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研究中老年妇女健身状况以及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妇女健心、健身的机理,中老年妇女长期练习太极拳能达到调控情绪,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与导引养生功的健身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揭示两者在健身效果上的异同,从而为中老年人选择适宜自己的健身方式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太极拳的健身作用明显;导引养生功治病作用明显.结论:太极拳更适合有健身需要的广大中老年朋友;导引养生功更适合有身体疾病的中老年朋友.二者都能帮助中老年朋友提高身体素质,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施锦华 《考试周刊》2009,(31):146-147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从42式太极拳的特点、健身功效、教学体会、练习效果等方面,分析、探讨了中老年知识分子学练42式太极拳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体质健康功能及成分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对比、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对兰州市参加太极拳健身锻炼两年以上中老年的心肺功能、身体成分、脂质代谢各项指标测试发现太极拳运动对部分慢性疾病心血管及微循环功能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对缓解病症、康复及延缓病理性衰老具有特殊功能.长期坚持参加太极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状态和健康水平。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老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本文对青岛城镇社区居民太极拳健身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太极拳练习者中以中老年为主,女性较多;参与太极拳的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防病治病;时间一般选择在早晨和傍晚,主要练习场所是公园广场和小区广场;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群体练习。太极拳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在青岛城镇社区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正"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在物质生活愈来愈丰裕的今天,身心健康状况也日益受到广大中老年朋友的重视。太极拳体用兼备、身心兼练、性命双修,既是一门独步武林的技击术,又是一门提高生命质量的健身养生术,受到了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以乌鲁木齐市太极拳健身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消费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太极拳练习者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进行锻炼动机分析,旨在正确引导商丘市太极拳健身锻炼行为。对研究全国中、小城市太极拳健身群体的消费现状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健身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作为一项中华国粹,对人体生理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太极拳健身方面的资料,分析其健身机制,进一步研究了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强身健体驱病延年的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健身强体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往往追求时髦运动,而对太极拳知之甚少,本文重点阐述太极拳运动对身体各大器官、系统的健身机理以及优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教育》2009,(9):64-64
江苏省江都市仙女镇成人学校创办于1994年。学校坚持“服务三农,致富为民”的办学理念,多年来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致富当地农民,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几年来,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老年健康健身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党员干部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选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384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2.6%的农民对本村健身工程的选址表示满意.农村的器材数量比较匮乏,在经费筹集上,多采取村政府、社会、个人多方投资.45.2%的行政村专门对农民健身工程制定了管理制度;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知晓程度普遍偏低.农民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主要有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篮球、足球、健身舞蹈等;河南省农村居民有53.2%认为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分必要”,有部分农民认为健身工程是“形象工程”.根据以上调查结论,提出全面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改革的大潮中,不涌现了众多的经济形式。诸如江苏的苏南模式、浙江的温州模式、福建的闽南模式和江苏宿迁县的耿车模式等。其中苏南模式地域范围广,形成时间长,影响广泛、深远。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它的产生与发展对于苏南农村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农村基层政权的健全与完善以及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一、苏南模式的产生是苏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苏南模式”中的“苏南”,一般认为专指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市郊农村和广大农村。所谓“苏南模式”是指农村经济中以生产资料的区域性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健身气功五禽戏在滁州学院中老年教师人群中的优势和推广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影响中老年教师人群体育项目选择的因素依次是简单易学、效果明显、较高的文化底蕴等,这与健身气功五禽戏所具有的潜在优势(浓厚的文化底蕴、科学的健身机理、较少受到场地器材影响)不谋而合,对健身气功的文化底蕴和健身机理进行了论述,并对健身气功五禽戏在滁州学院中老年教师人群中的推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目前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它需要从个别项目寻找突破口.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农村经济落后,体育场地设施及资金缺乏,而太极拳具有不受经济条件,场地器材的限制;健身效果好,广泛的适应性等特点,在我国新农村中推广和普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与瑜伽都是东方文明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各有异同,但在近代瑜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优于太极拳的发展。从文化底蕴、健身原理、套路组成、推广定位等方面对太极拳和瑜伽进行比较研究,从新审视太极拳的发展,认为太极拳应从本质入手进行套路创新;减少外形的复杂性注重内涵推广;改变太极拳定位使太极拳不仅能够在老年人群中得到传播而且能够在青少年人群中得到认可,改变太极拳被称为"老年拳"的误称,从而在全民健身中得到良性的发展,为太极拳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苏南农村经济与教育互促机制的探讨龚怡祖,章宗礼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苏南农村经济超前运作,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整个苏南农村经济呈现出高起点、外向型、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根据江苏省农村社会与经济调查队1992年度的...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项目.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中老年妇女的身体状况的特点,阐述了太极拳运动对促进中老年妇女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功效,并进一步说明太极拳运动是适合中老年妇女的一项医疗保健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太极拳对人体外部形态和人体器官生理指标的影响 ,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价值和延年益寿作用等方面对太极拳的健身功效进行研究 ,并对太极拳的技击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在我国武术拳种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该拳种易于学习,场地要求不高,便于开展,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普通高校开展太极拳教学对于发展太极拳运动,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新颖教材不足、专业教师缺乏等问题影响了太极拳课的教学效果,部分同学上太极拳课仅是为了好通过,不累人,易得高分,好拿奖学金.太极拳的真正内涵在高校中没有得到普及推广,其锻炼价值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本文基于以上问题对淮南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和走访,了解同学们对太极拳的认知状况,对太极拳教学的满意程度等,洞察同学们选择太极拳课积极性不高的内在原因,为提高普通高校太极拳课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及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群众健身的主要形式之一,根据太极拳的项目特点,锻炼价值以及太极拳的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太极拳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意义及其推广优势,并对如何推广普及太极拳提出了建议,也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落实太极拳运动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