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构建学习化社会和实现终生教育的平台和手段,网络远程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而网络课程是实现网络远程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建立一个能保障网络课程质量的保障体系,对于促进网络课程的科学、规范建设,提高网络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高校网络远程教育中成熟的网络课程缺乏、课程质量不高,因此,应建立网络教育中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课程的优劣对网络教育质量的影响巨大。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课程的优劣对网络教育质量的影响巨大。因此,如何对网络课程的价值进行科学而客观的评价已经成为网络教育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网络课程、网络课程评价进行界定以及对网络课程评价特点的概述,呈现出网络课程评价研究的基础内容。  相似文献   

3.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服务支持系统是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网络教育服务人员、网络服务环境、网络支撑平台、教学管理服务、课程服务等子系统。网络教育主体应将建设网络教育质量保障服务支持系统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加强研究与实践,并加强网络人文环境建设,将教育支持服务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形成一定的建设机制以加快网络课程建设,是目前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广州地区高校的实践经验的调查,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高校教师建设网络课程的需求,提出了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学中教学评价一直是课程研究中的瓶颈问题,制约着课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开发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网络谬程成了网络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网络课程评价是提高网络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对网络课程的建设具有导向、鉴定、诊断、调控、激励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校网络教育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亟须构建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应由内外两部分组成,以高校、政府和社会三方为行为主体,以内为主、以外促内、三位一体构成有机整体,以系统优势来保障高校网络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网络课程是决定网络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对网络课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可以避免很多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工作,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进行网络课程评价的方法,并设计开发了基于Web的网络课程模糊综合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8.
网络课程是决定网络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开展网络课程评价是网络教育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作者通过对网络课程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网络课程绩效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原则,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网络课程评价研究成果,提出了网络课程评价模式,同时给出了一定的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高校网络教育作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分支,理应成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平台。该研究通过阐述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征和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以网络教育论文指导为例,针对当今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从网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学习服务支持体系的完善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分析了网络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徐作锋 《高教论坛》2020,(11):40-42
新时代对高等继续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存在功能定位不清、规模小、体制机制不顺、网络课程质量不高、质量保障体系和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继续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必须要进行升级改造,要明确平台的功能定位、发展路径和技术选择,遵循教育需求驱动而非技术革新驱动,同时还要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完备的管理制度,确保技术持续升级和课程质量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课程建设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编程语言的网络学习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导向,为学生提供完善的网络课程学习模式。《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网络课程基于AsP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界面简捷,操作容易,并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以网络学习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不断推进,网络课程建设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学习资源。优质的网络课程是保障网络学习得以有效、顺利进行的前提性保障,因此,从开发者的角度探讨网络课程设计脚本的编写对于网络课程开发具有普遍意义。用PowerPoint这一简单常用的工具编写课程设计脚本,能够较简便地达到课程设计人员与技术合成人员的良好沟通。  相似文献   

13.
改善教育质量有多种途径,利用校内网络课程即是其中之一,本以分析校内网络课程对西北地区法学教育的意义为切入点,探讨了西北地区法学院(系)利用校内网络课程的现状,进而提出借鉴先进院校校内网络课程教学经验,以提高西北地区法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课程评价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课程质量是决定网络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然而传统的教育评价中采用的线性评价模型忽略了网络课程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此,引入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进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评价系统并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课程建设的质量不高是影响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造成网络课程建设质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忽视对远程学习者特征的深入分析,开发的网络课程不能满足远程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本文以上海电视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的远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远程学习者的一般特点和学习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基于远程学习者特征的网络课程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各高校的试行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文章结合广西师范大学英语教学平台的特点及目前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师模块、学生模块、课程学习资源模块、评价模块、监控模块五方面对构建一个能保障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以及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外语教学目标与要求,我校提出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实施“3+1”的基础教育加网络实践的课程建设方案。大学外语网络教学模式是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层次化、个性化、自主化、信息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应用型人才外语能力的目的性培养,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大学外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运用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式来设计、开发基于网络课程的过程做简要的描述。首先,介绍有关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式,以及如何运用于设计基于网络的教学;其次,建立一个教学设计的模式。并描述把该模式用于本科师范教育的基于网络课程的情况;最后,通过对基于网络课程的实施过程和相关发现的研究和分析,评价教学设计模式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at is reciprocal understanding in virtual web-based interaction and what does it consist of. The context of this study was an international web-based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N=116) course. The study is based on an idea of shared cognition and reciprocal understanding, in particular. It is assumed that reciprocity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not only of social interaction, but also of successful virtual interaction. Since many kinds of virtual interaction, such as e-learning, web-based courses, and virtual universities are rapidly getting more common in education, there is a need to analyse the issue of reciprocal understanding in web-based learning in order to develop more profound pedagogical models. The results widely show that during this particular web-based course there was reciprocal discussion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Participants had mutual negotiations and they discussed about issues from a variety of different viewpoints. Seven different ideas were found for the mechanisms of reciprocal understand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this information is useful for developing a new pedagogical model for web-based learning and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virtual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20.
当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网上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使网络自主学习得以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本文对基于知识管理与实践社团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初步的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以知识管理为指导,以实践社团为载体,将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纳入到实践社团的协作学习中,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效果,从而对提高网络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