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量的计量"(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2 册第4单元) 一、欣赏日记,揭示课题 同学们,"五一"长假,六(1)班有个同学写了这 样一篇日记,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一生朗读日记)听 了这篇日记,你觉得文中出现较多的是什么? 对,里面有很多的量。比如:长度、面积、时间等 等,其实,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要 接触各种量,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每种量都有它的计 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量的计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第七组第28课略读课文,是一篇想象未来的日记。  相似文献   

3.
刘小阳 《湖南教育》2002,(10):52-52
我班有个学生,每次作文课上总是长吁短叹,抓耳挠腮,一副失神落魄的样子。下课铃声一响,他便猴精似的蹿到会写作文的同学面前,抢过作文,嘴里说:“欣赏,欣赏。”“借鉴,借鉴。”然后面露喜色,七拼八凑,草草完成任务。有一天,他主动送日记给我检查(我要求学生写日记,送不送给老师检查由学生自己决定),我一看,日记内容还比较丰富,也有些深度。我当即在文后批阅:“你的日记写得这么棒,老师在内心深处为你高兴。此篇日记颇有深度,祝贺你成了生活的有心人。老师期待你下一次佳作的出现。”接连几天,他都主动送日记给我看,但…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设想 1.高中语文第四册共两个古代散文单元(第五、第六单元),学习这两个单元的目的是“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祭十二郎文》是其中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所以首先应从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角度出发,安排学生自学课文,熟读文章,积累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相似文献   

5.
2002年4月版《语文教学大纲》(高中)中规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三两个单元分别要求:“要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学习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只能说出一些零乱的“人物形象”,而且显得语  相似文献   

6.
以雷锋的“德”激学生的“情”——《雷锋日记二则》课文分析及教学建议□湖北武汉汽车工业大学附小阮郁兰一、分析教材,确定重难点。《雷锋日记二则》(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六册)是第二组教材的一篇重点课文。这两则日记的文字比较浅显,但包含的道理比较深刻,学生不易...  相似文献   

7.
张蕾 《江西教育》2004,(20):30-31
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三年级语文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围绕“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热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是进行单元训练重点“用词准确”的一篇典型文章。  相似文献   

8.
小鸟,你好     
这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陆星儿的一篇日记.也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刊登在《散文》海外版2004年第6期上。  相似文献   

9.
元旦有感     
又是一年元旦时,今年的元旦是21世纪的第一个元旦,在这样的佳节氛围里,我在灯下翻阅《鲁迅日记》,不料这一翻,竟翻出了惊奇和沉思:日记里对公历元旦殊无记载,出现的却是旧历元旦。  《鲁迅日记》始于1912年,止于1936年,都以旧历年为纪年,或新旧兼用,但“元旦”都采用旧历。比如1915年,在2月14日记“晴,旧历乙卯元旦”;1936年1月24日记“阴历丙子元旦”。  由此,我又找来《周作人日记》及《周作人文集》,文集中有一篇《元旦试笔》,发表于1925年第九期的《语丝》上,注明写作时间是1月2日,似乎与今天所称的元旦相同,但…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晚唐杰出的诗人、颇负盛名的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 (板书:《阿房宫赋》杜牧 )上一节课,吴老师指导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扫除了文字障碍,疏通了文意,并复习了有关“赋”的知识,今天我们这节课是在同学们已经读懂这篇“赋”的基础上,上一节“文言文鉴赏课”,去欣赏《阿房宫赋》的结构之妙、语言之美。在欣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古今之人对它的评价。   〔投影〕   (元朝 )祝尧曰:“至杜牧之《阿房宫赋》,古今脍炙……” (《古赋辨体》 )   (清朝 )金圣叹曰:“穷其极丽,至矣尽矣 …  相似文献   

11.
“妈妈,zuo(昨)天我meng(梦)见了你,我去qian(牵)你的手,却qian(牵)不到,我好xiang(想)你……”这是我读小学的儿子周睿的一篇日记。2002年6月的那天深夜,无意中翻出这篇日记,我坐到儿子的床边,看着他熟睡的略带忧郁的脸,心头不禁涌起一丝难言的酸楚。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语文课本第五册积累·运用三和六年制语文课本第五册积累·运用三的作文都是写一篇日记。(具体要求,详见课本) 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内  相似文献   

13.
记得有一篇学生日记,是这样写的:“当我烦恼时,我就会听音乐和唱歌,心灵上那把烦恼的锁,不用钥匙就解开了。因为我喜欢音乐所以我也喜欢音乐课,可是音乐课上,我也希望老师能够弹奏好听的歌曲给我们,上次欣赏《牧童短笛》我好希望老师能弹给我们听……”  相似文献   

14.
“画”作文     
“老师,这个星期天我完成了两篇日记呢!”看着小Z兴冲冲地从书包里掏出他的日记本,我不由得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是吗,快给老师瞧瞧,是什么内容?”第一篇,一页纸的上半段是一幅美丽的游园图,下面写着这样一段话:“今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兴致勃勃地游玩了张家港  相似文献   

15.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选录了张家兴的《可敬又可怜的“小蚂蚁”》一文,课文注释说该文“选自《中华百年中学生作文精品读本》第三卷(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但细读全文.发觉该文不仅不是精品佳构,相反倒是一篇地地道道的失败之作。  相似文献   

16.
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语文教学“一日常规”张玉芳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一日常规”,规定每个学生每天要做六件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事。第一件事,每天写一篇日记。日记内容不是随意的,而是命题日记,魏老师称之为“道德长跑”,长年坚持,学生就会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17.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语言隽永,思想深邃,可以称得上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在本课教学中,赵老师以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才情领着学生在课堂上演绎了一段“望月生情”的小夜曲。请欣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沅江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在重视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二渠道的传统辅助措施,连续两期坚持要求学生做到九个“一”,即每人备一套字(词)典,订一份语文报刊,备一个日记或札记本,每天看一条(篇)新闻或通讯,背诵一  相似文献   

19.
在高扬人文旗帜的今天,“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当儿,执教曹植的《白马篇》(新编高中教本第三册)感受颇深。作者在文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忠勇爱国的少年英雄形象(诗人自我写照),更见艺术功力:由外“勇”到内“忠”,先叙描后抒议,先果后因;环环相扣,步步蓄势,层层剥笋,卒章  相似文献   

20.
孙建锋 《湖南教育》2004,(19):14-14
《从现在开始》(人教版,国标本第三册第21课)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主要叙述了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的故事。第一个走马上任的猫头鹰下令:“从现在开始,所有的动物必须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动物们叫苦连天。第二个就职的袋鼠颁布诏书:“从现在开始,动物们都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