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媒》2009,(4)
在从重庆飞回北京的路上,记者和同行的女同事一直沉醉于<新女报>的精彩内容之中.在三天的采访中,只要谈起重庆的周报市场,<新女报>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它似乎成了重庆周报市场的老大.为了印证这个感觉,记者再次拨通了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蔡敏教授的电话,蔡教授告诉记者:"如果用群雄逐鹿来形容重庆的都市报市场的话,那么‘一报独大'便是对重庆周报市场的最好注解,在生活服务类周报中,<新女报>高居榜首;而在专业类的周报市场,<电脑报>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2.
张彩芳 《青年记者》2011,(11):49-50
<新女报>的发展状况 <新女报>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一张子报,前身是重庆计委主管的<西南经济日报>.作为一张时尚、新锐的都市周报,<新女报>深受渝城读者欢迎,不仅在重庆生活服务类周报中零售量位居第一,和其他三大直辖市的生活服务类周报相比,单摊平均销量也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3.
3D报纸来了.今年3月9日,比利时诞生了被称为"欧洲乃至世界上第一份3D报纸"的<最后一点钟报>.仅仅一个多月时间,湖北<十堰晚报>就推出了中国首份3D报纸.随后,<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安徽商报>、<每日商报>、<都市周报>、<扬子晚报>、<城市晚报>、<东方早报>、<芭莎男士>杂志等十多家报刊相继推出了各自的3D"盛宴"--号外、特刊、专刊、彩页或整报.因为国内外5D报纸的争相登场,2010年也被称为"3D报纸元年".  相似文献   

4.
<华西生活周报>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里唯一的生活类周刊,面对后来居上的<新潮><快一周>等成都新周报,已有六年的<华西生活周报>辉煌似已不再如昨.如何突破困境?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中国以特色的"中国模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从而不断崛起与发展,并开始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我国经济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财经周报的<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自2008年由周报改为日报的<21世纪经济报道>和我国第一份跨地区、跨媒体的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这四份财经类媒体在传播财经资讯、深度解读经济动态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发展成为新财经类媒体的佼佼者,在竞争白热化的报业市场中占据了可观的份额.  相似文献   

6.
<语言文字周报>的前身是<汉语拼音小报>,是在吴玉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于1959年创刊的.2001年,<汉语拼音小报>更名为<语言文字周报>.  相似文献   

7.
王利明 《传媒》2006,(1):21-24
<新女报>是一张周报,并且是以女性读者为目标人群的细分市场的周报.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新女报>不是一张主流大报.但是,小报也能做出大市场.2001年12月13日<新女报>创刊当天,5.5万份报纸就销售一空,3个月发行量攀升到15万份,9个月实现赢利,两年半实现跨地域经营,3年实现跨媒体经营.如今<新女报>的发行量接近20万份,广告经营额突破3000万元,形成了两报一刊一网的战略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他一生的成就主要不在新闻事业,但他主办过多种报刊,如<竞业旬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独立评论>和<自由中国>等.作为一位将报刊视为实验主义和自由主义"试验田"的思想启蒙者,胡适对新闻事业有着独到的理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他的新闻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笔名黄中黄、秋桐、青桐、孤桐、柯老人、无卯等.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是民国初年名噪一时的政论家.他一生主编过近代期刊史上7份很有影响的报刊,<独立周报>是他继<苏报><国民日日报>和<民立报>之后主编的第一份期刊.因坚持"不偏不倚"和"朴实说理",在民国初年的思想界、言论界别树一帜,对当时一代进步青年的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益智节目与人文关怀 几年前,当<幸运52>随着李咏那极具煽动力的语言走进观众的视野后,益智类节目便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中央台的<幸运52>、<开心辞典>,到地方台的<猜中彩>(河北台)、<幸运智多星>(湖北台)、<步步为赢>(广东台)、<超级英雄>(湖南台)等等.仿佛一夜之间,假日周末的黄金时间里,荧屏传出的都是"笑声、掌声、博采声",且"声声入耳".  相似文献   

11.
赵泓 《传媒》2009,(12)
2009年5月8日,曾以"奥运概念"强势抢滩市场的<竞报>从日报改为周报,之后北京第一张都市午报<劳动午报>因不抵亏损,宣布退出都市报市场,恢复为北京市总工会机关报,京城报业格局再次重新洗牌.但事实上,北京都市报市场的调整从2007年就已开始,当年11月27日,北京第一张以娱乐为特色的都市报<北京娱乐信报>改为地铁报,<华夏时报>由日报改为财经类周报.  相似文献   

12.
王利明 《传媒》2006,(1):8-11
在海南三亚举行的"城市周报发展策略恳谈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石峰副署长接受了<传媒>杂志的专访,就城市周报以及报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梁媛  王晗 《传媒》2006,(7):31-32
2005年8月22日,经过了一年的筹备,<法制周报>呱呱落地,与"金鹰955"成为了湖南经济电视台麾下的"兄弟媒体",完成了湖南经视覆盖电视台、电台、报纸和网站的、横向一体化的跨媒体经营结构建设.创刊不到一年,<法制周报>期发数已突破10万份,广告收入近400万元,预期明年广告收入达1000万元.2005年入围由新闻出版总署<传媒>杂志评选的"中国十大创新媒体"提名,并逐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4.
1955年2月,<浙江广播电视报>在浙江杭州创刊,当时的报名为<广播周报>,为四开四版小报.1968年4月,该报因文革停刊.1979年5月恢复出刊,名为<广播电视周报>.1989年1月改名为<浙江广播电视报>,一直延用至今.  相似文献   

15.
胡适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曾任<竞业旬报>和<新青年>等报刊的编辑,并创办过<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胡适新闻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即为"自由",而自由的前提是"容忍".本文试从形而上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原理.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出纸质版是否有普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起,<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下简称<箴言报>)将放弃印刷媒体,主要靠网络版形式供应读者新闻同时出版周报,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的全国性日报.在网络媒体不断兴盛和纸媒日趋下降的发行量之下,美国不少学者早就发出纸媒消失的"警告".  相似文献   

17.
韦泱 《档案与史学》2005,(7):47-48,F003
老牌杂志<银行周报> 几年前,曾在旧书店偶然淘得三册<银行周报>,十六开本,刊名四字以隶书题写,套红印刷,十分醒目.均为民国三十八年出刊,第一五八四、一五八五两期为合刊,是"票据抵用问题专号".嗣后,又在另一旧书摊见到一迭同一杂志,计八册,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零年.我一边购下这摞杂志,一边想:民国年间的金融类的报刊,大都出版至四九年解放前夕,而这份<银行周报>建国后仍在出刊,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相似文献   

18.
一、"戏仿剧"作为文化策略而出现的戏仿形式 当今银屏上戏说剧作为比较"典型的"的电视剧类型,是新产生的一种电视艺术"文体".在历史故事剧的叙事中.戏说剧的"戏仿性"最为鲜明."戏说剧"代表文本有:<戏说乾隆>、<戏说慈禧>、<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四部)、<铁齿铜牙纪晓岚>(两部)、<还珠格格>、<神医喜来乐>、<七品钦差刘罗锅>、<刘罗锅断案传奇>、<梦断紫禁城>、<李卫当官>、<新白娘子传奇>、<新梁山伯与祝英台>、<大脚马皇后>、<少年包青天>等等.  相似文献   

19.
<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和当时很多综合性周报一样,<南方周末>也是从文化娱乐起步的,之后逐渐转向时政新闻.20年磨砺后,它已经形成新闻、文化、经济等几大板块的办报格局.最早<南方周末>是一份对开四版、发行量只有7000份的报纸.时至今日,<南方周末>已经成为了一个对开32版,发行量突破1300万份的大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方周末>开创了一个新闻周报的巅峰时代.作为一份成功的报纸它肯定会有很多的独到之处,在<南方周末宣言>中他们就归结出了"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这三个特点.本文从编排形式和内容特色上试析<南方周末>头版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诸如丹佛<洛矶山新闻>(150年历史)停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美国全国性日报)日报改周报发行,法国数份报纸节假日停刊,这些关于报业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