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成是对预设的否定与背离,过度的预设也会限制、阻碍生成出现.但二者又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能够和谐一致和良性互动.在预设中能积蓄生成元素,为生成创造条件,作好应对准备;生成也能促使预设不断完善,并在某些方面体现和实现预设.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要求关注课堂的预设和生成.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的统一体.高中数学离不开预设也少不得生成.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预设也关注生成,使之成为有效课堂的双翼.  相似文献   

3.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 就对立而言,生成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生成的结果是实际意义上的学习目标,课前“过细”的预设会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预设,同时也需要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弹性"预设"是生成教学的基础,动态"生成"是预设教学的精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追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6.
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下,预设和生成应是矛盾对立统一体,既需要精彩的预设为美丽的生成预留生长的空间,也需要生成为进一步的预设提供操作平台。课堂本应是预设和生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动态平衡的多元发展过程,遵循对话教学原则和实施问题教学策略是实现预设和生成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下,预设和生成应是矛盾对立统一体,既需要精彩的预设为美丽的生成预留生长的空间,也需要生成为进一步的预设提供操作平台。课堂本应是预设和生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动态平衡的多元发展过程,遵循对话教学原则和实施问题教学策略是实现预设和生成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峰 《黑河教育》2013,(7):55-55
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提升,两者相辅相成。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一、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教师应深入解读现行的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可操作  相似文献   

10.
田兰莉 《甘肃教育》2011,(18):35-35
“预设”与“生成”作为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存在于动态的教学过程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既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学科知识特点进行合理的预设。又需要师生配合实现有效的生成.从而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独运,在“生成”中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1.
韦斌 《教师》2013,(9):34-34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辩证的对立统一体,它们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两者既具有互补性又具有对立性。预设是基础,生成是在预设的基础上,对预设的丰富、拓展、重建,但两者体现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不一样。预没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生成过度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如何准确理解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把握、艺术地处理这种关系,是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课程既需要生成,也离不开预设,地方院校课程建设中重预设轻生成,甚至没有生成,使课程与地方高校教学实际相脱节.预设和生成是对立和统一的,两者不可偏废,生成和预设都应该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背景下,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过于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没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在课前高质量地预设,才可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4.
韩俊 《语文天地》2011,(11):50-52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怎样才能真正地兼顾这两者的平衡?下面这则案例是笔者  相似文献   

15.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就对立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看来生成与预设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教学中如果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再加上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必定会被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兰冰竹 《考试周刊》2013,(23):117-117
预设与生成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本文从"预设:挖掘内涵,预想状况;生成:整合知识,碰撞思维"两方面说明用辩证思维走好"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木",学生才会激情四溢,思维闪耀,睿智流淌。  相似文献   

17.
预设和生成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对此,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明确的回答:“预设和生成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围绕这一观点,文章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得出了“在政治课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可以统一起来,而且必须统一起来,可以实现且必须实现预设和生成和谐共舞”的结论,全文重在说理,逻辑性强,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8.
韩俊 《语文天地》2011,(6):50-52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怎样才能真正地兼顾这两者的平衡?下面这则案例是笔者在执教《雷雨》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断实录。  相似文献   

19.
翁晓碧 《新课程研究》2009,(10):140-142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预设也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看待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动态的课堂,基于充分预设;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生成;动态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涵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