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莲 《广西教育》2010,(19):45-45
《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学生快乐写作是提高小学作文教育的基础,作文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是否快乐写作。要让学生快乐写作,就要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建立写作信心,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写作、体验情感的快乐,在快乐中创造写作激情。  相似文献   

2.
作文的教与学一直让教师头痛、令学生畏惧。怎样改变这种老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状况,让作文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激活写作话题作文写作的激情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中去激发其写作灵感,提升写作热情,从而让写作变得愉快而轻松。1.创设想象情境,获取创作灵感想象是创造力,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方式。在作文教学中,要让每位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把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表达的情感,用真实的语言记录下来。如写想象作文《未来城》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和土壤,没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就写不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过程进行初步探索: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即让作文素材的获取、积累和处理都体现出生活的内容,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都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作文教学,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4.
李红艳 《考试周刊》2011,(49):77-78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设身处地从情境出发,感到新奇,产生兴趣,以学为乐,可使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长,达到"其进自不能已"的境地。关键是为学生创设"乐写"的情境,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写自己生活、参与实践活动、创设评价平台、创造展示空间,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从情境出发,进行作文,真正让他们在作文中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和土壤,没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就写不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过程进行初步探索: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即让作文素材的获取、积累和处理都体现出生活的内容,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都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作文教学,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6.
高万能 《考试周刊》2012,(69):64-64
我校与洪泽湖湿地相邻.美丽的自然景观与学校的人文环境交相辉映。让湿地文化走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家乡优美的风光中参与数学的学习,让数学与生活的和谐共生,是我们不懈的教学追求。  相似文献   

7.
正写作困难已经成为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有的学者认为,小学生写作困难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严峻问题。小学教师面对这一挑战,加强并积极改革作文教学,创造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在作文教学法中应重视以下环节:一、重视作文教学开放(1)活动开放,感受情境。学生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培养了写作兴趣。如标本制作,科技实验,栽花种草,利用双休日深入社会;"三八"妇女节为母亲洗脚,教师节亲手制作贺卡送给教师。这样,不仅使学生丰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培  相似文献   

8.
李爱平 《考试周刊》2013,(46):54-54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积累。选材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让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9.
黄月香 《教学随笔》2014,(10):20170+170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充满激情地写作,就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信心。如果像以往那样,给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作文要求,让学生闭门造车必将泯灭学生的作文信心和热情,使他们怕作文、烦作文。因此,使学生自主参与作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章君 《考试周刊》2012,(89):41-42
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从生活中积累,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使“巧妇易为有米之炊”,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生活的反映,也是生活的投影。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吸收生活语言,让生活语言为作文所用,这对丰富与发展学生的作文语言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作文教学中,要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让作文教学向生活延伸。教学中应想方设法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要回归作文本质,让学生感知习作就是生活;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趣味生活;多赞赏、多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在小学生眼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我们集中编发“生活作文”这方面的文章,探讨如何在生活与作文间建立起相互融通的桥梁;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开掘写作资源,体验生活,参加实践活动;如何辅之写作方法指导,从而催生学生作文的激情、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我们期盼广大教师多写这方面的稿件,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早日走进异彩纷呈的春天。  相似文献   

14.
在体验生活中快乐作文是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密切联系学生写作实践提出的一种作文教学策略。它要求教师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内容.有感而发.文思泉涌。在这次区域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校执教作文教学的几位教师都注重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从而取得了作文教学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正>一谈到作文,教师摇头,学生皱眉。教师抱怨学生不会写作文,学生则觉得教师没有教会他们写作文。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丰富写作素材,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的主要阵地在家里、在学校、在课堂,活动天地相对狭小,他们的所见所闻比较有限,生活阅历比较肤浅。因而教师要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教师要多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游览、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劳动等,让学生观察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体验人世间的沧桑变化。这样,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写、善写呢? 一、在学生丰富材料的积累中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俗话说:生活本身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的美。在写作时。学生自然而然地有话可写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大自然。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观察的对象上。如上三年级的一次作文课.  相似文献   

17.
陈柏林 《文教资料》2010,(34):74-75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积累,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让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作文,让学生自己来评改,让学生之间交叉评改、相互评改,使作文评改回到学生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作文中的差距,找出作文中的不足,有利于学生不断总结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认识,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自己从别人的作文中感受到作文的写作意图、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相互比较,不断完善,取长补短,相互提高。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也是一项有益的互动活动,使学生在作文的评改互动活动中,拓宽写作视野和鉴赏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快乐作文就要张扬学生鲜明的个性,放飞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亲近社会,感悟生活,融入自我,激活创新思维和灵感,使学生在快乐中作文,在写作中进行激情的释放,找到写作的成就感,让作文开头闪耀快乐的光芒,写出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本文就是论述如何实施快乐作文的。  相似文献   

20.
李红华 《生活教育》2013,(11):55-56
学校以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开展的实践活动,主题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校园生活绚丽多姿,也使生活作文的天地更广阔,内涵、外延更丰富。以活动来激发写作之情,拓展写作之源,更应在活动中感悟生活的美,锤炼自己的写作技能,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