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和探索中发展少数民族女童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童教育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个必须解雇的难点问题。青海省在藏族、蒙族族聚集的牧区,采取以集中办学和办寄宿制学校为主的形式吸引女童入学;在回族、撒拉族聚集的东部农业区办女子中学或女童班;采取特殊政策,重视母语教育,改革课程内容,鼓励和帮助女童入学。  相似文献   

2.
撒拉族女童教育面临的特殊困难及克服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撒拉族女童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我国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而造成撒拉族女童教育落后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女童教育的困境不但危及妇女素质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所以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发展女童教育的特殊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在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相对滞后。从历史基础及现实发展视角,深入分析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特别是宁南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状况,针对回族女童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指出影响和阻碍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弱势回族女童系指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回族女性未成年人。做好弱势回族女童教育可以促进回族女童的发展,可以协调基础教育以及回族基础教育中的内在关系,可以促进回族人口的现代化建设。但是,当前的弱势回族女童教育工作中存在隐性与显性、整体与局部、女童自在因素与外在条件建设的矛盾,因此,对弱势回族女童宜采取“显性”与“隐性”、“整体”与“局部”、“输血”与“造血”结合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主要聚居在南部山区,这里女童教育相对滞后.审视历史基础及现实发展的进程,深入了解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特别是宁南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现状,针对回族女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影响和阻碍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原因,提出推进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应对措施,这对实现宁夏南部山区"普九"目标及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甘肃临夏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及问题刘援朝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个多民族杂居的自治州,除回族和汉族外,尚有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等民族分布。回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35%。从各民族信仰的宗教情况看,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土族信仰藏传...  相似文献   

7.
固原市回族女童入学率低、升学率低。制约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陈、穷、缺。要改变落后观念.淘汰陈规陋俗;多渠道加大对固原市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化教育环境.从整体上抓回族女童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有一个人数不多,生活在青海省东南部,黄河岸边,崇出峻岭中的少数民族──撒拉族。日前,笔者在前往西部大开发采访中,深入撒拉族居住的青海省循化县,切身感受到该县在发展女童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可喜成绩。 长期以来,由于受民族习俗及宗教文化的影响,撒拉族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迂腐陈旧的观念还主导着人们的思想。由于受这种思想认识的制约,全县民族教育发展缓慢,撒拉族女童教育尤为滞后,成为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据1993年统计,全县学龄前儿童为13448人,已入学…  相似文献   

9.
解决民族贫困地区女童就学难的有效途径宁夏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组一、回族女童就学难是宁夏实现“两基”的难中之难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宁夏回族自治区要实现“两基”,关键取决于能否有效...  相似文献   

10.
甘川小学女童教育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甘川小学女童教育问题为一个典型例子,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多种方法进行调查与研究,并探索出该校发展的路子,向本地区同类学校加以推广,寻找发展甘肃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加快普及义务教育步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地处青海东部的循化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也是国务院确定的贫困县之一。全县人口11万多人,其中撒拉族就占总人口的 60%。撒拉族由于地处偏僻,长期以来过着封闭、贫穷、落后的生活,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迂腐陈旧的思想观念在群众中普遍存在。由于受这种思想认识的制约,全县民族教育发展缓慢,撒拉族女童教育尤为滞后,成为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据1993年统计,全县学龄儿童为13448人,已入学10452人,入学率77.7%,女童入学率比男童入学率低37.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立足本地开拓创新加快女童教育的发展泾源县华兴民族学校项目领导小组我校自承担女童教育项目以来,根据女童教育项目目标,从回族和当地的实际出发,本着“立足本地,开拓创新,培养自立自强、心灵手巧、适应当地社会主义建设一代新人”的办学宗旨。从1994年起在女童...  相似文献   

13.
回族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及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家庭是构成回族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回族教育改革必须从唤醒广大回族家庭现代教育意识入手 ;同时 ,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学校在直面回族教育问题时更应充分认识回民族特殊的教育需求 ,这是回族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回族家庭教育改革过程中 ,还应特别注重政府、社区的作用 ,回族女子教育与女童教育问题。回族家庭教育应走向开放的问题以及优化回族家庭教育的外部环境———学校的回应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摆脱贫困和愚昧的必由之路———麻莲乡回族女童教育的几点做法□青海省海北州教育督导室王万和麻莲乡是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唯一的一个纯回族乡。乡中心小学是省教委确定的女童实验小学并附设初中。近几年来,他们根据回族地区的特点,把“普九”特别是解决好女童入学问...  相似文献   

15.
重视女童教育加快普及步伐同心县教育局任耀华,马廷德同心县是宁夏南部山区回族聚居地区,是国务院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29.7万人,80%是回族。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迟缓,群众生活贫困,加上受重男轻女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回族女童教...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经济不发达、封建历史的原因,回族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交通和信息严重落后,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回族留守女童问题日益严重。在我国很多回族聚居地区,留守女童享受教育的机会要低于男性,她们长期处于低素质的状态,也形成了恶性循环。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和政县回族留守女童教育的现状和原因,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固原地区回族女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原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经济状况,加大了实施义务教育的难度,其中,最困难和最关键的问题是回族女童的教育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呈现了回族女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根源上挖掘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一、回族女童教育是宁夏基础教育的“老大难”宁夏基础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回族聚居的南部山区,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是回族女童教育.解放以后.宁夏曾讲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普及初等教育工作,但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除去当时大环境局限和影响的因素外,相当一部分女童不入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为分区规划,分步实施义务教育做准备,1987年我们组织调查组对全区回族聚居的农村回族女童入学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回族女童入学率为79.6%,比回族男童低8个百分点.据对不同地区的6乡18所小学1981年入学的1056名儿童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9.
采取措施加强女童教育泾源县黄花乡项目领导小组径源县黄花乡位于宁夏六盘山南部山区,总人口11031人,回族占90%。1994年初,黄花乡被自治区定为促进贫困地区女童项目乡之一。为了提高女儿童的人学率和巩固率,加强女童教育,在去年新学年开学,项目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经典"错误信念"任务,以181名回族幼儿、174名汉族幼儿为被试,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回、汉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异同。研究发现:回、汉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回、汉幼儿的心理理论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总体上呈同步发展趋势,但回族幼儿心理理论发展速度要低于汉族幼儿;散居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速度低于在园幼儿;回族散居女童的心理理论发展速度缓慢。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幼儿教育,重视民族女童教育是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