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62名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了不同教师特征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结果发现:(1)教龄与学历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在不同学历水平下,教龄对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模式不同。(2)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一般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李雪峰  万聪 《教师》2010,(2):119-120
笔者通过对湖南省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城镇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调查发现:省城地区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边远地区,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各个维度差异不显著;性别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不显著;不同科目与不同职务(班主任)教师教学效能感差异不明显,一般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个人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7名小学各科教师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小学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随着职称的升高而下降,而个人教学效能感则随职称的升高而升高略有起伏;小学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水平总体上是随着教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虽略有起伏,但总体上是上升的;不同学历水平下,教龄对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模式不同,并且大专学历组和本科学历组表现出相似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教师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教师效能感理论形成以来,对其作用和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在此基础上本文旨在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效能感现状。  相似文献   

5.
以160名湖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和SPSS分析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学归因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般教学效能感中,责任意识对一般教学效能感起正向作用,情绪敏感性却对一般教学效能感起负向作用;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中,外向性和责任意识都对个人教学效能感起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师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结构以及教学效能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的论述 ,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发展与培养教师良好教学效能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信念。本文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指出当前已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论教师教学效能感对师范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通过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培养师范生的准教师教学效能感,对研究如何培养跨世纪的教师队伍具有现实意义。文章讨论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与发展、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教师教学效能感对师范生教育信念、教育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研究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教学效能感的概念与结构、影响因素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相关因素的分析及研究进展等几个方面对近十年来国内学者教学效能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160名湖南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和SPSS分析来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教龄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低于总体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10年教龄可能是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时期;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师的人格特质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机智 ,既是教师教学智慧与艺术的体现 ,更是教师教育观包括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的折射。传统观念中 ,教学机智被视为技艺性的“雕虫小技” ,而严重地制约了教师才华和情智的展现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为教师教学机智的选择与创新提供广阔的路径和多样化的情境 ,使教学机智的教育价值和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样 ,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  相似文献   

12.
用问卷法对民办中学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的关系研究发现:民办中学教师在教育方式上性别、职称影响不显著,教龄显著影响放任的教育方式。高职称教师在个人教学效能感、总效能感中与低职称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各类型教师在学生观诸维度均没有出现显著的性别、职称、教龄差异。教育作用的认识和教学效能感对积极的教育方式有正面的预测功能,对消极的教育方式有负面的预测功能,对遗传和自然成熟作用的认识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3.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分析自我效能感的成因,探讨其对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影响,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or the belief that teachers have of their capacity to make an impact on students' performance, is an unexplored construct in deaf education research. This study included data from 296 respondent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teacher and school characteristics with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in 80 different deaf education settings in the US. Deaf education teachers reported high overall efficacy beliefs but significantly lower efficacy beliefs in the area of student engagement than in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Teachers' years of experience show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efficacy beliefs, yet it was the teachers' perceived collective efficacy of their educational setting that ultimately predicted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These findings lend credence to the need for further examination of school processes that influence teacher beliefs and attitudes in deaf education settings.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反思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思对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反思能力包括教学反思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两部分。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馈和调控的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是教师对自身的教育理念等进行反思的能力。反思能力与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教师的背景变量对教学反思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教学效能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教师即研究者"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教师的研究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观察与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它是置身于教育教学之中的研究、改进教育教学的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有三方面的內涵:反思是其起点,问题的求证是其本质,教育意义的实现是其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17.
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及与职业枯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问卷法对三所特殊学校184名教师的研究表明:三所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各不相同;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在性别、学历、教龄、每周授课数量、任教科目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能够显著预测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18.
教师培训中的创新教育,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是要进行增强创新意识和树立创新观念的培训,二是要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三是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的方法,四是要进行培养和训练科学的创新思维的教育,五是要加强熟练并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技能培训,六是要不断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科研意识,强化对教师科研水平及能力的提高和培训。  相似文献   

19.
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促进教师教学有效性发挥的几个重要心理能力,分析了教师的倾听能力、批判反思能力、教学效能感等在有效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效率与教育模式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光钦 《教育研究》2005,26(7):75-79
“相似教育模式”以促进教师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倡导“和合教育”、“关键知识”、“规律中心”,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立足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情景,对既定的教育规则、原理、方法、内容等进行共性与个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同化与裂变的“和合”,从而形成对教育诸要素“同与变异的统一”现象的规律性认识,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相长。“和合教育”是相似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