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且把过程性目标确定为“经历”、“体验”和“探索”三个方面。2004年7月在我省召开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发展性教学”研讨会上.听了沈老师执教的“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第44-45页)的教学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省高考试卷自行命制的第二年,数学试题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创新性如何仍备受人们关注.今年命题严格依据现行《数学教学大纲》、教育部《2005年考试大纲》和浙江省《2005年考试说明》,试卷在去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有新,体现了“稳中求进”的精神,颇俱“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的特点.试题在能力考查和体现课改新理念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具有良好的评价功能,而且对指导高中数学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比前几年的《考试说明》新增了“个性品质要求”,并给予了明确的界定:“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下面通过对200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略举数例,加以分析,试图揭示高考试题是如何考查考生的个性品质的,对新一届的高三复习备考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考试大纲》经过专家们的反复修改,现已出版.与2004年的数学《考试大纲》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小学青年教师》是贴近小学教学的好杂志.我每期都要看。比如2004年第11期,里面就有很好的章(如《一道试题引发的思考》),读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营养。数学教育提倡“自主、探究、合作”,方向是不错的。但是,有些做法似乎离开了数学本质.把数学教学当成了一种“电视节目主持人”那样的表演。不久前读完《小学青年教师》2004年第9期.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愿意提出来和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6.
邢轸 《教育论坛》2005,(4):F0003-F0003
2004年2月2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致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让其“针对现行的中小学数学教材,能够督促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或有关部门,对教材中不符合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2.11-93的部分,按照《量和单位》GB3102.11-93的要求进行改编。”函件后的附件是经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委员会数学分委会通过,并经国家质监总局计量司审定的“关于在现行中小学数学教材中贯彻和实施国标数学符号标准的若干意见和建议”。附件的核心内容是我国广大数学工作经过多年议论、多点试用、多次论证、经我省郑州市上街区实验高中邢轸老师编制的新的数学符号。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则提出了在高中数学教材中体现数学文化的两条具体方案.一是在高中阶段,要有选择性地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曲折的人生故事和在数学的探索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二是在编写高中数学教材时,将与教材相关的数学文化内容合情合理地展示在教材中.那么,在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是否已经落实了这些基本理念?本文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的必修1至必修5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从一个侧面剖析了教材中落实数学文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罗增儒 《数学教学》2004,(11):3-4,50
最近,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就其精神而言,就是要求在学术上更有创新性,也更加严谨、更加规范.数学研究要创新,数学教育研究当然也要创新.严谨的数学,应该有严谨的数学教育科学,也应该有严谨的科学研究规范.恰好手头有《数学教学》2004年第3期“例说不等式的几何直觉证明”(以下简称文[1])一文,该文的立意很好,“利用几何直觉开启学生丰富的联想”也很有价值.但是,文中的有些提法缺少了“言之有据”.笔者根据《规范》第(21)条的精神,就该文中的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孙惠华 《教学月刊》2004,(12):46-49
与以往比较.2004年的数学高考大纲最大的热点就是增加了对数学“个性品质”的考查要求.如何理解和体现这一抽象而又难以把握的要求是高考复习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笔分析了2004年全国15套高考数学试卷,从中悟出一些体验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相应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材的编写建议“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和“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一条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在选修课程中开设“数学史选讲”.这说明数学史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进入中小学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对数学史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很多研究者著文作了论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认为: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及《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沿革及启示》两篇文章中,都提出了“什么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疑问,并指出:如果把数学分为“有用地”和“无用的”两部分,一定会损伤数学理念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甚至会丢失数学的精华.笔者认为,作为“人本化”的数学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不是要把数学人为地分为“有用的”和“无用的”两部分,而是有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完整、正确地领会其涵义,并体现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12007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的主要特点与不足 1.七个特点: (1)命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遵循“四个有利于”的命题原则.实现2007年度高考平稳过渡,在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基本上延续了前两年我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的风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 第八届(1996年)和第十届(2004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都提出“要重视数学教育中的语言和交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数学交流”在国际上受到了普遍重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数学归纳法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对数学课教学设计如何突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优化数学教学过程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尤其是在“从生活经验中引进”和“数学归纳法的初步体验”两部分体现得更为充分.下面对《数学归纳法的教学设计》谈几点不成熟的想...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理念,2004年河北省中考试题加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更加突出考查了获取数学信息、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下面就此结合实例作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7.
数学虚拟实验室——浅谈几何画板与教学研究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丰 《中学教研》2005,(12):25-27
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精辟地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在教学中,就应当充分体现这两个侧面.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容易忽略后一个侧面,即数学实验的问题.张奠宙先生在《数学教育学导论》中提到数学创新能力十点,就有“善于运用计算机技术展现信息时代的数学风貌”.人教2004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部分的内容也引入了信息技术.主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与以往的《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相比,很多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显著的内容之一是首次明确将“数学文化”列入高中数学课程.但关于“数学文化”及其设置一直是数学教育界最具争论的焦点之一,主要集中表现在“数学文化”的内涵及其设置的问题.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这些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基本理念的真正落实.下面,就此问题进一步地深入探讨,并试图提出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2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致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让其“针对现行的中小学数学教材,能够督促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或有关部门,对教材中不符合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2.11-93的部分.按照《量和单位》GB3102.11—93的要求进行改编.”函件后的附件是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委员会数学分委会通过,并经国家质监总局计量司审定的“关于在现行中小学数学教材中贯彻和实施国标数学符号标准的若干意见和建议”.附件的核心内容是让其尽快在教材中应用我国广大数学工作经过多年议论、多点试用、多次论证、科学合理的新的数学符号.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对传统数学教学作出了改革,主要体现在“关注目标,呈现多元”、“关注现实.贴近生活”、“关注合作,促进交流”、“关注实践,突出应用”等15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