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宇  任永昌  何辉  曹桂芳 《现代情报》2007,27(8):61-62,65
综合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排队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对图书借阅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系统成分、事件及描述变量的界定,建立了图书借阅系统的状态转移函数和目标函数。读者到达时间间隔和登记借书信息时间变量均服从于指数分布,取均匀分布的伪随机数,运用逆变换法求出两个随机变量。最后给出了程序实现的流程图。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于超市收款台、银行服务台、公用电话亭等随机性排队系统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静  李丕仕 《现代情报》2009,29(9):7-10
运用混沌理论对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数据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行为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混沌特征。针对图书借阅流量在不同时间粒度各时期中的波动特点,构建了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混沌预测模型。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量的验证表明,混沌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夏勍 《情报探索》2013,(12):115-118
采用SPSS Statistic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法,对南昌大学图书馆流通书库2009-2011年零借阅的图书品种进行分析,以年均入藏量和零借阅率为统计变量,以中图类目(共35类,包含T大类下二级类目)为标注个案,进行系统聚类和OLAP立方体分析,据此提出了读者热衷型、读者关注型和读者漠视型图书的概念,并探讨了降低零借阅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于曦 《现代情报》2010,30(3):135-138
运用Unicorn系统的报表功能对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各类图书的种数、册数及平均复本数以及在5年内借阅频次较高和较低的各类图书的种数及其所属学科子类目进行统计。分析各类图书的使用情况,找出读者的借阅倾向,完善图书的复选工作,为今后图书的采购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6.
主要介绍了有关于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的知识,首先简单的介绍了什么是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同时向读者介绍了该系统的重要意义。接下来分析了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搭建技术,以及如何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介绍了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旨在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图书借阅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及使用现状,为图书借阅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有力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利用分析和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兴武 《现代情报》2008,28(6):44-47
对系统开发的目的、思路和功能作了介绍。利用该系统对藏书的借阅情况进行分析,得到多校区图书馆各典藏点可调整图书、压架图书和可增加复本量图书的清单,以方便图书资源的调整,使图书资源布局更趋合理。以多校区图书资源的调整和新书利用评价为例介绍了系统的实际应用,并用实际数据比较了借阅种数与藏书种数比、借阅册次与藏书册数比、借阅册数和藏书册数比等,得出用种数比和册数比更能准确地评价图书品种和复本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现有个性化图书推荐没有考虑受纸质图书的复本,构建读者及纸质图书属性矩阵、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定义基于页数的借阅时间、新书、图书类别的借阅权重。建立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读者属性矩阵的关联、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纸质图书属性矩阵的关联。根据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读者借阅记录的统计,在图书馆书库存在复本的情况下区分专业、非专业纸质图书推荐。在真实的借阅记录数据集上,实验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行招标采购体系,以优化资源建设、方便采购员挑选图书为目的设计了图书采购推荐系统。首先设计了针对汇文LIBSYS系统数据的清洗算法,设计了借阅行为有效性和图书流通周期的计算方法,探索了借阅行为的量化对原始数据的影响。基于有效值对借阅数据进行挖掘,借助频繁项集、支持度和可信度、采购计划参数、网络爬取评分等计算推荐值。该工具的应用方法是通过B/S构架构建了一个Browser端上传书单文件和下载推荐结果,Server端计算种书的推荐值、读取文件、赋值后排序后生成文件返回给Browser端的系统。该系统试用后提高了图书采购工作效率,提高了新采购图书的借阅率,很好保障了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3)
针对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高校图书推荐场景中存在缺乏显性评分、推荐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时间上下文的改进协同过滤图书推荐模型。基于图书历史借阅记录,首先构建基于借阅时长的读者—图书偏好度模型,将读者历史借阅记录中隐含的借阅偏好信息转换成显性的读者—图书评分;然后考虑读者借阅偏好随时间动态变化因素,引入时间衰减因子对读者—图书评分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应用隐语义模型进行个性化图书推荐。  相似文献   

11.
赵彦辉  刘树春 《现代情报》2014,34(10):157-161
构建基于分布式平台及大量借阅数据的图书推荐算法,是实现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搭建Hadoop分布式平台和运用Mahout的MapReduce实现算法入手,针对读者借阅记录的分类号进行频数统计和借阅时间统计,依据借阅次数和借阅时间获得偏好值.并使用Mahout基于图书的推荐器,测试伪分布式单节点模式和完全分布式MapReduce计算框架下的推荐效果.测试表明:在MapReduce运算中增加DataNode的数量同时优化BlockSize参数能显著缩短运算时间,是实现个性化荐书服务自动推送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ka读者借阅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管理系统借阅数据直接反映了读者的借阅行为,对其研究可以了解读者的借阅习惯。使用Weka软件,运用其关联分析、聚类中的不同算法对华南师范大学2008年研究生图书借阅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了一些有益的分析结果,对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在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下,规模大扩张的高校的图书馆图书文献资源,硬件设施等都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情况,提出了图书馆要增加开放时间、减少读者借阅图书的总量和期限,改变期刊等阅览室的布局,设立临时新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了某学院近4年的图书借还数据,采用模式分类方法挖掘图书借阅规律,发现借还量逐年递减。读者借阅的爱好集中在语言文字、文学、工程技术、艺术4类。研究表明,图书借阅的时间模式可分为3类,空间模式可分为5类。图书借阅的峰顶值出现在3月和9月,峰谷值出现在2月和8月。通过对图书借还量规律的挖掘,可以发现人们的阅读习惯,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李蛟  孟志强 《情报科学》2022,40(11):133-138
【目的/意义】图书借阅数据的预测对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精准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收集了 中国东北地区某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十年的借阅数据,并分别按图书类别、借阅者所属学院分类,对未来的 借阅趋势进行了预测。【方法/过程】本文使用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混合预测模型进行图书借阅数量的预测,其中混 合预测是一元时间序列预测与多元时间序列预测的结合。【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时间序列算法用于高校图书 馆借阅数据预测,2008 年到 2017 年借书数量由 300 左右增加到近 4000,2018 年到 2021 年 C、D、G、J、S、U、I类图书 中,D类、S类图书的借阅数量下降幅度最大,U类图书借阅数量下降幅度最小,T类、E类借阅量的上升幅度最大,Q 类、X类的误差率较大,研究结论供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参考。【创新/局限】学界上针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和服务 创新研究较多,但以一元时间序列与多元时间序列预测角度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弥补了此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彭贤哲  周海玲  石进 《现代情报》2023,(10):107-119
[目的/意义]多角度分析图书被引行为,可展现图书在学术应用场景的特点,提高图书关联评价、采购入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方法/过程]本研究以南京大学图书馆G类中文图书为研究对象,采集书目数据、点击量、借阅量及其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库中的引文数据,从引用类型、引用规律、引用网络等方面,展现了图书的自引、跨学科引用、被引半衰期、知识广度、知识深度等各项隐性指标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进一步剖析了图书采购、借阅行为的特点。[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当前读者借阅行为普遍缺乏方向感,图书馆优先采购涉猎广泛的图书,缺乏对图书知识深度及学界认可度的重视。为此,有必要在图书推荐和采购过程中纳入引文评价、关联指标,提升读者阅读体验,优化图书馆馆藏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地方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量连年下降的难题,论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借助地方高校转型的契机,从转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改善书库的借阅环境和服务态度以及加快图书的更新速度等3个途径来提高图书的借阅量。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图书的借阅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的读者借阅记录中通常会隐含读者的借阅兴趣和规律,如何有效地从中提取出读者对各类图书的兴趣,对读者的借阅模式加以区分,可以对图书的分类组织、图书的采购编目、以及读者服务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引入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借阅模式分析方法,在读者借阅记录上的实验表明通过读者对不同类别图书的兴趣作为度量对读者借阅模式加以区分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图书流通自动化给读者提供的便捷、高效的借阅条件,在读者的日常借阅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障碍。读者无意识地给自己的正常借阅设置了障碍;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大规模回溯建库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数据录入有误而带来的借阅障碍。如何有效地减少这些障碍,提出了三个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用户聚类的协同过滤个性化图书推荐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守义  王蔚 《现代情报》2007,27(11):139-142
综合协同过滤技术和聚类技术,提出了一种个性化图书推荐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系统对图书馆数据库保留的大量用户图书借阅记录进行挖掘,向用户提供个性化图书推荐,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