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秋之交,我到阳泉采访,顺路到名噪一时的大寨看了看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她同我70年代开始共事,见面没有寒暄,直来直去,如实交流。郭凤莲1980年4月由于种种原因,离开大寨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先后调到晋中果树研究所、昔阳县公路段当了11年名副其实的国家干部。1991年11月,上级为了重振大寨雄风,决定让她回大寨再展宏图。她深知“二进宫”之艰难,但是为了事业,也为了再一次显示一下“自我价值”,便欣然同意接受新的考验和挑战。一年过去了。她不为粮食发愁,谁都晓得这里的  相似文献   

2.
这两天参观了大寨,特别是今天听了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同志的介绍,对新时期的大寨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刚才郭凤莲同志讲了,今天的大寨坚持高举两面旗帜,那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高举艰苦奋斗的旗帜,我觉行讲得非常好.现在有的年轻人来大寨参观,他们看不到狼窝掌,也看不到梯田,因为大寨的梯田从山下往上看都被大量的植被和树林淹没了.  相似文献   

3.
名噪一时的大寨人如今也反思了。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郭凤莲感慨不已地说:“靠别人树典型不行,还是要用自己的腿走路。”这无疑是大寨人反思后清醒的结论。然而,需要反思的不止是大寨人,至少还有那些将其树为“典型”的别人,其中包括新闻记者在内。郭凤莲曾问写过大寨“经验”的记者:“‘大寨人生来就爱斗,七斗八斗不停休’、‘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这些顺口溜是你们编的还是我们说的?”郭凤  相似文献   

4.
出版期为7月2日-8日的《黑龙江广播电视报》,刊载一位姓贾记者写的特别报道,其主标题是《大寨,时代的背影和阴影》,内容是拿郭凤莲儿子投资兴建昔阳普乐寺说事,并借一位僧人的话说郭凤莲信佛.稿中还像饶舌妇一样扯了不少大寨干群之间的闲话.黑龙江双鸭山市读者王维国将这张电视报寄给郭凤莲,并附了一封信,信中写道:"看了这篇报道才知道大寨和你的真实情况,不免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你的形象很多是假的……".  相似文献   

5.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原本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小山村。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1963年夏天大寨遭遇洪灾后,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不向国家伸手等待救济,而是与天斗与地斗,三战狼窝掌,展示了大寨人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英雄主义气概,使大寨一举成名。1959年国庆10周年,陈永贵登上天安门城楼,见到了毛泽东;1960年,山西省委发出向模范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学习的号召;1961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大寨之路》的文章。中央最高机关报浓墨重彩的报道,感染了无数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一封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王维国的来信和随信寄来的一张7月2日一8日出版的《黑龙江广播电视报》,搅乱了大寨人的生活秩序.该报有篇特别报道,其主标题是"大寨,时代的背影和阴影",内容是拿郭凤莲儿子投资兴建的昔阳普乐寺说事,并借引昔阳县佛教协会会长悲识和尚之口,说郭凤莲夫妇信佛,大概只是碍于身份,不便皈依,还像烂婆姨一样扯了不少大寨干群之间的闲话.  相似文献   

7.
第十七回赴大寨寻访郭凤莲虎头山拜谒永贵墓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曾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个圣地。毛主席一个“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使全国亿万农业战线上的各级领导和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从四面八方朝圣般地涌向这个小山村。那时,像我这样一个一直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到大寨参观学习始终是我的一个梦想。可惜,这个梦想一直到1991年7月我任辽宁农民报总编辑时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大寨是我的第二故乡。从1967年12月到1980年11月,我在大寨工作、生活十三年之久。 1994年春天我重返大寨采访,凤莲见我时不说“去大寨”、“来大寨”,她说:“老段回来了。”  相似文献   

9.
大寨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大寨是英雄辈出的地方.脚踏在英雄的土地上,目睹英雄们创造的业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英雄? 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太行山区的时候,无数抗日健儿就成了英雄;当1963年的洪水冲垮了大寨人的家园,带领乡亲们重建家园的陈永贵就成了英雄;今天,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长期占优势的压力,勇敢肩起民族工业的重任,带领乡亲们为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家化深入发展而努力奋斗的郭凤莲就成了英雄.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短新闻情节简单,写不出波澜。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今年3月17日山东淄博日报第2版刊登的《会“说谎”的书记》,这篇只有二三百字的短新闻,仅仅取材于陈家大队党支部书记去车站接妻女不用大队汽车这个看来十分单调的新闻事实,却写得错综见意,曲折生姿。令人读后,有回旋逶迤之趣,仿佛看了一出独幕剧。请看原文: 二月上旬的一个早上,北风呼啸,天气十分寒冷。临淄区敬仲公社陈家大队党支部书记陈长明找到团支部书记小许说:“帮个忙行吗?今头午红红和她妈妈从济南走亲戚回来,你骑上自行车帮我一块去接一下。”小许不解地问:“咱大队汽车停在那里,干嘛不派车去接?”陈长明笑了:“你不知  相似文献   

11.
“农业学大寨”,这是一句每个40岁以上的中国人都熟悉的话语。大寨。这个一百多户人家,不到2平方公里的村子,由于其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全国农村的榜样。村里的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还曾被提拔成了国务院副总理。改革开放之后,大寨一度走人沉寂。如今,沉寂多时的大寨再次被人提起。因为它修了一座庙。并香火不断。在意识形态的高烧退却以后。大寨是怎样的大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一、对大寨的报道。其他报纸采用的是照片和通讯综合的方法,而经济日报则以特写的形式且题目就很吸引人即:《郭凤莲“卖”酒》。一下子就把读者牢牢地给抓住了!使你非把这篇文章读完不可。读后让你觉得人家记者写的很亲切、很活泼、很生动,感到记者不是在刻意写报道,而是在和读者聊天,而读者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十四大后这五年里大寨的变化全知道了,确实令人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13.
台湾知名作家蒋勋说:"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今天,我也将以布道的心情传播"大美",而这"大美"来自于一位普普通通的档案人。她就是绍兴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屠剑虹。初识屠剑虹,是在2008年她被评为档案研究馆员的时候;再识屠剑虹,缘于案头几本多次获奖的编研精品——《绍兴老屋》、《绍兴古桥》、《绍兴街巷》和《绍兴古城》、《绍兴老照片》。近期,我欣闻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于是又一次前往绍兴市城建档案馆。  相似文献   

14.
张忠秀同志是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富强村党支部书记,1977年参加工作,1987年入党,先后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出纳员、保管员,1997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她在工作中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先后被评为省劳动模范、省"三八"红旗手,省"十大女杰",并被选为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富强村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标兵,七台河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四届太行山新闻论坛于2007年9月22日至23日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全国闻名的大寨召开,我有亲切感.20世纪70年代,我曾随从中共河北省委组织的学习大寨参观团访问过大寨.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次故地重游,总以为很容易找到当年参观过的景象,可是来到这里一看,正如唐代诗人王维描写他的经历:"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相似文献   

16.
余德保 中共党员。武汉市洪山区洪山乡南湖村党支部书记。生于1944年11月。高中文化。曾当过生产队队长、大队会计、村党支部副书记,1984年任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党支部书记20年来,多次受到上级党委及区、乡政府的表彰,今年“七一”再度被区、乡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7.
我所编辑的检察日报的一个版面叫“面孔”,是一个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覆职故事为内容的人物专版,自2004年创刊以来,已经刊发了近600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履职故事.其中不乏名家,有被称为新中国立法工作“活字典”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主任顾昂然,有昔日的大寨“铁姑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郭凤莲等.还有一些是敢说话、敢监督的“明星”代表和委员,比如叫停跨行查询收费的黄细花代表,“公车改革第一人”叶青代表,紧盯国家财政透明度的蒋洪委员,等等.下面,我谈一下近十年来采写人物通讯的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18.
提起张凤梅的名字,不少的人都知道她是湖南常德市红卫居委会的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  相似文献   

19.
一 1986年7月中旬的一个下午,镇邮电局的老赵,领着小学毕业考中学落榜的女儿赵云霞,来到我家找我母亲刘金鱼,请她找熟人西戌镇中学郭校长求情,让他女儿能在中学借读,继续学业. 母亲刘金鱼是村党支部书记,脱贫带头人,也是全村周知的热心人,知道这事后马上去找老郭打听.  相似文献   

20.
1963年12月下旬,穆青同志从北京到了太原。他在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会上说,我这次来有两件事,一是修改《大寨之路》,二是帮助你们总结调查研究的经验。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全村80多户、300多口人。这里穷山恶水土地薄,全村的耕地散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从1952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63年,依靠集体力量,坚持不懈搞农田基本建设,把全村802亩地全部建成了稳产高产田。不料,1963年遭了一场大洪灾,大雨一连下了7天7夜,合作化十几年经营的100多条大坝被冲塌了,层层梯田变成了土坡,庄稼几乎全部被冲毁了,全村140多孔窑塌了117孔,120间房冲塌了77间。这场洪灾对大寨社员是个严峻的考验,党支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