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教育部(1999)14号文件《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进一步加快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发展的若干决定》指出:“校办产业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教育的意识,努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江苏省教育厅(2001)35号文件《关于促进中小学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校办第三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服务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勤工俭学服务育人的目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宗旨,  相似文献   

2.
创收育人服务教育———关于我区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自治区教委勤工俭学办公室杨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中初等学校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到1997年,全区已有3458所中初等学校(...  相似文献   

3.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中必须长期坚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兴办校办产业是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职工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在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加快发展教育的一条成功之路,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党和国家对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兴办校办产业工作一直十分重视,通过立法和颁布一系列重要文件,采取对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和建立校办企业周转金制度等优惠措施,扶持并推动了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4.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办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省勤工俭学指导中心宋涌海校办产业的现状我国的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开始于五十年代。1958年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示指引下,不少学校办起了校办工厂和实习农场,其教育功能是第一位的。当时的勤工俭学,仅以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初等学校进行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快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深化对校办产业功能的认识,积极发挥校办产业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发展校办产业的源泉深化教育改革的支柱──纪念北京市人民政府支持校办北京市校办产业总公司于东平国家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兴办校办产业,对包括各类职业学校在内的校办产业继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摘自李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庆祝第十个教师节之际,当...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教财[1999]14号件,对校办产业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是对勤工俭学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们认为,作为广大农村学校的校办产业要服务素质教育,首先是要建立好“两个基地”——劳动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基地。怎样建好“两个基地”?一是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的经济承受能力;二是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8.
略论勤工俭学之本质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苏静近一年来,我国勤工俭学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学校教育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及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明确指出开展勤工俭学、兴办校办产业是筹措教育经...  相似文献   

9.
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发展校办企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有着光荣传统。改革开放后,校办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解放思想,适应市场经济,坚持产教结合的方向,利用有利条件,积极推动校办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育人和创收功能,为发展教育和繁荣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0.
校办产业具有功能上的双重性。一方面,国家已经从立法角度上明确了校办产业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写明:“国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植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兴办校办产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继续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服务体系。”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校办产业收益已经成为逐年不断增长的办学补充经费的稳定来源。校办产业  相似文献   

11.
《青海教育》2008,(12):17-18
祁连县有17所寄宿制学校,其中12所学校有校办牧场,草场面积达到42592亩,共养羊4750只、牛554头。近年来,祁连县从支持教育发展出发,多措并举开展以校办牧场为主的勤工俭学活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学的勤工俭学创办了大量的校办产业,而且许多是有实力和影响的企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有益的补充作用。勤工俭学的教育功能表现在育人、改善办学条件及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等方面,这是最根本的。它的经济功能表现在适应社会需要生产经营各种商品,创造经济效益,直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作用。随着勤工俭学的经济功能更加突出,现在出现了用“校办产业”、“校办企业”、“校园经济”等词代替“勤工俭学”一词的倾向。我感到不宜助长这种倾向,要继续提倡使用“勤工俭学”一词。“勤工俭学”一词的内涵在我国有一个提出、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特定内容除  相似文献   

13.
努力开创勤工俭学和校办产地发展的新局面本刊编辑部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是对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伟大实践。我国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古代就有“学田”、“耕读”的范例。近代的勤工俭学是由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开创的。它从一...  相似文献   

14.
1988年,国家教委领导在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会议上,把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做为一个指导思想提了出来。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勤工俭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从而把勤工俭学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当前我国勤工俭学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历史的函义和范围。它已从为自身服务发展到为社会服务,从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发展到进行社会化生产,从一般的生产劳动发展到办企业,在全国已经形成一个新兴的校办产业。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吉林省中初等学校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实践表明,开展勤工俭学、兴办校办产业是补充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着明显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对勤工俭学、校办产业一直是积极鼓励和支持的。1983年,国务院文件颁布了《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计划单列市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教育部机构改革方案,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的管理工作划归教育部财务司管理。其主要职能是:研究制定中初等学校发展校办产业、开展勤工俭学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负责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和落实扶持校办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监督检查校办产业收益按规定用于教育事业的  相似文献   

17.
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企业,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同时通过勤工俭学,创造物质财富,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又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有效措施。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办好学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几年来,我省各级学校的勤工俭活动有了较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勤工俭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形势 ,我们运城市教育局积极探索新时期勤工俭学的新路子 ,通过组织各级勤工俭学领导、校办企业厂长 (经理 )到外省考察学习 ;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勤工俭学、校办产业现状进行大调查、大摸底 ;组织召开全市勤工俭学研讨会、座谈会 ,组织举办全市勤工俭学管理干部培训班 ,基本理清了促进我市勤工俭学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策略。这就是 :必须充分发挥勤工俭学所具有的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育人、创收、服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在1994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有关方面以及学校,都要高度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提供必要条件。而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正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条主要途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要继续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逐步建立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服务体系”,“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纲要》的颁布实施,特别是全教会的胜利召开,为勤工俭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等学校的校办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办产业对高等学校的职能发挥有三:校办产业有助于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校办产业有助于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商品;校办产业有助于解决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兴办和发展校办产业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在其目标和任务上,校办产业必须把为教学、科研服务摆在首位,在盈余分配中,必须坚持“学校拿大头,产业单位拿小头,个人拿零头”的原则;在其所有权上,必须实行两权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