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几十年来,我在读书、教书、研究、写作过程中,一重“积学储宝”,固元培“根”,二觅研读之“路”,三求治学之“法”。现略述如下。有一条深根从我个人教学和研究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从学生到教师,到一个学者型的教师,自己学习和积累的经验,就如同一棵大树的深根,其教学实践是枝干,其研究成果是花朵、果实。从教与学的过程上说,只有自己重“道”,才能有“道”可传,自己敬“业”,才能有“业”可授,自己不“惑”,才能见“惑”能解。知识和经验,是一个教师多年虔修积累的结果,有了它,“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  相似文献   

2.
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爱生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教师应注重职业道德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 《贵州教育》2005,(11):9-10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有“道”,才能传“道”。只有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四有新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公民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势在必行。一、努力塑造崇高的教师人格教师的职业责任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使得教师的人格力量极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教师…  相似文献   

5.
只有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修养,才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各方面的知识,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改进教学方向和形式,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研究、开发、创新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杜英林 《天津教育》2008,(11):22-23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学习,潜心钻研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随着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反思就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不能再是“一桶水”,而要变成不断充溢的“一水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为此,学校提出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要求,使大家认识到“学习是研究型教师成长的保鲜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得到持续发展。但有效的学习不是一种机械化的吸纳,应该是一种真实的、真情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吴颖毅 《考试周刊》2008,(47):21-22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把语文课真正上成功。本文从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高思想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姝 《考试周刊》2010,(28):224-22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地突出了教师只有有“道”.才能传道,只有切实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和文化知识修养,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也是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作为从教者,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职业规范,并具备许多独特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符合“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要求。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他点燃了一代代人心灵深处的文明之火,维系着人类文明传承的命脉。实践证明,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上这个教师,才会学好这门课程。因此,每一名教师都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格品质,这是良好地开展教学的前提。良好的教师素质能促进学生品德健康积极发展。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严谨治学、为学生树立楷模。下面是我对教师如何树立高尚的师德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央已做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师之道,贵在善学”这是教师永恒的主题,“善学”才能“善教”。大力提倡国民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为人之师的教师更应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提高自身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修养,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以高素质的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爱国、爱事业、爱学生,教书育人,敬业乐业,为人师表,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做到政治合格、思想成…  相似文献   

12.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造就一代有创新精神 ,培养适应 2 1世纪竞争的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如何做才能不辱其使命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学习与修养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教师是为明天培养合格人才。因此 ,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要结合自己的工作 ,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有关教育的思想 ,学习江总书记及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指示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勤于探索 ,把握教育规律 ,提高自身能力 ,掌握现代教育手段 ,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只有不断学习 ,研究社会变化对…  相似文献   

13.
“学习关”是教师必须要努力突破,且极其重要的首道“关口”。邓小平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陈至立讲过“: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学习就是解放思想,就会打开智慧的金锁,就能改善教师的智能结构,更新教师的观念意识。目前,教师除参加正常的学历达标、岗位骨干培训外,应抓紧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唯如此,才能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教学经验上不断地得到提高,才能创造性地推进素质教育。“教研关”是在学习提高后,推进素质教育付诸实践的“关口”。在吸…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 肖宗六先生是我国教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长期从事学校教育管理研究的工作。他在学术上的诸多建树对我国学校教育管理研究乃至教育决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把他撰写的《我的治学之道》系列文章推荐给大家。这些文章既有肖老几十年怎么做学问方面的总结,也反映了他的治校之道、为人之道、处世之道、交友之道。 在新时期,我们的教师不能是“教书匠”,而要做“研究者”,做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必须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全方位地发展。要做教师,首先得是“人师”,希望这一组文章能对教师如何做人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深入理解“立德树人”基本任务中的三个关键要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角色,是理解课程思政“道”与“术”的基础。其中,思政课程是实施“立德树人”任务的核心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该任务的关键步骤;教师是成功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力军。这三个要素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各有重要性,并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共同完成“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为了推动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在理论上理解这三个关键的关系和大思政课的实质,还需要教师追求育人之“道”,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之“术”。课程思政的“道”与“术”不仅是建立新时代大思政课框架的必经之路,也是对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意识的必然要求。只有掌握了课程思政的“道”与“术”,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教书育人的“道”与“术”;只有“道术相济”才能系统培养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人才。  相似文献   

16.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温家宝总理的渎书论字字珠玑,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位教师,唯有不断阅读,他的教育之树才能长青;一所学校,只有教师悦读善读,才能真正带动学生乐学善学,从而构建起真正富有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17.
尚进 《学苑教育》2012,(20):30-30
一、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注意身教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否能管理好一个班,取决于班主任个人的修养和素质。班主任平时要不断学习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真正地教育学生,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相似文献   

18.
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西南联大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下)洪德铭三、依靠教师,民主治学,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梅贻琦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多次表示,只有依靠教师,民主办学,才能继承发扬3校的优良传统和风格,才能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学习关”是教师必须努力突破,且极其重要的首道“关口”。邓小平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陈至立讲过“: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学习就是解放思想,就会打开智慧的金锁,就能改善教师的智能结构,更新教师的观念意识。目前,教师除参加正常的学历达标、岗位骨干培训外,应抓紧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惟如此,才能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教学经验上不断提高,才能创造性地推进素质教育。“教研关”是推进素质教育付诸实践的“关口”。在吸收现代的教育理论、具有…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给教育和人才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作为跨世纪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应对新的挑战,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21世纪教师的学习观、教学观和师德观的转变,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略抒己见。一、终生学习的学习观。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广博精深的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锐利武器。教师只有始终保持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和扩大的知识需求,因此教师应抓紧自己的在职学习,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