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北京最窄的胡同谈起王晓芳有人说,北京最窄的胡同是耳朵眼胡同,在西长安街六部口内,它的名字极佳,正好形容胡同之窄。如今这个胡同已并入六部口,名存实亡了。有人说,位于东珠市口的高筱胡同算是北京最窄的胡同了。一个胖子就能堵严胡同,谁也过不去。这并非夸张。...  相似文献   

2.
正在逐渐消失的北京胡同中间,出现了一支带着相机的队伍。这一群人,每一周都会在网上发帖相约,一起拍摄日渐消失的老北京胡同。他们自称“老北京拍记认”。  相似文献   

3.
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朝,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从明北京城复原图上数,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629条,清朝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发展.据清<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街巷胡同大约已2076条.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街巷胡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通过这组老照片来看看早期街巷胡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胡同是北京特有有,是平民生活的一个缩影。曾经的人生百态,现在人的过去记忆,都能在胡同里显现。走进胡同,可以安静,可以喧闹,都不会破坏它的意境。条条窄道交错蟠扎,院落层层叠叠,胡同是北京的血脉,是北京人的骄傲。如一位民俗专家所说:"没有胡同,何谈墙缝文化。没有墙缝文化,怎么谈得上京腔京韵?"闲庭信步地走进幽深而神秘的胡同时,能够看到怎样的精彩?走进胡同,感爱不仅是市井文化,还有文化中的北京。  相似文献   

5.
正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元朝。历经元、明、清、民国长时间的发展,胡同已经成为北京地区的标志。胡同内环境优美,很多建筑都保留了明清古典建筑的特色;胡同里人际关系和谐,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由不同家庭组成的小团体。如果不去胡同转一转,北京游是不完美的。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胡同文化,笔者简要介绍一下老北京的胡同是如何形成的,胡同的命名又代表什么含义?一、胡同的形成老北京胡同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元朝。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大  相似文献   

6.
对于北京的传统文化,我特感兴趣,一有空儿就去胡同里走走.我以为,古都北京是由胡同来表现城市肌理的,胡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涵深邃,走在胡同里犹如游览一座座立体博物馆,细细品味总会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7.
北京的胡同如牛毛,胡同的名称千奇百怪。对北京胡同及其名称的由来,中外不少人士都怀有浓厚的兴趣。但是要就此作一番科学的考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近,读了张清常教授的社会语言学专著《胡同及其他》一书,感到获益匪浅。张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摩顶放踵,孜孜以求,走街串巷,实地考察,广征博引,披沙拣金,对北京的胡同、街巷名称的由来及其变异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并由此揭示出胡同街巷名称所反映的旧北京的城市风貌。社会变迁、时代更替,风土人情、历  相似文献   

8.
8月15日,北京市档案学会今年档案见证北京系列文化讲座第八讲《档案揭秘史家胡同》在东城区图书馆报告厅如期举办。史家胡同是北京城中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名人轶事众多,颇负盛名的一条胡同。主讲人王兰顺同志依托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文献,结合对胡同文化遗存的实地调查和采访,对史家胡同进行了系统的历史文化考察,通过多媒体演示对胡同的历史变迁、文化遗存、名人轶事等作了精彩的演讲。  相似文献   

9.
都说北京夏天的槐花香满街,其实是香在胡同里,香在它的京味文化中。在那些幽深的巷子里,槐树、胡同和四合院,才是真正北京文化的"味儿"。来北京,逛名胜景点只是看其华丽的外表,深入胡同游,静静地走,细细地品,触摸  相似文献   

10.
如今,老北京的小吃.连同那个门框胡同.都将和逛铺子.去澡堂洗澡等一样,成为北京人记忆的一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婉容的宅院     
北京的胡同呀,有多少的"说不清,道不明"。它那旧窗棂、灰瓦墙,就诉说着它饱经的沧桑。只要住过胡同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胡同的书。本文就摘自《老北京胡同里的传说》一书。  相似文献   

12.
庞晨 《北京档案》2016,(11):58-59
西城区有位叫舒了的85岁高龄老人,他为了留住北京胡同的样子,挖掘胡同档案史料长达15年时间,走遍二环内每一条胡同,此后,又用了8年时间把这些胡同全部画了下来.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徐勇到北京寻梦,这个热爱摄影、雅好文艺的工程师立刻被北京的胡同深深吸引,出现在他的镜头里最多的便是胡同。 1990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胡同101像》的摄影集,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在中国采风的外国人)的视线。徐勇一举成名,许多外国朋友邀请他讲胡同的文化历史,并带他们去胡同里参观游览。 开始他很乐意,但次数多了,就应付不过来了。胡同又长又窄,没办法乘车,每次步行,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让人疲累不堪。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随着北京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明清时期存在于西长安街南侧的邱祖胡同中的平房院落全部拆除,被银行、保险公司取代.这条邱祖胡同是老北京比较长的胡同之一,地处四九城内,新中国成立后又北临长安街,见证了新旧两个世界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有好多条古老的胡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讲不完的动人故事。笔者曾因家里拆迁而搬进大羊宜宾胡同一个亲戚家的房子,后来翻阅史料才知道这条胡同凝聚着历史的幽香。大、小羊宜宾胡同位于北京东单东面、建国门西北面,明代叫杨仪宾胡同。在明代,宗室诸王的女婿称为仪宾,这是对上层的尊称。普通百姓只知道驸马,知道仪宾的很少,所以长期口耳相传就走样了。有的学者以为是由大羊尾巴(读"以巴")和小羊尾巴改为大、小羊宜宾胡同的,其实有误。谈到大、小羊宜宾胡同的历史,不能不提到"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学生游行队伍从天安门广场出发,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  相似文献   

16.
自古有传,天子脚下“卧虎藏龙”,北京城里遍布名人。仅在小小的总布胡同中,就有数不尽的名人能士。东总布胡同、西总布胡同和北总布胡同这三条历经沧桑的古街,不知遍布多少作家、学者、艺术家、名医、军政要人及宗教人士等各界名人的足迹,体现了总布胡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名  相似文献   

17.
“胡同的雪景真美啊。”11月3日;老北京网胡同影展办到了北京师范大学里,80张巨幅照片挂在网球场旁,令不少同学驻足观看。网站工作人员还将所有展出图片做成6寸照片,每张一元出售。工作人员介绍,”半天过去,已经卖出了5个整套,加上拆散的,一共卖出去1000多张了。”  相似文献   

18.
"胡同"这个词最早见于元曲.读关汉卿所著《单刀会》剧本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戏词.《析津志》一书里讲得较为贴切:"京中二十九巷通,巷通本方言",就如同上海称胡同为"弄"一样.再有胡同一词出于元朝,与蒙古语演化而来有关.作为元朝当政的都城北京,当时在生活中免不了用一些蒙语词汇来称呼,至今北京还有用一些蒙古语称呼的地名:如沙拉胡同、蚂螂胡同等.  相似文献   

19.
北京的街巷胡同,与北京城的规划建设和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北京城在规划建设上,是以南北中轴线为依据,两翼对称来安排和布置的。街巷依托城市,造成人与皇家建筑乃至整体北京城的“对话”,从而带来了老北京人生活方式独有的“京味”特色。  相似文献   

20.
公元938年,占领北京的辽太宗将唐幽州城(今北京西南广安门一带)升为"南京",又称燕京。1012年(开泰元年)改称南京析津府。街道分大街、小街、火巷、衖通四等。北京建都后的第一条胡同,是三庙街的胡同,位于现北京城内西南角,长椿街国华商场的后面。这是900多年前辽代建立的,当时名为檀州街。这条街由于历史上里共建有3座关帝庙,后得名三庙街胡同。到元朝后,规定大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