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2月10日,"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会"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召开.该课题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担任首席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庆光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砚农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上海市社科院蒯大申研究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荣跃明研究员、上海市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徐威、《瞭望东方》副总编赵悦等数十位跨学科、跨业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该项目首席教授孟建向与会者介绍并阐述了该项目的整体构想和实施方案.孟建指出,国家形象不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而形成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刘明 《现代传播》2006,(1):104-105
中国传媒大学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一直对国际政治领域里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保持着高度关注。近年来,一些国家先后发生所谓“颜色革命”,引发了社会动荡、政权更迭。在发生政权更迭的这些国家中,媒体均发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看待和理解媒体在政权更迭中发挥的作用?其对我国政府与传媒有何启示呢?我们组织了这组稿件,以飨读者。本专题研究首席专家:刘继南(中国传媒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洪潮(中国传媒大学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在全媒体整合传播背景下,结合跨文化与跨语境传播、国家形象传播及国际关系、外交政治等理论,综合运用个案研究、质化研究等方法,剖析其在全媒体整合传播下打造中国文化软外交与构建中国国家形象两方面的表现。其深层“可视化”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理念,凭借优良品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发展的准确解读,在品牌构建、国家传播、文化表达、全媒体营销等多领域的开拓式探索,为中国纪录片进军国际市场,实现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成为一个必然的追求。在中国国际化的进程中,城市的发展和对外联系也在不断加强,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屡屡被联系在一起。2008年11月15日-16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分设了“国家形象论坛”与“城市形象论坛”两个分论坛。  相似文献   

5.
《报刊之友》2013,(9):9-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已经逐步改变了积贫积弱的传统国家形象,正以一个负责任的、强大的大国形象屹立在世界之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全世界人民景仰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想了解中国,其中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媒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级盛会、活动不断在我国举办,如北京奥运会、世界媒体峰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广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会,无疑给中国提供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本国和国际媒体的报道,中国的国家形象不断向世界传播。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其实是一种国家主导的政治传播,因此国际受众构成不同,国家形象传播也就没有一个笼统的、适用所有国家口味的统一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受众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塑造国家形象,使中国走向世界。本期“传媒大讲坛”栏目特从对外传播角度刊载相关文章,首先特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戚呜教授撰文《澳大利亚唐人街免费报研究》,文章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唐人街免费报纸的宣传特点,认为此类报纸不仅方便了国人在异国他乡的信息交流,同时也在潜意识中宣传了国家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林利博士的文章则从实践出发,细数南京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之道,虽然谈的是南京,但我们应以小见大、推而广之,从中学习总结出国家整体形象对外传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17日上午,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开题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该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首个以"政治传播"为关键词的科研项目,由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等单位联合申报获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佘志远莅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李培元出席并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出席会议,文科科研处处长胡智锋教授主持了会议.会上,课题首席专家、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作了有关课题研究的主题汇报,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政治学界、传播学界专家与《求是》、《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等业界代表对该课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课题研究的诸多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从研究框架、政治话语生成与传播、政治传播中的文化自主与认同、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实践效用四个方面对开题会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4月 1 3日至 1 4日 ,由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关系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学院隆重举行。在两天的研讨会中 ,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韩国、比利时、芬兰、日本、台湾、香港、澳门等 1 0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者以及中国大陆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了精彩演讲和深入探讨。本次研讨会的八个主题分别是“国际化与国际传播”、“国际传播与经济、产业”、“国际关系与国际新闻”、“国际影视交流”、“全球化与冲突、竞争”、“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文化与传播”和“全球传播与中华文化”等。这…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赵月枝所著《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专家评析暨传播学术前沿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校内外专家学者汇集一堂,就赵月枝教授著作的学术价值及其对当前传播研究的启发意义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9.
赵凌 《当代传播》2012,(6):49-52
个体传播是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维度,其中尤其是个体传播与国家形象传播的关系,在当今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国际传播形势下,更发挥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以姚明作为个例,利用语料库工具,挖掘姚明个体传播与国家形象传播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姚明个体传播与国家传播存在着一个双重传播模式,并分别呈显性传播与隐性传播样式,借助姚明篮球明星的显性传播,中国国际形象在其中得以隐性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值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隆重推出由院长刘继南教授担任总主编的国际关系学书系。书系作者既有蜚声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 ,也有学术界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整个书系包括专著、译著、教材、文集四大门类 2 0余种 ,其中不少图书是站在学科最前沿的开创性力作 ,读后令人胸襟开阔 ,心智充实 ,思想升华。刘继南教授等著的《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专著 ,以国际关系的独特视角填补了学科研究的空白。肖欢容博士的《地区主义 :理论的历史演进》是目前国内阐述地区主义理论最系统、最全面 ,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