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震  宋萌 《科研管理》2015,36(5):127-138
反馈规避行为是指员工工作表现较差时,采用某些策略避免与主管进行反馈交换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组织中非常普遍,但学术界对其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的认识还不明朗。本研究基于应对理论,着重考察了"反馈规避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反馈规避行为对工作绩效有何影响?"两个问题。基于192名销售人员和主管的配对样本,研究发现:在影响因素方面,核心自我评价对反馈规避行为有负向影响;主管辱虐管理对反馈规避行为有正向影响,且会调节核心自我评价对反馈规避行为的作用,即在低辱虐情境下,员工核心自我评价对反馈规避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在高辱虐情境下,核心自我评价无显著作用。在影响效果方面,反馈规避行为不但会降低员工的角色内绩效,还会损害其角色外绩效。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现有研究,对组织管理实践也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需要跨域组织边界,通过研发搜索行为捕捉创新机会、激发创新灵感、培养新技能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但研发搜索行为是问题使然还是预知先知是企业研发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本文基于组织行为理论,系统研究了绩效反馈、审时度势以及在联盟惯例的调节下,他们对企业研发搜索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绩效反馈低于期望值时,企业会加强研发搜索;当绩效反馈高于期望值时,企业会减少研发搜索;当决策者预期未来绩效高于未来期望值时,企业会减少研发搜索。当绩效反馈低于期望值和预期未来绩效优于未来期望绩效时,联盟惯例在其中发挥负向的调节作用,但是当绩效反馈高于期望值时,联盟惯例强化了企业的搜索行为。研究结论部分解决了如何促进企业进行研发搜索行为,如何有效利用惯例的相关作用的问题,这对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合企业行为理论和代理理论,探讨期望落差和期望顺差情况下,企业在风险活动类别选择上存在的差异。基于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得出如下研究结论:随着期望落差的扩大,管理者为了避免被解雇,越有可能选择短期导向的违规活动,但无显著的R&D活动倾向;随着期望顺差的扩大,管理者为了提升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声望,会倾向于选择长期导向的R&D活动,但无显著的违规活动倾向;此外,企业CEO政治关联、CEO持股会加剧负向期望绩效反馈下企业的违规活动倾向。本文的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不同方向的期望绩效反馈水平下,企业在风险承担类别偏好上存在差异。研究结论提高了企业行为理论的解释效力,并为有效遏制企业违规行为、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选取2011—2013年深交所中小板块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并测算RD资本存量,利用回归分析来检验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独立董事对二者关系没有调节作用;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二者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资产负债率对二者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从历史与社会2个维度对绩效做出评价,这种评价给予企业不同的反馈结果,不一致的反馈结果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同时还受到管理层主观认知的影响.通过运用2013—2019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多重绩效反馈不一致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极历史-积极社会绩效反馈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而积极历史-消极社会绩效反馈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正向调节消极历史-积极社会绩效反馈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对积极历史-消极社会绩效反馈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效应.研究成果有助于从主观认知角度剖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控制权-股东结构-管理层持股”的模型,采用fs QCA法,探索提高半导体企业创新绩效的股权配置的方式。研究发现,存在“国企主导-混合制衡”“非国企主导-多元股权-股权激励”“多元股权-混合制衡-战略资本引领”“多元股权-混合制衡-股权激励”四种产生高创新绩效的混合股权配置组合;高混合股权制衡度是半导体企业获得高创新绩效的重要条件;战略资本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有一定的替代关系。研究结论为推进半导体企业的双向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9,(6)
以我国2012~2016年间沪深两市A股企业为样本,分析了可用冗余与过度投资间的关系及其引发的经济后果,探讨了高管股权激励在可用冗余与过度投资方面存在的作用。结果表明:可用冗余与过度投资正相关;过度投资是可用冗余负向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高管股权激励负向调节可用冗余与过度投资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ESG理念深入人心,利益相关者愈发重视企业ESG表现,管理者为迎合利益相关者的ESG诉求可能选择降低ESG信息披露质量,造成企业外部ESG披露与内部ESG实践解耦。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2017—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索企业ESG解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历史绩效反馈顺差—行业绩效反馈落差”促进了企业ESG解耦,“历史绩效反馈落差—行业绩效反馈顺差”抑制了企业ESG解耦。机构投资者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分心”程度会强化“历史绩效反馈顺差—行业绩效反馈落差”对ESG解耦的正向影响,削弱“历史绩效反馈落差—行业绩效反馈顺差”对ESG解耦的负向影响。研究发现从双重绩效反馈不一致角度揭示企业ESG解耦的动因,补充拓展了ESG相关研究,为利益相关者识别并约束企业ESG解耦行为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差错认知和激励偏好影响着创新行为,建立差错认知、激励偏好和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差错认知及其4维度差错能力、差错学习、差错沟通和差错思考能正向预测创新行为;内激励偏好和外激励偏好也正向预测创新行为;外激励偏好能正向调节差错认知氛围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但内激励偏好反向调节创新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丹  郭建民 《软科学》2008,22(5):129-133
探讨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技术研发支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以美国高科技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当公司进行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会降低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蓄积;企业进行非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长期而言会促进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蓄积等,为提高我国高科技企业经营绩效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慧辉  潘飞  胡文芳 《科研管理》2020,41(6):181-190
采用因子分析法,本文从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以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能力构建了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指标,研究不同终极控股股东特征环境中的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通过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匹配的环境中实施的管理层股权激励可以提升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越大,股权激励对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大。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环境中实施的管理层股权激励会抑制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越大,股权激励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抑制效应越强;而且,国有控股股东与企业家型的民营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与企业家型民营终极控股股东相比,资本家型民营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对股权激励抑制科技创新能力的加剧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股份制公司中股东与高级管理层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基于股东为风险中性,高级管理层为风险规避的假设,通过构建股权激励模型,探究了股权激励机制对高级管理层进行公司内部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级管理层的努力水平与公司给予的股权激励比例以及公司内部投资结构中的风险投资比例正相关,与自身的努力成本负相关。同时,公司的股权激励比例与内部投资结构中的风险投资比例正相关,并且进一步得出股权激励比例的有效分布区间为[1/3,1/2]。  相似文献   

13.
张东旭  汪猛  徐经长 《科研管理》2019,40(6):175-183
最优契约理论与管理者权力理论是解释高管薪酬激励效果差异的两种重要理论。本文基于资本结构决策视角,从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以及最优资本结构的偏离度两方面讨论了以上两种理论的适用性问题。研究发现,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样本相比,实施股权激励的样本有着更快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且其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偏离度也更小,支持最优契约理论。在控制了遗漏变量、样本自选择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国有样本中的股权激励与资本结构决策并不存在上述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优化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以及完善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均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宁  姜楠楠  张晋 《科研管理》2019,40(7):163-172
设计有效的激励契约以引导高管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进行理性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是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本文采用2007~2014年中国中小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均值T检验与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中小企业双元性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授予高管股权激励的中小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水平、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水平等均明显高于其他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路径方面,股权激励强度越大,中小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内部自主研发,而非外部技术引进;在技术创新模式方面,股权激励强度与突破性创新模式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是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与行为代理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论为创新导向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庆魁  樊梦晨 《科研管理》2021,42(9):140-149
    本文旨在从异质性视角深入探讨管理层激励方式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对企业异质研发投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影响关系调节效应的基本假设,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研究投资和试验开发投资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薪酬激励对试验开发投资有正向影响,与研究投资间的关系则呈倒“U”型;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投资决策的监督作用增强,这强化了股权激励对两种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但薪酬激励对两种研发投资的影响被挤出;研发投资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当期绩效,对其未来绩效也有着积极影响,且研究投资和试验开发投资对企业未来绩效影响的持续期数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从异质性视角拓展了创新激励理论,对企业创新激励机制设计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彭耿 《软科学》2012,26(9):44-49
在委托代理的框架下,从理论上研究了固定费率与业绩报酬激励机制对基金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四种情况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基金承担风险的大小,发现费率参数的设计对基金承担风险的激励有着重要的作用。受限于中国基金市场中的数据,采用E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四种情况中的一种,即固定费率相同的情况下业绩报酬激励机制具有更大的风险承担激励,经验数据支持这个理论研究结论。最后,针对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对中国基金激励机制的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新建  尤珊珊 《科研管理》2020,41(3):217-226
本文以2010-2017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Tobit模型、PSM模型研究股权激励计划中契约要素对技术创新、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严格的行权条件减少了创新投入、增加了创新产出、提高了创新效率;较长的激励有效期增加了创新投入及产出、提高了创新效率,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激励作用越弱,到第3年激励作用消失;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增加了创新投入及产出,而高管股权激励减少了创新投入及产出。研究结论为企业设计恰当的股权激励契约要素提供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5的样本为对象,使用Hadlock等(2010)的SA指数构建了融资约束虚拟变量,通过递归模型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在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研发投资和研发效率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论显示管理层持股与融资约束是高度显著的U型关系,但与创新效率则是高度显著的倒U型关系,融资约束在管理层持股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中显著地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且管理层持股对公司融资约束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局限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本文的研究为明确我国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创新的影响路径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实施股权激励和提高公司创新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邱强  卜华 《科研管理》2021,42(11):200-208
    本文采用2006—2013年期间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逆米尔斯比率作为管理层私人信息的计量变量,采用Heckman方法估计管理层私人信息,股权激励实施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私人信息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相关,即企业研发投入与股权激励实施具有内生性;在控制内生性基础上股权激励实施决策与之后三年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关,即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在之后的三年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但结合样本选择模型结果,高管持股比例高以及高管薪酬高的企业越倾向于实施股权激励,说明实施股权激励是内部人控制的结果。因此,研发投入增加并不能被视为代理问题的缓解,实质是代理问题的表现结果,即激励效应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是企业代理问题的表现结果,并非缓解企业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2009~2014年已实施股权激励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动机、股权激励与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监督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抑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侵占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虽能抑制公司的投资不足,但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股票期权激励方式提供的风险激励对投资不足的抑制更强,但在终极控股股东掏空环境下对过度投资的加剧也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