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冉戎  王丁  谢懿 《科研管理》2015,36(8):86-95
在控制权悖论的理论背景下,以公司控股股东内在利益动机为切入点,对控股股东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决策的影响和机理进行了重新阐释,并以我国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了实证检验和经济解释。研究发现:(1)控制权私利水平与公司RD投资支出和强度在整体上成倒U型关系;(2)不同类别控制权私利水平对公司RD投资显现出效用差异。具体而言,在适度类公司中,其控制权私利水平对RD投资支出(强度)显现出正边际效用,且呈边际效用递减趋势;在超额类公司中,其控制权私利水平对RD投资支出的边际效用高于适度组,但对投资强度的效用不明显,表明控股股东目的在于攫取超额控制权私利;在极低类公司样本中,其控制权私利水平对RD投资支出(强度)显现的边际效用低于适度组,说明极低控制权私利的激励效果不佳;(3)实际控制人性质的未对上述关系显现出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发布的重工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股权性质对企业研发投资频度的影响以及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资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权性质不同的企业在研发投资频度上不一定具有显著性差异,但企业规模与企业年龄对企业研发投资频度产生重要影响。股权性质、企业年龄对企业研发投资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企业规模对企业研发投资强度带来显著性影响。(2)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资强度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研究认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大约保持在0.5~0.8左右更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企业间应加强技术创新合作以形成研发投资的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国有控股公司"分级代理",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研究发现,两类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存在差异,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代理问题存在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存在于控股股东与经营者之间.这一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可以概括为:对于不同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股权结构如何影响公司投资行为一直是资本结构研究领域中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我国主要存在的国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两种制度,在对股权结构与公司非效率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这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但在两类公司存在差异;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呈负相关,但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为显著;经营者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呈不显著负相关,但在民营上市公司相对显著;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两类公司中均与非效率投资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导致了非效率投资现象,在民营上市公司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要表现为投资过度.总之,股权结构是影响投资行为以及造成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非效率投资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振 《中国科技论坛》2014,(5):143-148,154
本文以2007—2011年中国深沪A股57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联立方程组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CEO薪酬契约设计对CEO研发投资行为,以及CEO研发投资行为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①在国有控股企业,研发投资没有被纳入CEO考核变量和年薪支付依据,增加CEO年薪却诱导CEO减少研发投资;在私有控股企业,研发投资已纳入CEO考核变量和年薪支付依据,增加CEO年薪能够激励CEO增加研发投资。②无论在私有控股企业,还是在国有控股企业,CEO持股比例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③在国有控股企业,研发投资强度对公司价值创造具有正向影响关系,但关系不显著;在私有控股企业,研发投资强度对公司价值创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时应分两步:一、阅读了解:首先是阅读财务报表。仔细阅读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在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一是金额较大和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了解其影响;二要了解公司的控股股东的情况以及公司所属子公司的情况,了解控股股东的控股比率、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重要性、控股股东所拥有的其他资产以及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等。对于子公司,要了解上市公司持有的股权比率、子公司销售与母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的相关性、子公司销售额和盈利对母公司的贡献度以及各子公司的所得税率和执行优惠税率的阶段。三是还需对关联方…  相似文献   

7.
仇冬芳  刘益平  沈丽  周月书 《软科学》2012,26(12):108-111,116
对92家引起控制权转移的大宗股权转让上市公司2003~2010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实证研究控制权转移、股东制衡与公司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大宗股权转让是实现对上市公司控股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2)大宗股权转让引起控制权转移后,公司效率呈现波动态势,在短期有明显上升,但中长期的公司效率有所下降,公司效率改善持续性不足;(3)一定程度的股东制衡可以弱化控股股东的侵害能力,从而提高公司效率和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8.
运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8—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发投资战略,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具有利益趋同效应,随着持股比例增加,产生管理防御效应;股权性质微弱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微弱正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关系.因此,适度的高管持股比例及制约大股东控制的影响将有利于公司加大研发投资  相似文献   

9.
周瑜胜  宋光辉 《科研管理》2016,37(12):122-131
论文选取2007-2013年上市公司研发投资数据,运用单变量分组差异检验和多变量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公司控制权以及行业竞争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大股东、法人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国家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具有负向影响,而股权制衡度、机构持股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具有正向影响,大股东股权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有微弱的非线性影响;而公司市场优势对研发强度有负向影响,行业竞争对研发强度具有正向影响;在交互性上,行业竞争可以减轻国家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的负向影响,行业竞争与股权制衡在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上具有一定替代性。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文献的研究角度不同,本文主要研究了上市公司不同类型的国有股东与主要高管的强制变更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未发生控股权转移条件下的上市公司主要高管强制变更现象与股东类型之间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绩效状况的好坏是评价公司主要高管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投资公司型和国有法人型股东在监督主要高管方面还是存在一定效率的,政府型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效率是最低的。这表明并不是所有国有股东都不利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私有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平均私有收益水平为18%左右,与新兴市场的国家相近,但明显地高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法律制度、公司规模、公司盈利状况、负债融资比例及结构、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都对控股股东私有收益有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而行业保护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都对控股股东私有收益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郝东洋 《内江科技》2011,32(4):39-40
本文对多元化经营与上市公司价值以及控股股东与多元化经营的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并考虑到多元化折价的观点在相对普遍程度上已被接受,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应将重点放在倍受争议的控股股东性质与上市公司多元化之间关系的研究上来。  相似文献   

13.
终极控制、公司治理与地方国有公司过度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星  连军 《科研管理》2011,32(8):105-112
以2005~2008年中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视角出发,研究地方政府作为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时,其持有的现金流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所内涵的公司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只有当地方政府持有的现金流权较大时,现金流权的"激励效应"才会显现,能够抑制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行为;当持有的现金流权较小时,不足以发挥激励作用。(2)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表现出"堑壕效应",但是当地方政府持有的现金流权较大时,以过度投资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成本加大,这种"堑壕效应"会有所收敛。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转轨经济时期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丰富了关于政府控制下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实证文献。  相似文献   

14.
以2009~2014年已实施股权激励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动机、股权激励与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监督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抑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侵占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虽能抑制公司的投资不足,但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股票期权激励方式提供的风险激励对投资不足的抑制更强,但在终极控股股东掏空环境下对过度投资的加剧也更高。  相似文献   

15.
杨风 《科学学研究》2016,(6):896-905
以深圳证券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市场环境和公司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宏观治理环境、创新氛围和辅助创新条件与研发投资显著正相关,表明改善市场创新环境能促进公司创新。进一步,在区分公司类型和公司年龄的情况下,研究表明,相比较非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市场环境与研发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相比较高年龄的上市公司:低年龄上市公司的市场环境与研发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产生及对公司投融资政策和治理效率的影响,认为股东代理问题从两方面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且存在一个最佳的控股股东持有股份。要减轻股东代理的负面影响,需要对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及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产生及对公司投融资政策和治理效率的影响,认为股东代理问题从两方面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且存在一个最佳的控股股东持有股份.要减轻股东代理的负面影响,需要对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及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CEO年薪报酬、研发投资强度与公司财务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振 《科研管理》2014,35(12):129-136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CEO年薪报酬、研发投资强度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高新技术企业的CEO年薪报酬与研发投资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虽然非高新技术企业的CEO年薪报酬与研发投资强度之间存在负向互动关系,但关系不显著;(2)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对公司当期和上期财务绩效分别具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关系;当期和上期财务绩效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分别具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关系;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与公司财务绩效的互动关系相反,并且关系不显著;(3)高新技术企业的CEO当期年薪报酬与公司当期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虽然非高新技术企业CEO的当期年薪报酬与公司当期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向互动关系,但关系较弱。本文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而且在优化CEO年薪报酬契约,矫正公司研发投资不足和提高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等方面,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组织冗余如何影响创新一直是现代组织研究领域中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结合我国主要存在的国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两种制度,在对组织冗余的水平、性质与自主创新投入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深市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做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组织冗余水平与自主创新投入的关系呈倒置U型,但不同性质的企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国有控股样本表现出更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样本与整体样本观测结果相似,表现出明显的倒置U型;相对于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而言,冗余资源对私有产权控股上市公司R&D投资强度的正向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20.
以深圳证券交易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股权结构和公司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的提高降低了公司的研发投资,而股权制衡则促进了公司的研发投资。进一步,在区分公司类型和市场化指数的情况下,研究表明,相比较非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资之间显著负相关;相比较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上市公司,市场化程度高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资之间显著负相关。提出要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需完善大股东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