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纪录片《船政学堂》首次以编年体与共时性兼备、中西文化学者共同讲述的国际化视角,从"人"的角度切入,来讲述船政学堂以及船政毕业生鲜为人知的故事。其叙述特色与旨归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相互结合,再现了"船政学堂"办学的艰难历程与不俗成就;二、以人物叙事为中心,彰显了"船政学堂"为代表的近代精英的民族情怀;三、以史鉴今,透过"船政学堂"的办学历史探索近代中国图强的经验与教训。这种三种叙事手法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开发了历史纪录片的叙事本领,增加了纪录片尤其是历史人文题材纪录片的叙事魅力,为大型题材的纪录片在与其他电视节目的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之路提供了可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2.
《敦刻尔克》讲述了二战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影片从宏大叙事背景下的普通人物入手,通过海陆空视角、一周一天一小时三个时空的交错叙事,揭示了战争与每个人的关系,用理性的方式反思那段历史和战争.本文尝试从海陆空的多线叙事、非线性的叙事时空来探讨《敦刻尔克》的非线性多时空叙事.  相似文献   

3.
刘昕 《新闻采编》2012,(5):37-38
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叙事语态叙事学关于语态方式的界定包括:(1)异叙式,即叙述人位于事件和受众之外,是纯粹的第三者,是全知全能的。(2)同叙式,即叙述人参与事件,但并非主要角色,处在事件发展的动态之中向受众叙述事件。(3)自叙式,叙述人就是事件的主要角色。从叙事视角、叙事语态来看,口述历史类纪录片应该兼有同叙类和自叙类的特点,即叙述人参与事件,可能是事件的主要角色或次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楚天都市报》的讲述版很受读者的欢迎。楚报的讲述多为情感生活报道,叙事视角多样,传受互动感强,既得传统纪实文学叙事的精髓,又还原新闻叙事的真实性,让人受益良多。 讲述很显然是一种叙事,在对讲述版进行叙事学透视之前,有必要理清一下历史、文学与新闻之间有什么关联。拿历史名著《史记》来说,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  相似文献   

5.
孙顺华  唐芳 《出版广角》2021,(18):16-19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乡村文化,有乡愁式、乡建式、乡土式三种叙事类型.乡愁式叙事借助乡愁文学的情感基础,反思城市化弊病,突出以传统伦理道德凝聚共识、增强文化自信的主题;乡建式叙事面向未来,以对乡村的现代化憧憬为基调,通过讲述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突出现代化功能与乡村文化传统相结合的美丽乡村主题;乡土式叙事直面现实,以务实理性为基调,借助田野调查的方法,讲述贯通历史与现实的乡村庸常故事,突出针对乡村现实的打基础、保底线普惠主题.三种叙事视角虽然不同,但均在高度组织化的国家政策和体制框架之下,反映复杂多样的新乡村文化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两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叙事方式的变迁,发现开幕式的叙事视角从“我”转向“我们”,从精英视角转向全民视角;叙事逻辑从陈述历史的宏大叙事转向讲述故事的微观叙事;叙事内容从“介绍中国”转向“一起向未来”。由此得到启示:只有根据国情调整叙事方式,创新中国话语体系,并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进行共情传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7.
罗小玲 《新闻世界》2011,(7):192-193
本文选取新华网的王家岭矿难报道与BBC的智利矿难报道,从叙事学角度分析两者在叙事视角和叙述对象层面上的不同,发现BBC矿难报道的叙事视角富于变化,叙述对象多元;而我国矿难报道则存在叙事视角缺少变化,叙述对象单一的问题。希望在此基础上为媒体的矿难类灾害性报道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所谓叙述视角,即叙述事物出发点,或曰叙述事物的角度和方法。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叙述学的解释,叙述视角指的是叙事作品从什么角度叙述故事,以及叙述角度如何随着人物的视角而发生变化。确定叙述视角的关键在于找到担当故事叙述者的最佳人选——谁最适合将这个故事告诉给别人,谁就来担当故事叙述者的角色。一、一般电视新闻采用的叙述视角电视新闻属于叙事作品,也存在一个从什么角度叙述“故事”,谁最适合充当“故事”叙述者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电视新闻(包括电视专题片)的叙述视角有如下几种:(一)主体视角即由记者在摄像机前面用…  相似文献   

9.
李青 《新闻爱好者》2008,(11):137-137
新闻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叙述故事的角度、观察点或视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的叙事框架。叙事框架是由叙事人选择和掌控的,它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翻版,也代表了一种强烈的价值介入和话语霸权。因此,叙事视角不仅是技巧问题,还是一个建构意义,即意识形态问题。本文主要从叙事视角出发,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工人典型时传祥、王进喜、李素丽、许振超的分析,来透视话语制作者是如何在既有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之上来选择叙事视角,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和社会背景变化,并在现实中为典型报道找到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叙事中也会使用叙事学中的三种叙述视角:元视角、内视角、外视角。在一篇新闻中,叙述视觉一般是单一出现的,但在某些时候也呈现出视觉组合的特点,而且组合存在两种形态:历时性组合,共时性组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叙事学视角对《如果国宝会说话》进行分析,从叙述风格、叙述视角、叙述交流三方面进行了探索。在叙述风格上,该片呈现出碎片化、拼贴化、网语化的特征;在叙述视角上,该片选择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段,通过光影图像的美化、声音效果的渲染,剪辑手法的设计,传递情感体验讯息;在叙述交流上,该片文本对受述者采取了"显性化"处理方式,以求达到比较好的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政 《青年记者》2017,(20):76-77
纪录片是一种与电影相伴而生的影像叙事文本,也是一种影像建构的历史话语.①综观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故事化”是其经久不衰的呈现技巧之一.从学理层面讲,“讲故事”属于叙事学的范畴,其本源来自于对神话及民间传说的研究.按照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的观点,叙事包含三个层次的概念:叙事话语、故事和叙述行为,在叙事文本和想象世界之间存在着“顺序”“时间”和“视角”三种关系.②叙事者采取何种视角、使用何种语法规则,以及如何呈现事实来建构故事,直接关系到叙事客观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王超 《新闻世界》2013,(4):80-82
近年来,以《走近科学》为代表的电视科普栏目出现了收视率大幅下滑的尴尬局面。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其对故事化策略的过分追求所致。本文在分析《走近科学》叙述视角、叙述内容、叙述结构的基础上,探究其过于理性、过于猎奇、过于单一的问题,并寻求电视科普节目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小霞 《大观周刊》2011,(22):123-124
小说《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而吸引人,它从独特的叙述视角进行叙述。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赎罪》的叙事视角,从而挖-掘出更加深刻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15.
郭继强 《视听》2023,(3):107-109
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讲究叙事的技巧和策略,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空、人物叙事功能四个方面突出晚会的特色。该系列晚会巧妙设置叙述者,干预推动节目发展;利用多种叙述视角,增强节目内容的感染力;构建叙述时空,展示宏大文化内容;关注人物叙事功能,彰显节目深意与内涵。“奇妙游”系列节目应继续保持节目的叙事特色,并树立创新意识,优化故事情节内容,注重受众感受,以促进自身节目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妓女是一个令人困窘的话题:她确实存在着,她的存在常常意味着人的堕落和对人的戕害。对这种事物的叙述,就如走钢丝一般须得把握平衡而小心翼翼。太直观了,太具体了,往往容易陷入自然主义的泥沼,使那些非人的丑恶的行为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这是文学的特质所不容的;相反,避重就轻、躲躲闪闪的叙事,又会遮蔽历史与精神的真相,这种叙述失语所形成的误会往往又掩饰了历史的罪恶与丑陋。因此,本色的写作态度将以还原和复制历史为主要目的,同时,还原和复制的过程也渗透着明显而明确的理性批判。虞生、周冰冰所著的长篇小说《朦胧烟花巷》从这种意义上说,做了一件十分有价值的工作:把历史难以启齿的记忆在一个浓郁而繁杂的文化背景上重新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与消息比较,通讯是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而详细报道的一种文体。不过,从叙事视角考察我国的报刊则不难发现,近年来发表的通讯报道仍多以全知视角为主,而且比例还在扩大。作为一种叙事视角,全知视角叙事有长也有短。由于全知视角无所不能,无所不晓,这就极易使叙述人趋于上帝态或教师爷态。这种高高在上的叙事视角之于整体素质正日益提高的我国受众而言,往往事与愿违,接受效果反会大打折扣。因此,除了适度地运用全知视角进行通讯报道外,报道者还应该重视人物视角,多考虑如何因事因文而适当采用人物视角来报道新闻事实,从而使通讯报…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文学研究领域受到结构主义和普罗普民间故事分析的影响,逐渐酝酿形成了一种新的学科——叙事学。顾名思义,叙事学就是研究叙事的文学,叙事则是对故事进行叙述。而新闻,众所周知其定义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是概括性的叙述方式,因此新闻也是一种叙事。本文将从叙事学视角,对新闻写作视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玮 《大观周刊》2012,(41):35-36
叙述学是关于叙述、叙述本文、形象、事相、事件以及”讲述故事”的文化产品的理论,这样一种理论有助于理解、分析与评价叙事文。叙述是一种参与文化进程的文化现象。从叙述学角度来看,大多数叙述本文的素材显示出与真实的某种同源关系,或同质性,即与“真实生活”相对应。以辛格为代表的犹太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波兰文化传统和人类面临的普遍境遇既是其深刻历史文化蕴含的具体体现,也是运用叙事理论即素材与真实的同质性对其解读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何纯  张海寅 《新闻界》2006,(2):115-116,118
在叙事学中,叙事情境指的就是叙事角度,是由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不同关系构成,相当于是关于叙事视角的分析。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读者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因此如何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实现。表现在文本上,叙事情境是叙事者为了获得某种阅读反应而采取某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文本语境。表现在受众方面,叙事情境表现为一种接受时的感受。如此而言,叙事视角固然是构成叙事情境的一大因素,然除此之外,对素材的处理、语言、风格以及叙事结构等都是构成指定叙事情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