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希贵 《上海教育》2013,(36):25-31
学校组织变革像其他任何组织变革一样,都是事关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几乎在任何一所学校都随时随地发生着,但却常常被大部分管理者所忽视,有的缺少系统思考,没有顶层设计;有的缺乏充分准备,改革匆匆上马,迅速陷入僵局;有的目标不明,甚至是就变革说变革,为改革而改革。如此种种,不但严重影响了学校发展,挫伤了老师们改革的积极性,甚至在许多老师心目中形成了变革恐惧症、焦躁症,对学校未来的改革也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但也给学校带来巨大的挑战。改革能否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改革的理解,认同及自身在改革下的角色定位。这里,我们看看来自课改一线的三位校长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推动了学校各方面的改革,但也使学校面临许多新问题,特别是教学质量问题。文章指出,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质量问题还要靠不断加强与深化教学改革与管理制度改革,通过有效的改革措施来保证。  相似文献   

4.
校长怎样才能成功地领导学校改革江苏省高邮市伯勤中学张庆生,曹荣年目前中小学内部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许多学校经过改革,出现了勃勃生机。但有的学校却起色不大,改革的效果不够明显。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学校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校长如何领导。那么校长怎样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价值的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实施。学校后勤如何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课改提供服务保障和制度保障,是学校后勤工作者面临的现实任务。虽然学校后勤已经迈出了社会化改革的步伐,但后勤制度的根本创新有待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全面建立,在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之前,不能指望后勤制度会有根本的改变,但面临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思考并自主构建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后勤制度,以保障和促进课改的全面实施,并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创造条件和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既对学校文化提出了挑战,也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了契机。同时,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学校文化。可以说,学校文化重建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建设具有新理念、新精神、新制度的新型学校,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2004年的秋季,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试行了三年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推行收费“一费制”。“一费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治理学校乱收费。但随着“一费制”改革的普遍实施,它的局限性和不完善也充分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8.
叶忠 《江苏教育》2005,(3A):17-18
2004年的秋季,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试行了三年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推行收费“一费制”。“一费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治理学校乱收费。但随着“一费制”改革的普遍实施,它的局限性和不完善也充分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9.
一、在改革的取向上。应扼制下沉式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取向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是向上的改革与下沉式改革(或向下的滑变)两者并行。教育体制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任职制度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等都是取向正确并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效的改革;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产生消极后果的向下的滑变。例如,一味地撤、并农村的小规模学校而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过度集中、增加农村少儿上学难度的薄弱学校改造,仿照企业改革而采取的以“减员增效”为原则、影响教育质量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等。  相似文献   

10.
李旭光 《教育科学》2003,19(3):51-54
近年来,日本对学校设施进行了深入的改革,这种改革使学校设施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功能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设施的这种改革动力可以认为是源于教育改革。在学校设施改革过程中,文部省的诸多政策和措施明确了学校设施的发展方向,促进了改革的发展。福岛县且春町学校设施改革的特点具体地反映了学校设施改革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1.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广州轻工业学校党的十四大进一步突出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促使我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增强了改革的意识和推进校内改革的紧迫感。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我们抓住有利于改革的大好时机,提出了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意见,并决定首先以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各项改革的深化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一、充分认识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人事劳动分配制度、住房、医疗、退休保险等方面的改革)是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是整个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推进学校的综合改革,首先必须从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入手,以此带动全面改革的实施。我校自1983年以来,学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先后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端基本没有触动,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岗位职责不清,忙闲不均,考核不严,奖罚不明,分配均同。在分配上“吃大锅饭”的比例达到了70%。如不加以改革,很难调动群众积极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校内管理体制无从建立,学校的教师管理、干  相似文献   

12.
我国开展的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就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出以下三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山东教育》2008,(5):64-64
教育在发展,学校管理也在不断改革。但是,就笔者观察。有很多学校领导在改革大潮中管理不分主次、不问先后、不拈轻重,出现了许多错位现象,值得关注。 重人文管理,轻机制建设 一些学校的管理者颇为勤政,给人一种真抓实干的感觉,但结果往往是劳而无功,工作绩效并不理想。怎样才能出效益呢?首先,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形成比较完备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耀丽 《江苏教育》2005,(3A):44-44
“校本管理”与“校长负责制”都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其实质是对过去上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实施过多“外控”管理的一种矫正。通过权力的下放,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从而能够根据本校实际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快速的处理,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这正是他们改革的目的所在,也是二的共同之处。但在具体做法上二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在“校本管理”中,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进,广大学校管理者也在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模式。每个学校均建立了完善的考核方案,对教师的管理考核都有一套方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在考核教师的方式上,有个别学校采用的是管理考核部门对教师进行考核,在月末的考核奖励工资当中兑现奖惩,所有教师本月被考核扣发的内容单列在一起,供每一位签字领工资的人查阅、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点从重规模、重硬件建设向重质量、重软件建设方向的转移,教学模式改革逐渐成了各级职业技术学校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从各家职教期刊发表的论文看,还是从各地职教改革经验交流材料看,有关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都已占了不小的比例。可是对之稍加研究就会发现,尽管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但对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在学校整体教育改革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不少学校都还存在着模糊认识,他们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期待着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要建立三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纵深推进,高校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及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作了改革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本质上看,人事制度固有的弊端依然存在。建立多种聘用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灵活自主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改革和管理,这些机制的建立是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向更深层推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校本管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学校管理制度。几乎与此同时,我国也进行了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由于这两种改革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同一国际环境,又都是面向学校管理系统以权力重心下移为核心措施的改革,因而很容易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甚至有人认为,我国的“校长负责制”就是“校本管理”这一世界性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两者尽管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仍然有着显著的区别。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种制度的比较与分析,让学校管理工作者加深对其本质的认识,以期为我国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在深化素质教育和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特别是教学管理的优化创新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和动力。教学管理如何继承传统、立足创新不断开辟新思路、新途径,走出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特色之路,值得中小学管理者认真研究。我们学校在深圳基础教育迅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中,拥有了一流的教学设备和师资队伍,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办学实践中特别是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日渐显露出诸多问题。教学管理需要加快创新步伐,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创品牌,树特色,求发展。一、改革学科管理,打开管理…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变革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而教师是学校变革成功的关键,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没有教师主动积极的参与变革,任何改革理想都不可能转化为现实。但学校惯常采取的变革模式恰恰是至上而下的,组织中的上层管理者是改革的倡导者和发动者。因此,教师中常常产生“这些改革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是管理层的需要”的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