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今天听了一节语文课,授课教师讲了《鲸》这篇文章。这是一篇说明文,是从鲸的大小、分类、食性、繁殖等方面来说明鲸的。上课后,老师首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通过检查可以看出,学生课前预习得很认真,并且查阅了不少有关鲸的资料,所以知道的东西真不少。因此,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热情非常高,老师讲起来也得心应手。通过学生的回答交流,教师点拨补充,把课文讲得头头是道。一条条活生生的鲸就在你眼前游来游去,清晰可见。鲸是那么的大,让我感觉到,坐在教室里听课,就仿佛是坐在鲸的宽敞的嘴里。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学生对鲸说得面面俱到。因…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农村教师培训授课教师",已有80多篇文章发表或获奖.<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种类和生活习性等知识.学习本课,既要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又要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鲸>中的"比较" 在<鲸>一文中,多处运用了比较这一常用的说明方法,使鲸的特点更为突出、鲜明. 一是与人比较.如"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以人的身高加臂长"还够不着"来表现鲸张开嘴的高度;用"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来说明鲸嘴张开的宽大空间.  相似文献   

4.
一、目标不明确,过分追求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与把握,忽略内容的语文形式。案例一:一位女教师执教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鲸》,引入时用了一个谜语,然后让学生自由读文章,思考:“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鲸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就带领学生依次学习各部:鲸有哪些特点?它是怎样演化的?它可以分为哪几类?鲸是怎样捕食的?鲸是怎样睡觉的?鲸是怎样呼吸的?其间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使用多媒体动画、图片、小组讨论、合作表演、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手段,结课的时候,让学生讲这一节课的收获,人人都讲许多有关于鲸的知识。以上是笔者听到的一堂语…  相似文献   

5.
学校要举行一次教研活动,一位青年教师把<鲸>这篇课文作为上观摩课的内容.课备好以后,他让我去昕他试讲. 第一次试讲时.这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大体是这样的:揭题,从分析形声字"鲸"入手,导入新课;然后播放大量鲸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鲸的庞大;接着师生合作概括课文七个自然段的小标题;最后创设情境,练习写话、说话.  相似文献   

6.
何伦忠 《四川教育》2001,(11):38-39
14鲸 [题旨说明) 1.第一题,紧扣"抓住事物特点写"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提出了理解上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课文是从那几方面讲鲸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各自然段内容的理解,归纳出课文讲了鲸的哪些方面的特点;二是要在弄清讲了几个方面的特点以后,深入理解课文,明白每一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出来.在组织对该题的训练中,要把训练的目的指向对学生进行理解、概括、表达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鲸》是一篇阅读课文,着重介绍鲸的特点、种类及生活习性,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着重分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认识结构的逻辑关系.特别要在鲸的“大”这方面做文章.鲸的“大”,是世界上任何动物都不可比的,它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导力.所以教学中抓住鲸的“大”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还能通过抓住鲸“大”这个特点,明了课文段落之间的联系,领悟写动物的规律,学习到多种说明事物的方法.一、抓特点:教学时首先要抓住鲸“大”的特点,抓住这个特点,就可以提领全文,使学生对文章的联系一目了然,学习有兴趣.在学生对课文感知的基础上.出示思考题:①鲸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8.
《鲸》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从鲸的大小、属性、种类和生活习性四个方面介绍了鲸,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和本课的教学重点所在。为此,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一、开展小组讨论,培养自学能力。课上,我安排学生四个人为一组,从“食物”、“呼吸”、“睡觉”、“生长”四个方面去讨论鲸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在书本上用“—”划出须鲸的特点,用“”划出齿鲸的特点,用“”划出它们相同的特点。学生边读课文边讨论。这样做,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且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对鲸的生活习性有了…  相似文献   

9.
在一望无际、万里冰封的北冰洋海域深处,栖息着一种举世罕见的"怪兽"——独角鲸。因其4米多长的身躯上顶着一只长长的"大角",独角鲸变得异常珍稀和神秘莫测。人们曾认为独角鲸是神话里的独角兽下凡,它的"角"还被制成象征皇权的手杖!几个世纪来,围绕独角鲸头上那只尖锐如长矛的巨大牙齿,科学家们展开了艰难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校开展了“一课二教”的教研活动 ,这次是由五年级一班的刘老师和五年级三班的张老师分别执教《鲸》这课。在教研会上 ,这2节课引起了较大争议 ,现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简述如下 :鲸》教学设计A ,刘老师执教1 填一填课文第一自然段用具体数字写出了鲸很大 ,刘老师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画出有关数量词 ,然后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将数字填在括号中。2 说一说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鲸的进化过程 ,刘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当作鲸 ,将这一段话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转述给同学听。3 比一比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按鲸的种类写了鲸的生活习性 ,教师引导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11.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种类和生活习性等知识。学习本课,既要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又要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鲸》一课教学设计新疆徐韵梅《鲸》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特点、种类及生活习性等知识。因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因此教学本课要注意围绕课后问题,指导学生运用从《太阳》一课学到的有关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段与段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13.
和谐的笑声     
《鲸》是一篇说明文。当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之后,我不急于让学生分析鲸有哪些特点,而是首先创设了有趣的问题情境,即:“老师小的时候,听别人讲过,鲸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吃食、呼吸、睡觉。生长都特别有趣,所以,我打算等长大以后,在家里喂养一些……”话刚说到此,全班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4.
李克进 《山东教育》2007,(10):30-30
《鲸》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种类、进化及生活习性。怎样才能既让学生了解鲸,感受写法,又要接受情感熏陶,最终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呢?建议在设计教学流程时,从激趣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感悟,在具体的情境中拓展、升华、增强学习的实效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鲸》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围绕鲸的特点、生活习性,介绍了鲸的有关知识。教学本文时,可运用问题导读法,紧紧抓住鲸的特点,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脉络,突出重点段语言文字的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品评揣摩作者介绍动物的基本方法。突破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理的能力。 [阅读学法指导片断及评析]: 一、抓住特点,理清文章脉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要上一堂选学课文《鲸》,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有新意的方案。无奈之际,突然"灵光一闪":何不把这堂课交给学生?有了"偷懒"的好主意,我"愁眉苦脸"地对召集来的七八个得意门生说:"老师这回惨了,这篇《鲸》不知该怎么上?  相似文献   

17.
教法一画中学学中创□范里课文围绕着鲸的种类、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介绍了一些有关鲸的知识。文中列举的许多数字及鲸的进化等内容都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我在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抓住画文结合这一突破口 ,让学生在画中学 ,在学中创 ,不但丰富了活动内容 ,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一、通过画画 ,初步感知一画———表现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先了解课文的内容 ,再画一头鲸 ,把预习课文后了解的有关鲸的知识尽自己所能在画中表现。学生把对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形象地表现在了预习作业中 ,教师再通过…  相似文献   

18.
《鲸》是一篇说明文,讲鲸的形体、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说明文的特点,可采用了如下方法进行教学。一、填一填课文作者为了把鲸的特点说清楚,列举了很多数字,教学时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勾画出有关数字,完成下面填空练习: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最大的有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公斤重的鲸,有米长,舌头就有头大肥猪重。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米长,公斤重,一天能长公斤到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通过读、画、填,让学生体会到鲸确实很大。二、说一说课文第二自…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春风,给百年栉风沐雨的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送来了高扬个性旗帜的新生事物———校本课程。一年多来,校本课程这枝教改园地中的奇葩,在鲸园吮吸着营养,吐露着芬芳,和鲸园人一道,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2002年,是鲸园小学的百年华诞。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全员参与,满怀激情投入到联络校友、搜集资料的活动中,半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广泛的宣传、多方的调查,丰富的校史知识浮出水面。期间,学生们有了许多的收获和感受,母校的形象在他们眼里越来越高大,并以做一名鲸园学子而自豪。教师和家长也感慨万千,认识到鲸园小学百年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鲸》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9册第7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要求学生在了解鲸的一些知识的基础上,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执教者从农村教学实际出发,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合作,自主探究,提升语文能力。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1.出示一封来信。同学们:获悉你们今天上《鲸》这一课,我真想去听听,因为我馆在对鱼的分类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鲸到底属不属于鱼类?鲨鱼小弟为此写了诉状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