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王国?教师可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数学趣味;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会数学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数学素养。教师可一边思考,一边实践,带领学生感受数学世界的精彩,让他们快乐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2.
姜军 《考试周刊》2014,(75):62-6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很有讲究,要把数学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描述出来,让学生容易听得懂,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能通过现象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必须恰当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数学阅读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与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遗忘阅读.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点燃学生阅读激情,让学生想读、会读、善读.通过对话教材、对话读物,开掘学生数学阅读的源头活水.指导阅读方法,历练阅读习惯,让学生的数学阅读成为一种新常态.  相似文献   

4.
“数学节”是江苏省南京赫贤学校的全景式数学教育实验课题组创建的特色校园活动。学校通过设置特色数学节日、开展多样数学节日活动,让学生对数学有更丰富、更新奇的体验,增加学生的“数学”交往与互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觉得“数学好玩”,从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初中数学教学要高度重视数学建模的价值.站在教学的角度来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要让学生在数学建模过程中认识到模型的价值.数学建模体现着数学学习过程的本质,是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建模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数学建模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成就感.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去引导学生认识并把握模型教学的意蕴.从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学策略的角度来看,数学建模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动手操作经验的积累,而真正数学活动与经验积累常常发生在学生思考之中.文章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教师创设让学生探究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经历三角形中位线的形成、发生、验证和应用的探究全过程,既引发学生的思维,又揭示了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7.
几何直观,能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让复杂的数学问题简约化,让陌生的数学问题熟悉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几何直观的功能,通过图形操作、图形变换和数形结合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数学日记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们对数学课内容的理解、评价、数学课上有趣的事情、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一、数学日记,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及时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既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还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让生活实践和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数学课堂能够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为了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要将静态的教材变成动态的操作,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让学生逐步接近数学的本质。以"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教学片段为例,通过借助核心问题引领教学全过程,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激烈的碰撞,在碰撞中生成新思想、新方法,乃至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要达到这一要求,一要让学生了解数学思维及其特征,二要让学生了解数学思维品质,三要在数学教学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引导学生乐写、爱写、善写数学日记,养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可以给学生一点受益终生的东西;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得法于课堂,应用于课外,立足于当前生活,见效于未来;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与课外生活和谐共融;可以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是件很有趣的事,使数学生活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让数学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本文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探讨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如何回归并服务生活,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乐写、爱写、善写数学日记,养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可以给学生一点受益终生的东西;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得法于课堂,应用于课外,立足于当前生活,见效于未来;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与课外生活和谐共融;可以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是件很有趣的事,使数学生活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5.
数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让学生有“做”数学的机会,而且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将数学与生活对接的过程,使课堂呈现丰富生动。从价值论的角度讲,怎样的数学活动是真实有效的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数学活动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数学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必修课程,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会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体会到数学的深奥,发现数学强大的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在其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体验数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让生活浸润数学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引领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每位数学教师应重视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和体验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有效性。一、生活素材浸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观察、交流、抽象等学习活动来积累数学经验,丰富数学认知体系,以此让学生掌握数学研究方法,有效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是数学教育的六大核心素养,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我们应该探索和讨论的话题,让数学反思成为数学学习的核心环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探究性的数学活动,在数学学习的每个过程中进行数学反思,渗透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让数学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