在翻译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吕斌 《海外英语》2012,(5):187-189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对语言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经从理论、描写和应用等不同层面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发展。语料库翻译研究借用现代语料库语言学与描写翻译学的研究成果作为其理论基础,以翻译文本作为其研究对象,同时引入科学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客观地描述翻译活动本身的规律。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方法,语料库翻译研究为译学研究引进了新的研究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拓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平行语料库以其大量的对译材料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分析目前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翻译教学的现状,并在分析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平行语料库运用于翻译教学,以实现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原则,从而有效地提高我国翻译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语料库对英汉翻译特点进行分析,可以使翻译的理论成果更具科学性、可证性.语料库语言学可揭示最典型的语言特征,语料库对促进译者的良好语言意识的养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本分析特点有:简略化和明朗化,保守化和平整化.语料库与翻译理论结合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下半叶,翻译研究与语料库语言学的融合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奠定了基础。语料库在翻译教学的应用研究对翻译课程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解释了语料库的定义及其内涵,介绍了英语语料库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并对语料库语言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相比一般文学作品的翻译,诗词的翻译难上加难,关于诗词的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甚至可译性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论。语料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语料库选取真实的语料素材,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和说服力,把语料库方法用于研究翻译和教学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毛泽东诗词广为流传,选取一首有代表性的诗词,并基于毛泽东诗词译本语料库,以诗词翻译赏析为目的,从语言、文化和韵律等方面来进行对比赏析,在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阮傲 《考试周刊》2008,(8):154-155
本文旨在回顾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在语料库翻译研究方面得出的成果,并着力于在前人的基础上表达作者的一些看法和见解.相对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而言,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开始得较晚,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被一批翻译研究者率先用于翻译研究,作为实证研究法中的一种.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在纯翻译研究领域,包括对翻译普遍性、翻译规范及译者风格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成果.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翻译学视域的角度,对翻译实践中的隐喻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首先通过对常见的隐喻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生态翻译学视域对翻译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以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作为隐喻翻译技巧的指导依据,探索在翻译实践中更加科学合理的隐喻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何琳琳 《海外英语》2014,(18):124-126,152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belong to a new translation study paradigm which rose at the beginning of 1990 s.The rise of corpus brings the update of research tools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lead to the emerging of 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theory basis of Translational English Corpu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especially 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nslation. Besides, it makes a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potential of 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描写性翻译研究的起源、定义、特征和意义,并通过对陈宏薇、江帆合著的《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一文的分析,来探讨今后如何进行描写性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4.
1972年,詹姆斯.霍姆斯(James S.Holmes)发表了一篇名为《翻译研究的名与实》的论文,它标志着翻译研究派的诞生。霍姆斯在文章中首次提出一个关于翻译学科的宏观结构框架,描写翻译研究是其框架中的一个分支,而功能导向研究又是这一分支的研究方向之一。霍姆斯的功能导向研究对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的视域中,民族志和翻译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化传通和再现他族文化是民族志和翻译的共同目的;同时,民族志和翻译作为一种文化手段,在对文化的阐释、“撰写”及翻译作为一种“改写”中,表现出显著的主体性、历史性和社会性。民族志和翻译研究在当代文化研究语境中的相互阐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话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中翻译策略及翻译研究转向进行分类概述,认为该书主要阐述直译、意译和形式对等、动态对等两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哲学转向、跨学科转向等四个翻译研究转向,以帮助学习者把握该书概要。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文化诗学产生于翻译的文化转向中,它以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角度、多学科的空间以及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充满诗性品质的跨文化活动的内部机理和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机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构成翻译的文化诗学的主要内容,为翻译理论研究和中西翻译理论的平等对话提供了一种进路。  相似文献   

18.
系统功能语言学近10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翻译对应语篇分析中,但其后的理论动因很少有人论及。同时,描述翻译学近年来在翻译理论研究界影响虽大,但总缺乏实质性的、突破性的成果。究其理论根源,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描述翻译学具有相通的语言观、系统观和功能观,即,二者都把语言系统的实例——语篇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了系统分析和功能分析的方式。基于此,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功能理论、语境理论,可以为描述翻译学提供一种更加细致有效的互动研究模式:系统的语言学理论以某一入列条件出发,可以避免描述翻译的盲目性,提高描述的有效性;功能的理论以某一结构或意义出发,可以佐证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功能;语境的理论以语域和体裁为中介,可以贯通译文语篇和译语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更是化的翻译。但翻译中的化总是要通过语言的转换才能再现,因此,化对比必须基于语言对比之上。“英汉语言化比较与翻译”即“英汉翻译语言化对比研究”,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与英汉化对比研究的合而为一,它既是英汉翻译研究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科目和培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姚登宝 《培训与研究》2007,24(6):133-134,F0003
从辩证思辨的视角,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文章对目前译界两种众说纷纭的理论流派逐一透视,并分析其利弊得失,认为各种理论都有其合理性和阐释力,同时也存在理论偏向(见)和理论缺陷。提出翻译研究必须坚持翻译的本体,以源语言及文本为基础、为核心,突出译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兼顾作者/读者、源影译语、社会/文化及其它边缘性影响因素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