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是经常被引用的一个经典命题,也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命题,以至于不少人认为恩格斯在这里提出了一种“恶动力说”。这一命题是恩格斯对黑格尔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恩格斯看来,恶只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善与恶是伦理道德中的一对最基本范畴 ,是对人的行为最为本质的归类。抑恶扬善是人类社会始终倡导的主题。然而在恶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以及它的历史上的作用怎样这些具体问题上 ,人们的认识却是很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的。恩格斯在其著名的光辉篇章《费尔巴哈论》中对黑格尔“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肯定 ,就在这方面给人们留下了一串问号。对于恩格斯的这段精辟的论述 ,许多人曾做了不同的解释。一些人把恩格斯的话理解为对恶的历史作用的抽象肯定 ,甚至进一步认为现实中的丑恶现象也是社会前进的源泉之一。这样看待恩格斯的论述 ,显然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的"恶动力说"受到了种种质疑,其中存在着诸多误解.原因是他们没有从历史的哲学的角度来认真考察这一理论其一,他们不能理解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具有无法摆脱的"动物性",从而否定了恶的起源及存在的合理性;其二,不能科学地考察"恶动力说"的理论来源及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其三,不能站在本体论的高度来认识恶这一历史发展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关于康德对道德人格的伪善批判,一般认为作为经验世界的恶习与先验人性结构的“根本恶”是二元分立的.二者关系不仅关涉学术史,更是人类道德发展史的自我理解.伪善观念的直接表征是“人格化”形态,被追溯到人类始祖的“第一桩罪”,成为一种“人格分裂”的德性恶习.伪善在人类道德史中的“现身”,康德认为这关涉到糟糕世界中“道德何以可能”的问题.因为道德有其先验形态却没有现实行动,伪善既中断了(不)道德自我的革新,也中断了(糟糕)世界改变的可能.伪善对于道德人格的败坏就区分为两个方面:法则颠倒、德福不一的伪善在历史上是促进人类道德发展的;作为德性能力丧失——人格分裂的伪善是不能容忍的,因为这是对道德革新(行动)的德性根基的根本败坏,无论是“根本恶”还是“恶习”.  相似文献   

5.
在卢梭看来,儿童进入社会就是进入他人的眼光与比较之中,从而也进入人性自身的amour-propre(自恋)所引发的堕落可能性中。为了克服社会化所引发的堕落,卢梭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始终保持一种自然惩罚或良心约束的机制,使儿童获得节制激情与对抗虚荣意见的内在力量。由于忽视了卢梭围绕amour-propre构建的性恶心理学,现代教育也就抛弃了卢梭自然教育中的“驯恶”维度,其保护和发展儿童天性的方案存在沦为自由放任的危险。要克服这种危险,我们有必要认识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在教育中重提节制与纪律的精神。这种精神同时为教育惩罚提供内在的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课本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恶,是何言,是何言!”中的“恶”注释为:“恶(wū):表示感叹的助词,有反对的意思。”把“恶(wū)”说成助词,这是不正确的。初中语文《汉语知识》在讲到助词时说:“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或在造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  相似文献   

7.
道德悖论现象之"恶"不同于道德谴责公认之恶,也不同于"人必有私"的人的"自然本性",多具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特征,当人们视"恶"为恶时多处于"见仁见智"的认知状态。"恶"蕴含着促进社会与人的道德进步的逻辑张力,对于伦理学理论好道德建设的创新好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在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尤其是这样。  相似文献   

8.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有这样一句“娇儿恶卧踏里裂”,对此句中“恶卧”一词,教材及许多选注本均释作“睡相不好”,观此注语,当是把“恶卧”之“恶”读为“è”,作“不好”义讲。不妥。按:“恶”是一个多音多义词,其恒见习用之音一是“è”,义为“凶恶”、“丑恶”、“罪大恶极”之“恶”;另一读音为“wù”,有“讨厌、憎恨”义,如“好恶”、“深恶痛绝”。联系前后文,“恶卧”中的“恶”当读音为“wù”,应取义于“讨厌”、“不喜欢”。“恶(wù)卧”意即“讨厌睡卧”、“不喜欢躺卧”。联系它的前句“布衾多年冷似铁”,这两句实为…  相似文献   

9.
陈昕 《华章》2011,(21)
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历史的发展动力是以“自然科学的历史机制”为辅,“为获得认可而进行的斗争”为本,属于精神动力论;但马克思却认为“现实的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属于本原动力论.通过剖析发现两者观点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都受到黑格尔思想的影响(承认主体与客体的真实的矛盾对立),而人类历史的发展则是这两种动力论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恶”的认识并非完全一致.但它又确实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本文拟从道德价值的角度,研究与善相对立的恶,即道德上的恶,为人们提供一个抑制恶行的社会伦理机制,消除假、恶、丑,弘扬真、善、美,为人们提供一个辨别是非的依据。从最广的文字定义上说,“恶”并非道德价值的专门术语.直接和“坏’湘通。从语源上讲,汉字的恶是由“亚”和“心”组合起来的。按《说文解字》:“亚”象征着使人的背弯曲的形态。从外观看,人的背笔直是“好的”.而弯曲则是“丑的”广不好的”)。不过,从别的方面考察.“亚”指的是房屋等的“低矮…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认为促进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世界精神,进而把世界历史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黑格尔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典型,但又是对历史规律性的一种大胆的猜测;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整个历史的基础,生产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他创立了五种生产方式理论,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致规律是按五种生产方式更替的,但并不否认某个特殊时代和国家地区有特殊的发展路线;“多线发展”论者认为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单线论,不符合历史实际,世界历史的演进应为二线。“多线发展史观”或称“二线论”是对马克思理论的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一生精神探索的总结。“勿以暴力抗恶”思想是托尔斯泰主义中的一部分,这一思想是作者在浓厚的宗教思想背景下,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俄国现实进行深深地思索之后逐渐形成的,有着较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勿以暴力抗恶”思想对人的终极问题的思考、方法论及维持创作动力等三个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界一般从《性恶》篇出发,认为荀子主张“性恶论”,此处“性”往往指情欲,按照情欲“顺是”而为会导致乱,而化性起伪的关键在于“心”。这一思路即“以心治性”,“心”可以治理“欲”带来的恶,因此“心”是善的来源。在《正名》篇中,荀子对“心”与“欲”的阐述却似乎导向“心恶”的解释,即“心”才是导向乱和恶的根源。在《性恶》和《正名》中,荀子对“欲”和“心”似有相互矛盾的解读,“恶”有两种不同的来源,这为理解荀子的人性论造成了困难。基于对《正名》和《性恶》中荀子论“心”“欲”和“性”的分析可知,“心”只是“欲”的关卡,“恶”的来源仍归于“欲”,“心”可能消极不作为而放纵了欲望,因此对恶负有道德责任,但亦能积极作为以心伪去化性而导向善。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道德和伦理之分思想的发展同他庞大的思想体系一样,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只有在黑格尔的辩证法视阈中才能理解道德和伦理的内容及其关系,并且把道德和伦理纳入一个整体之中,按它们自身发展的样子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5.
话说“严”     
中国有句俗话,“严师出高徒”。这几乎成了教育界人人熟知的常理。然而,“熟知并非真知”(黑格尔)。何况就教育人培养人的学问来说,即便是真知,也不等于善行。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把“严”曲解成严厉,便是例证。何谓“严”?我的理解是:一要严之有理。即任何要求都要符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准则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  相似文献   

16.
谭嗣同的“心力”范畴指的是主体的精神意志,他把“心力”看作自主选择的道德主体的意志力量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唯意志论倾向,此说具有反天命论的积极意义,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周掌胜 《语文知识》2000,(10):62-63
《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高中课本注解“恶其能”:“嫉妒他的才能。恶,厌恶。”课本注者大概认为“厌恶他的才能”这种说法讲不通,故引申为“嫉妒”。殊不知“恶”字自古及今,均无嫉妒义。因而笔者认为这个注解欠妥。那么,“恶其能”的“恶”应作何解释呢?鄙意以为应解释为  相似文献   

18.
看了题目,你一定会奇怪地问:“咦,‘恶’作剧不应该感谢,而应该痛恨啊!”哎,此“恶”作剧非彼“恶”作剧,它可是真的应该感谢哦!不相信,那就请看镜头回放喽! (放映机打开,荧屏显示)。“上次活动,让大家去校园采风,现在哪些同学来说说自己的采风收获?”老师发问了。举手者寥寥无几。叫了几个同学回答,就再也没人举手了,场面陷入了“尴尬”。“喂!”突然,广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全部作品,特别是《资本论》强调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剥削系统的罪恶方面,因而包含着强烈的道德判断.对于马克思而言,资本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其积累欲.马克思本人并不是宗教信徒,但他充分利用了路德和托马斯·莫尔这两位基督教思想家的作品,后者帮助马克思解释作为资本主义起点的“原始积累”过程,这一过程导致了诸多过度.要理解马克思成熟思想中对罪恶的认识到了何种程度,必须重视马克思对“剥削”概念的分析所处的中心地位.20世纪后半叶享有盛誉的两位法国哲学家米歇尔·亨利和雅克·德里达认为,马克思哲学可以看作是对世间大恶的批判,尽管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伦理学体系.与一般的伦理学假设不同,马克思哲学没有确保历史必然有一个“幸福的终点”.马克思关于恶的思考,其最伟大的贡献可能在于,他洞察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支配原则的极端堕落一面,即不管是19世纪还是今天,都把追求自我的物质利益看作是最高的善.  相似文献   

20.
《九尾龟》作为“溢恶”的代表作,寄寓了作者张春帆“劝惩”与“醒世”的意图。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人物,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末世,经受着外来事物的冲击。在特定的环境下,他们逐渐抛却了传统的儒家道德,混迹于妓院赌场之中。其中有一些人经捐钱得官变得更加堕落。这些体现着“恶”的人物身上,折射着清末民初的社会状况。对《九尾龟》进行研究,可以窥见时代之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