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岳晓东 《视听界》2001,(5):31-31
古人曰“材有美,工在巧”。词汇是语言的材料,语言光美还不行,还要看表达者的“工”是不是“巧”了。写文章的目的要让人喜欢看,说话的目的要让人喜欢听,节目主持人要想让受众从心眼里愿意听你说的每一句话,就必须动点脑筋,想点办法,说话不能言而无味,必须幽默、风趣,让受众喜闻乐听。但只做到让受众喜欢听你说的话还不够,还必须让受众从中感  相似文献   

2.
周奇 《编辑之友》2011,(2):80-81
《编辑之友》正在开展关于"绿色出版"的讨论,笔者拜读了第9期、第11期的有关文章,如《绿色出版:你准备好了么?》《倡导绿色出版,加快推进出版发展方式的转变》,觉得缺失了一项重要内容:语言的纯洁与健康。现就这个问题谈点浅见,参加"绿色出版"的讨论。"语言失范,逻辑混乱"我为什么要特别提出"语言的纯洁与健康"?因为现代社会的语言环境出了问题,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生前  相似文献   

3.
新闻照片是运用照片的画面作为语言(当然是“形象语言”)去报道新闻的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它与文字共同构成了当今平面媒体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评判新闻照片的优劣。应当是看这幅照片的画面所蕴含的形象语言的多寡,也就是看照片的形象表现力是不是够强了。  相似文献   

4.
文学性的语言,当然要提倡自由、活泼。但自由到“自由主义”地步,或是活泼到失序或无序程度,我看也是可忧的。 眼下的许多文字制品,正在起劲地拒绝三种语言。例如: 一,诗歌过分拒绝押韵,在语言上刻意追求“自由散漫”,主张越“无序”越好。  相似文献   

5.
纪录片是记录客观存在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同时,要对现实“创造性地解释”,而这种“解释”要靠电视语言来实现。电视语言是由画面(图像及文字)和言语(解说词、同期声语言)两大表达体系构成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提创新,这也创新,那也创新,一时间,"创新"一词成为中华大地的时髦语言.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是一切都要创新呢?是不是一切都能够创新呢?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区别“生活语言”和“工作语言”。本来,作为电台电视台主持人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应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何要特别提出区别处理“生活语言”和“工作语言”?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地方台的节目主持人来自当地,土生土长,乡里乡亲,说普通话虽说是工作需要,但面对乡亲,在乡音浓重的当地说普通话,人们是难以接受的。要么说你“山东驴子学马叫”,要么不与你交心。那么,作为一个地方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如何处理好这两种语言,做到工作不受影响,又生活自然得体呢?  相似文献   

8.
播音主持作为一门艺术,不仅有其共性的特点,也有其个性的特色。尤其随着全媒体的到来,传输手段的改变,以及宣传媒介的更加宽泛,播音主持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所以,作为一名播音主持人员,也要对自己的播音主持风格进行重新定位,既要保持“工作语言”的稳重性,也要巧妙运用“生活语言”,使之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并从中找到恰当的平衡点和结合点,既要保持不同风格节目的不同语言定位,又要保证生活中语言表达自然得体。  相似文献   

9.
“脏乱差”的含义“脏乱差”一语虽是从“文明礼貌月”借来的,用以概括目前新闻语言中的弊病却相当准确形象。治理新闻语言的“脏乱差”,目的当然是求其反面:治“脏”以求语言纯洁,治“乱”以求语言规范,治“差”以求语言出色。现在我们很有必要确定一下“脏乱差”的具涔含义和具体范围,这样才能明确重点,对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同汉语言一样要讲究文通字顺,讲话、写文章是给人听,给人看的,要别人听懂看懂才能达到表述的目的。电视是线性传输,转瞬即逝,新闻的画面语言不仅要让人看懂,更应让人看得顺畅,才能锁住受众者的目光。如果画面语言让人“云山雾罩”或“眼花缭乱”,那结果必使受众“逃之天天”,既浪费了作者的劳动,又浪费了频道的空间和时间,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所以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要讲究“文通字顺”。  相似文献   

11.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要优美,要体现美的基本特征和“和谐”。“和谐”就是美。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如果你主持的节目在语言运用方面非常和谐优美,那么你就会赢得听众的喜爱。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要数崔永元的。《实话实说》一直是大家喜欢的节目,与其说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2.
报纸版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容的表现力。所以报纸版面被称为除文字、图片之外的“第三种语言”,即版面语言。那么,如何才能让报纸的“第三种语言”有更强的号召力呢?创造鲜明独特的版面风格版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同音乐、绘画、诗歌、雕塑等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样,立意构思要高、要奇、要新、要巧,要有个性有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表达不重要,天天练发音也没必要,甚至认为播音、主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节目主持人只能来自优秀的记者和编辑.这种观点是将有声语言当做了“思维的附属品”,对有声语言创作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无论一个播音员、主持人主持什么节目,运用了哪些技巧,能力有多强、素质有多高、思维品质有多好,最终呈现给受众的都要落实到有声语言的表现上,没有语言表达,思维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中国播音学的奠基人张颂教授不断强调“语言功力”的重要性,并指出:语言功力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它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须的功底,和运用语言所涵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新闻的第一要素。要提高党报的可读性,首先要在语言上多下功夫。“官腔”和套话令读者生厌,要尽量避免使用。多用朴实的语言。还要少用专业术语,多用口语和大白话。  相似文献   

15.
郝新 《中国编辑》2007,(2):63-63
成语“鸟语花香”描绘了欣欣向荣富于生态美的自然景色,充满了繁荣的气息和诗意的联想。如果拆散了成语,脱离了固定格式,单抽出“鸟语”一词,词义就发生了变化,它有时指鸟的鸣声,有时指难懂的语言,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一个词到底指什么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要靠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其传末“论日”中有“兽居鸟语”的说法,说的就是蒙昧民族未开化的生活状态,“鸟语”在此代表的是一种难懂的语言,是对当时少数民族语言的歧视性说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的语言功力应该包括说、读、写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说,要能说的恰如其分、妥帖顺畅;读,要读的声情并茂、传情达意;写,要写的文通语顺、言约义丰。学界关于“主持人的素质”这样的话题已经被讨论的很充分了,但是,在基本素质具备的前提下,如何把内在的“素质”外化为语言从而更好地表现语言的功力和语言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17.
熊可为 《新闻传播》2009,(7):110-110
美国语言学家DAVID COHLER曾把广播语言的实质概:括成“为耳朵写话”。这既是对广播语言特色的概括,也是对广播语言的基本要求。广播使用的是听觉语言,听众只能听到话语的声音,既看不见文字的形体,也看不见活动着的画面。所以,广播要吸引更多的听众,就必须加强广播语言的表现力.运用鲜明、逼真、具体和生动的语言,通过广播展现在听众面前,使他们身临其境、如见其人,获得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要增强广播语言的表现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按照语言符号以及非语言符号这两大分类对“网瘾之戒”中的镜头进行实例分析,研究人物话语所代表的语言符号以及人物表情代表的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意义,并且通过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研究,探讨电视新闻文本是如何将其要表达的意思传递出来与大众沟通的. 本文实例分析“网瘾之戒”中“被访者镜头+空镜”“被访者镜头+记者镜头”“被访者镜头+被访者镜头”这三种镜头组合方式的运用,从镜头内部以及镜头之间的联系剖析其产生的效果和传递的符号意义,从而发现不同组合方式在传递符号意义时的不同侧重点.  相似文献   

19.
甘社会 《新闻世界》2009,(12):38-39
我们常说,新闻是一种写作。是写作。就要讲究语言的运用。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评价新闻作品的质量高低.在事实真实准确的前提下,语言表达的“精准”程度显得十分重要。记者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能不能变成“新闻报道”,能不能变成“新闻精品”,关键要看有没有厚实的写作功夫,  相似文献   

20.
大概没有人会否认,语言问题是报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报纸、刊物运用语言这一基本工具,来宣传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指导工作,传播科学和文化知识。报纸、刊物是不是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问题。我们都记得,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有名的社论,号召我们“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这个号召推动我们用严肃负责的态度去学习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以便更有成效地完成报纸和刊物的宣传任务。现在,经过将近十年时间,我们的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