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美本科教育的组织模式有很大的差异。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实行的学院制借鉴自欧洲的大学,特别是牛津和剑桥,但也与它们有很大的差异;而且美国大学中学院制的组织模式与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是相配套的。我国高校在不完全实施通识教育的情况下推行本科生院制和书院制,必然会在实践中遇到巨大的困难。我国高校不必照搬美英大学的学院制,但在本科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的成分对于培养全面的人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一些大学正致力于研究型大学建设,并依据一定"标准"极力提升科研水平,或增加学科门类,或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将研究型大学视为以科研为主的大学或学科多的大学或研究生多的大学。这些理念和做法与大学的本质属性相悖,无益于研究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大学。学术型人才是以知识创造为本位的人才,既可能是研究生,也可能是本科生。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别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实施专业教育,学术型人才实施学科教育。  相似文献   

3.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的思想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之所以能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其思想保障机制是分不开的。研究型大学的起源思想——洪堡理念是其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的基本思想。精英教育观与Boyer学术观是支持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而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正是在不断改革之中逐渐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的高等工程教育为美国培养了大批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专家和工程技术员。本文借鉴"专业目标分类学"从"知识、技能、素质"三个维度构建专业培养目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分别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社区学院的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研究,得到三类工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在每一维度的具体体现,总结出了工程领导型、工程应用型、工程职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特点。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社会职能。研究型大学应该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为理念,确立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倡导讨论式、研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科研共同体,营造建设性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研究型大学本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此,研究型大学可以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本科教学体系建设、在课程组织中将教学与科研并轨,从而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和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SRT)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基于国内外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改革,文章对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尝试,将它们融入一种综合的、能动的和创新的教育体系之中,搭建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新平台,为培养本科生创新科研能力开拓了新天地,加强了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美研究型大学在学院设置上差别明显,原因在于两国大学宏观政策导向、院长权力构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学院设置应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学科发展,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应取消院长行政级别,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减少学院数量,以学科群设立学院;淡化专业色彩,组建本科生学院.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力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方式,对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成功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知识的情境建构性、学习的文化适应性,顺应了构建实践取向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主旨。因此,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视角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价值诉求,便于我们深入了解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本质及其重要意义,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美国研究型大学从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出发,明确了对本科生科研的鼓励态度并采取了积极的举措,校内外给予本科生科研以实际的支持,为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经历了通才、实用人才(专门人才)、全面发展人才的演变。20世纪末,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又确立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目前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境。同时归纳总结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试行以来的一些有益探索,强调个体指导、平等关系和互动式教学是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并提出了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模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理念与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美国研究型大学从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出发,明确了对本科生科研的鼓励态度并采取了积极的举措,校内外给予本科生科研以实际的支持,为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培养领袖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的历史使命。为了为社会各界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领袖人才,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运动,并对世界其他国家大学的本科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宝存教授的专著《为未来培养领袖: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  相似文献   

15.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型大学具有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独特优势和便利条件,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型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坚持精英教育理念不动摇、完善招生制度、改革教学计划、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努力实现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有效互动、推行"2 1 2" "X"本-硕-博连读的新型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研究型大学不同层次教育的合理定位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种定位类型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办学理念,并从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配置、科研平台建构等方面探讨了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创新人才培养是当下高校的第一生产力。如何将研究性大学的研究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研究型大学应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总结十余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分析了本科生研究计划实施的保障机制,阐明了本科生研究计划的有效实施方法、鲜明实施特点和典型实施案例,证实了在研究型大学实施本科生研究计划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并试图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专业写作教育兼容了博雅与技能两种教育理念,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开展专业写作教育,研究型大学必须从师资与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学生驱动与引导三个方面采取切实的措施。中山大学中文系和康奈尔大学奈特中心为实施专业写作教育提供了两种范例。  相似文献   

19.
一流本科教育涉及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但不可忽视的另一个方面是教育组织模式。本科生院的本质在于去除学生的专业身份束缚,学生学籍不再属于学术性系科而完全属于本科生院以及更小的住宿学院,学生的学号中不再含有院系和专业特征。本科生院的教育组织模式与苏联式专业组织模式相比存在四方面优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转专业概念从根本上去除)、"空"去学生专业身份束缚以促进通识学习和通识教育、组织跨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促进大学内部分工水平的发展而提高教育和科研效率。本科生院的组织模式有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由"被塑造者"转变为"积极、自由的学习者"而超越因材施教。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放开转专业的实践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院的建立表明本科生院具备可行性,在本质上是一流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中国由苏联式专业教育组织模式向更先进的教育组织模式转变中逻辑上的一种选择。本科生院组织模式的变革会遇到来自专业院系的强大阻力,存在倒退个案,其变革需要谨慎和较长时间的讨论以取得共识。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需要在保守中踏实进步。  相似文献   

20.
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教学与研究的密切结合,是教学型研究型大学的优势,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学校应充分利用学科建设中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抓好基础性的本科生教育,构建科研与教学共生的本科教学模式。包括:将“寓学于研“的研究型教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建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以培养学生研究素质为核心的科研训练平台,建立并完善适应研究型教学的本科教学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