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毛现辉 《东南传播》2014,(10):25-26
在收视逻辑中,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必将把本土受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人文、风俗、地理等纳为自己的主要范围,即考虑本地市场,以本土受众为主要定位。闽南语电视频道与其他地方电视媒介一样采用本土定位方略,以传播闽南方言文化为核心内容定位,频道的各个栏目有各自的受众群定位。有了恰当的频道定位,下一步便是采取合理的频道传播策略,即考虑怎样把自身栏目推向受众。  相似文献   

2.
自从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公众发射台开始,电视作为一个新兴大众传媒,依托电子技术进步,以直观性、即时性、现场性的魅力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铺天盖地、各种传媒极为发达的今天,根据大学校园受众独特的知识层次和文化品味,对高校电视准确定位,建构独特的生存空间,实现受众收视习惯的“突围”,培养相对稳定的受众,实现传必求通的目标,是目前各高校电视台普遍面临的问题。美国传播学者托尼·哈里森在《传播技巧》中谓:“传播媒介的定位,是一个传播媒介的特点在手…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新闻传播工具(newsmedia):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早期大众传媒是以报纸,书籍等传统载体进行传播信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方式也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层出不穷,然而电视的出现可以说是大众传媒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作为传播媒介的电视所具有的的现场性、参与性、选择性,使得其在众多的传播媒介中颇受喜爱。而在电视传媒的庞大的受众人群中,青少年则占据了一个很大的比重,由其在其特定年龄段的好奇心,求异心,等心理的影响,青少年也就成为了电视传媒的最主要受众。主要阐述了当今社会电视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促进电视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积极引导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视觉文化传播语境即指以现代传播媒介为平台,文字、语言逐步视觉化的进程中带给传媒人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规定性、制约性的环境、氛围。在传媒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单位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在有限休闲时间内收获更多的快乐成为当今受众收视的主要目标。这也要求我们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做到全方位“透明”呈现:不仅要把资讯完整无误快捷得体地播报,  相似文献   

5.
在时下电视讲坛热和地域文化热的双重背景下,地域文化类电视讲坛节目的诞生是必然的。湖南教育电视台于2008年1月14日正式推出的电视讲坛栏目〈〈湖湘讲堂〉〉,就是定位于传播湖湘文化,立足让节目具有本土性、贴近性。作为一档地域性讲堂类栏目,如何创新,如何走出一条个性化、本土化道路,并让栏目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栏目亟待思考的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就地域文化类电视讲坛节目栏目制作的困境与突围阐述一些心得和观点。  相似文献   

6.
知识窗     
什么是受众‘受众’是一个外来名词,是近代随着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的逐步发展而新创造的一个集合概念,是包含报纸读者、广播节目听众、电视节目观众的一个统称。受众,又称受传者,是相对新闻传播者而言的。在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发展、普及以前,新闻的传播主要靠报纸,新闻受传者可以‘读者’一词代之。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起来后,电子传播媒介逐步取代印刷传播媒介,新闻受传者中,听众、观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再用‘读  相似文献   

7.
社会品质与媒介责任--增强舆论影响力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新闻传媒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受众所依赖所关注所不满所批评。依赖和关注在于新闻传媒提供了受众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信息 ,这从一家接一家创办的都市报、不断扩张的频道数量上就能感受得到 ,电视、报纸 (包括网络 )已成为受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不满和批评在于新闻传媒的有些信息偏差、迟缓、效能很低 ,弄得受众真伪难辨 ,总觉得喧嚷、浮躁的世界有媒介的一份。是的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与传播媒介紧密相联的 ,如果说社会的变迁是纵向发展的话 ,那么 ,文化的传播则是横向发展。社会品质与媒介责任的关系既是媒…  相似文献   

8.
所谓"电视传媒的倾向性",是指"电视传媒在报道和评述新闻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和基本倾向"①.众所周知,电视媒体报道是公众了解有关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其议题选择、表达形式等方面会给受众提供认知框架;媒体所拥有的话语权也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受众的思想.如果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影响他们对有关事物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9.
张娅 《青年记者》2013,(20):129
电视戏曲是我国最具民族文化特色、最为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以下浅谈几点发展电视戏曲栏目的建议:一、发展之点:栏目创新,元素融合。栏目形式要创新,内容要创新,栏目的主题更要提升。当然戏曲本身也必须与时俱进,在传播戏曲经典的同时要关注戏曲新秀,充分展示优秀戏曲新星的功底和风采,激发更多受众对戏曲的兴趣。二、发展之源:立足本土文化,打造品牌栏目。俗话说,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文化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发生转变,受众的需求与心理逐渐成为电视文化人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传播新闻和信息一直是各大电视台的重要任务,过去由于电视台数量有限,人们可选择的余地很少,因此对受众需求未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但在现代传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提下,把握好受众需求才是电视新闻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1.
郑岩 《新闻窗》2010,(1):111-112
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受众最广的又是电视传媒。现如今,观众已经把看电视当做一种休闲和娱乐,轻松和愉快已经成为电视观众的主要追求。同时,在电视传媒越来越商业化的现代社会,电视广告已然成为当今电视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湖南电视和凤凰卫视的脱颖而出是近几年电视界的重要现象和热门话题,对二者成长历程的内外部因素及条件比较考察,有助于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从更深的层次发现事物的本质:立足本土、立足创新既是本文也是“湖南电视现象”和“凤凰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薇薇 《记者摇篮》2009,(7):112-112
电视艺术是一种通过使用电子技术手段展示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由于电视信号传递的同时性(同步性),可以将受众从广播和报纸等这些利用单极感觉器官进行传媒的媒介中解放出来,使受众的享受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印象深刻,因此电视艺术具有的声画传播性和立体性的功能。这种独特的功能性使电视艺术审美活动具有了创作者、审核者、受众三位一体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4.
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 ,从文化的层面上 ,审视一下湖南电视现象的内涵、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这一现象的人文效应 ,对探求湖湘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不无裨益的。一、湖南电视是湖湘文化的载体 ,又是湖湘文化的组成部分湖南电视立足湖南 ,面向的受众和服务的对象首先是湖南的父老乡亲。按照接近性的原理 ,湖南的父老乡亲最关心的是其周围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环境。受众需求是电视赖以立身发展的基础 ,所以湖南电视不管是履行职责还是出于自身的生存需求 ,都必然传承湖湘文化 ,成为湖湘文化的载体。湖南丰富的人文资源 ,独特…  相似文献   

15.
电视传媒需要不同层次与范围的受众的参与,单一的受众群体不能促进电视传媒的市场化发展,这就需要提高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现就如何提高财经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提出如下三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钟鑫  张婧 《新闻传播》2009,(8):130-130
文化研究学者戴维·莫利(David Morley)是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传播学首席教授.贯穿莫利整个传媒学术研究的主线是电视受众研究。他从对BBC《全国新闻》观众研究开始,以不同学科理论为支撑,逐渐把电视受众研究.的视野向全球空间延伸,分析了新传播环境下的公共与私人、全球与本土、以及国族认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报纸“定位”理论及嬗变发展什么是报纸的定位?目前还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美国传播学家托尼·哈里森在《传播技巧》一书中写道,“传媒定位是指传媒的特点在受众心目中的反映。它包括传媒的地位、报道质量、受众类型以及有别于其他传媒的特质或价值。”我国学者喻国明则在《媒介市场定位》里提出,“传媒以其特色和价值追求有选择地吸引相关的受众。这种选择就叫传媒的市场定  相似文献   

18.
相比本土偶像剧,来自欧美、日韩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外来偶像剧,在我国内地有更大的受众影响力,其以互联网络为主的传播渠道要素,在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同于众多对非本土偶像剧流行原因的传媒体制、社会文化等宏观考量角度,本文将从渠道角度,分析受众对网络的选择原因及其对偶像剧传播效果的影响;对当下年轻人的偶像剧文化流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新媒体受众的特征,更对中国文化的网络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的出现以及蓬勃发展,是电视媒体对新闻价值的重新定位和在传播层面上向受众回归的结果。这一结果,体现在三个方面,也即民生新闻的三个维度:民生理念、本土视角以及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文化,究竟有哪些特性与特征?如何认识与运用它们,以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呢?这里,试从六个方面予以概括与论述。1.传播范围最广、受众人数最多的电视文化电视是当代所有传媒中效应最广泛、最普及的载体,它的视野无界,受众人数最多。电视文化是通俗文化,且俗中有雅,深入浅出;不论文盲文豪,不分年龄性别,不管你是平民百姓,还是国家元首,在电视荧屏面前,人人平等,个个均为观众;不分上班下班,无论私人卧室或者公共场合,电视文化都能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据外电与新华社20世纪90年代初的分别报道,美国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