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2000年廊坊东方大学城拉开大学城建设的序幕始,我国大学城迅速崛起。大学城的建设,无论是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层面,还是从城市化建设层面,抑或是从国家持续发展的层面来看,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城应该采取何种建设模式?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大学城的功能作用,真正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城市化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本文在对世界发达国家大学城与国内发达地区大学城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大学城的建设模式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城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平台,湖南作为一个教育大省与日俱进,积极策划推动岳麓山大学城的建设,打造湖南高校的航空母舰。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城的演进,论述了建设岳麓山大学城的意义以及岳麓山大学城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刍论大学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扩招及发展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城以相当宏大的声势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建设大学城的意义,并阐述了在大学城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几种变异现象,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推进;国内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开始建设大学城.广东先后建起了番禺、从化、南海、东莞等多个大学城区.大学城的迅速崛起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但大学不仅需要大楼和大师,更需要其特有的文化底蕴.我们急需认识大学城校园文化的特点,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大学城建设的经济效应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其兴起和建设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调整和升级。通过大学城的发展使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推进,从而达到利益双赢。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求,全国各地兴起了大学城建设。大学城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种新的模式,在其建设中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城建设中的五大悖论,并对其悖论的消解做出三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论建设大学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建设大学城是能够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两种模式很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模式。建设大学城必须考虑六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即建设大学城的思想政策支撑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体系、教育教学保证体系、运行管理支撑体系、后勤服务体系和服务对象体系。同时 ,对大学城建设过程中的思想认识问题、投资主体利益回报问题、师资队伍的短缺补充问题、生源的可持续性问题、高校现有资源的利用与入住大学城的关系问题、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共享问题、如何形成特色问题和安全保障问题等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大学城肇始于高校大规模扩招和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双重需要,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全国各地大学城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大学城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物质的保证,同时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在一些地区依然听到建设大学城的呼声。  相似文献   

9.
大学城的建设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城市化建设、推进国家的经济、文化及科技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城建设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管理不力、资源共享不到位等问题,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发挥品牌效应、促进资源共享,切实推动大学城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大学城概念入手,详细阐述了大学城发展构想,在建设模式方面公共设施实行多校共用,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在办学模式方面,采取政府、企业、高校联合投入;在管理模式方面,以综合管理协调机构管理。通过对大学城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机制的探讨,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城新模式以及有利于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确保大学城的和谐稳定,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更能为维护所处区域稳定发展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大学城面临人员摩擦冲突增多、与外界关系日益复杂化、服务和管理工作易于条块分割以及文化氛围同质单调等特殊性难题.应探寻统筹、共享、联动、多元等"办城"理念,切实推出建设和谐大学城的举措,为促进大学城人文生态协调平衡,实现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国各地在建和已经建成的大学城有30多座,建设大学城成为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各地建设大学城的初衷虽然不尽相同,但主要都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吸引国内外重点大学的加盟,推动当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笔者认为,这样的初衷明显地偏离了大学改革与发展的主导逻辑。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与制度安排,大学城的建设以及大学城运营中的资源整合与利用成为后扩招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城运营中资源利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为我国大学城健康发展和提高利用效率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我国各地掀起了建设大学城的热潮。迄今为止,大学城在我国已有10余年的历史,各地在大学城的建设上有不同的建设背景和思路,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设类型。回顾我国大学城的发展史,总结我国大学城的发展类型,有助于大学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国大学城发展现状及其对甘肃建设大学城的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建设“大学城”的热潮。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大学城的发展历史,并对国内现有大学城的建设成败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甘肃建设大学城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城的兴起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针对目前大学城建设中出现的规模、土地、投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家所应采取的宏观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兴建大学城已成为中国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然而,大学城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误区,如工具主义理念的扩张、大学职能重心的偏移、大学精神的缺失等。为防止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偏移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学城发展的规律,克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误区,合理定位大学城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建设大学城战略是推进“大大连”建设的必然选择。大学城建设应该能展示大连大学城的办学特色 ,调整与完善大连的高等教育结构 ,并且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和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园区。在建设大学城的过程中 ,应该吸取各地大学城建设的先进经验 ,与大连市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符合大连市实际情况的大学城软、硬件长远发展建设规划 ,使大学城的远期目标与阶段实施相融合 ,成为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大学城。  相似文献   

19.
试论大学城管理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城的建设和管理中,制度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如运用先进管理科学的BPR理论,按照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规律来创建管理制度。从宁波高教园区的实证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创新大学城的管理制度,才能使作为高等教育新生事物的大学城健康发展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大学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迄今,全国各地出现了50多座大学城.国内大学城建设呈现出建设模式多样化、空间布局的密集化、建设规模超大化的特点.同时,大学城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建设缺少总体规划、大学城的资源共享与开放性不够、建设资金掣肘大学城的健康发展、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有待加强等.今后,大学城建设将更趋于合理、大学城会发挥更为多样化的功能、大学城的筹资渠道将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