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带动,经济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随着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成本的持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地区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开始寻找新的"栖息地"。从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寻找"栖息地"最主要的因素:劳动力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通过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别对新疆未来十年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量进行预测,旨在通过预测结果,使自治区政府了解新疆未来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从而能够提前采取相应的政策。预测结果表明新疆目前劳动力已经供不应求,出现了劳动力供给缺口。而且这一缺口有逐渐放大的趋势。新疆想要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外向型产业等劳动密集性产业,就需要从现在开始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利用当地优势大做菜文章,蔬菜产业已成为河北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几年来,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每年的蔬菜种植面积都在1000万亩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省蔬菜面积就达到900多万亩,每亩平均收益达到3200元;河北菜大量销往北京、天津以及东北、西北和国外市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蔬菜种植规模迅速扩大的基础上,河北省进一步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无公害优质蔬菜。目前,河北省已形成30个10万亩以上的产菜大县,日光温室、大棚、中小棚蔬菜种植面积达400多万…  相似文献   

3.
一、永寿县贫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1、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到2005年底全县共有农业人口17.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5万人,16-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6.8万人,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2万人次,还有富余农村劳动力1.46万人。目前我县转移出去的1.4万农村劳动力中,有一定技能水平的不足10%,有近8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其中近75%的人在从事简单的体力劳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研究》2005,(4):96-96
今年新疆将投入5000万元,完成50万农民工培训,其中包括20万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民工。目前,新疆有1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他们大多缺少外出打工和在非农领域创业的职业技能。为此,新疆将对这些农民工开展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施工,家政服务,餐馆酒店服务,旅游保健服务等方面的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前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存在这么几个突出问题: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据统计,2002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649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354万人,占一半多一点。现在农村的总耕地面积共7461万亩,按照现实的农村劳动率来计算,实际上只需要农业劳动力600万人,以此推算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为750万人。第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够高。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平均是8年,初中毕业水平没到,这一方面决定了劳动力很难进入层次比较高的二、三产业,另一方面加剧了低层次产业领域的恶性竞争。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够高,制约了劳…  相似文献   

6.
今年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共同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阳光工程"),目前已初显成效,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截至9月底已培训各类农村富余劳动力150万人,使120万人实现成功转移,培训就业率达到80%以上。 农业部科教司负责人指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收入问题,加快其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稳定转移的关键,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目前,我国农村尚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的还要新增  相似文献   

7.
提起新疆的物产,“一黑一白”人们都不陌生,这二者指的是石油和棉花。近年来崛起的“红色产业”则赋予了新疆眩目的色彩,这些红色作物包括番茄、辣椒、红花、枸杞、红枣等,它们的种植和生产正逐渐成为新疆农业最为亮丽的景象。番茄和辣椒,因其种植面积广、产量和出口量大,在新疆红色产业中居主导地位。同时,新疆的另外一些红色作物,如红花、枸杞、红枣、石榴、色素菊和玫瑰花等,它们广泛分布在绿洲、戈壁甚至荒漠之中,俨然成为新疆鲜红的点缀。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新疆的特殊性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分析,论述了低碳循环经济对提升新疆产业的作用,提出以转变观念,走出误区,构筑新疆低碳循环产业体系为出发点,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依靠科技进步为关键,通过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积极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技术领先作用,加速推进新疆高耗能产业的转换升级为途径,促使新疆在新一轮大发展中走上低碳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在产业调整和转型中取得了成效,但由于劳动力配置体制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导致劳动力转型未能跟上产业转型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克服目前职业教育以任职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大力开展和实施以独立择业和广泛就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业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结点的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手段的最佳选择.职业院校不仅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职业人才的动态要求,迅速对专业结构、课程目标和内容进行修改充实和更新,更为重要的是,现阶段应针对不同地区、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瞄准浙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大力开展和积极推进不同层次和内容特征的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具有独立择业能力和广泛就业适应能力、足够竞争开创能力、自主岗位转换能力和各类综合性能力的劳动者,以不断推进浙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创新是新疆企业加快发展、实施资源转换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条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营造环境的政府,需要良性互动和适应环境置换。文章选择乌啤这一较具代表性的企业,总结分析了其发展壮大和转换经营机制的主要举措,提出了新疆企业应对机遇挑战和振兴新疆啤酒产业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谁也不曾想到,小小苹果竟然带起了陕西一项大产业。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靠销售鲜果和深加工产品,陕西苹果产业收入逾百亿元,去年从省外和海外赚回60亿元,成为陕西发展最快、效益最好、影响最大的支柱产业。 目前陕西全省苹果种植面积达到800多万亩,总产达到450万吨。陕西省农业部门统计,目前,全省已有各类果库40多万个,贮藏能力250万吨;全省果品包装厂约500家,年产纸箱,果托近10亿个。 目前,陕西省浓缩苹果汁生产企业已达13家,年产果汁5万吨。截至去年底,全省浓缩果汁出口量达到4.5万吨,创汇344…  相似文献   

12.
本报讯安徽省在西部开发热中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将得到有效控制。最近 ,安徽省劳动保障部门就该省发展和西部地区劳务协作关系 ,与陕、甘、宁、新四省区签订了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管理协议。安徽省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达400多万人。近年来 ,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西部流动就业呈发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 ,该省到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从事各种劳务活动的民工达20多万人。特别是在西北一些大城市从事工程建设的长年工 ,在新疆、宁夏摘棉花和采枸杞子的季节工 ,已在阜阳等地区的不少县市发展成有影响的民工流动潮。民工的西向流动就业 ,使安…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省区,文章在分析新疆人力资源供需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10年的新疆总人口、汉族人口、民族人口、劳动力资源总量、从业人员总数、从业人员三次产业分布、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备高素质人力资源采用趋势外推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了预测,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职教论坛》2005,(10S):40-40
新疆岳普湖县教育系统与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等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县9个乡镇内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效果。截至目前。投入培训资金40余万元,培训农民7.6万人(次),培训后就业和转移1.1万人(次)。培训产生的直接增收1000万元以上,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5.
15,目前国外需要哪些劳动力? 目前国际劳务贸易已占世界贸易的30%左右,每年国际间流动的劳动力达2000多万,形成了庞大的国际劳动力市场。 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分为一般人员和专业技术劳务人员。国际劳动力市场对专业技术劳务人员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一般劳动力主要为工程建筑劳工、季节性农业劳工和饮食服务性行业劳工。专业技术劳动力面很广,包括科技、金融、旅游、广告、信息等行业。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进口国,劳务进口额在600—1000亿美元之  相似文献   

16.
走出黄土地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二元结构矛盾尤为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艰巨,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的重点."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赵正永介绍说,"目前,陕西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人口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在50万左右,每年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约在100万;国有企业不仅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加之技术创新、科技进步,还减少了部分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7.
新疆稻鸭共作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作技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已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推广,在新疆的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能否采用稻鸭共作呢?为此我们通过在新疆的伊犁地区和阿克苏地区两个主要水稻生产区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在新疆的有机水稻种植中,稻鸭共作技术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新疆1978-2013年的时间数据,分析新疆的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通过计算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新疆三次产业的总产值和所占的比例发现:三次产业的产值都处于上升的趋势,第二、三产业的总产值非常接近且2000年以后二者产值的增加速度突然加快,与第一产业的产值的差距越来越大.三次产业的产业比重波动较大,2004-2013年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一直保持上升的态势,但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快,就业人员较多的转向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极其不平衡,第一产业存在劳动力转移的压力,第三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对劳动力就业起到积极作用.依据分析的结果,新疆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使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定西市是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2009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300万亩,所辖安定区被有关组织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目前,正在实施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马铃薯及其制品已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东南亚、俄罗斯、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马铃薯产业成了全区人民建设新农村,迈向小康社会的支柱产业,马铃薯已深刻影响着定西(安定)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实现劳动力市场与就业训练正常接轨、相互作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场经济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就河北省来说,作为劳动力市场的载体和依托的职业介绍网络已基本形成。据统计,到1993年底,全省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达1807所,劳动力流动初步市场化。自1986—1993年底,累计到职业介绍机构求职登记的为322.1万人次,交流成功242.9万人次,成功率75.4%。仅93年交流成功达47万人次,其中失业青年9.5万人次,农村流动劳动力32万人次,而全省的129所就业训练中心和民办就业训练班1993年共培训17.8万人次,其中失业青年6.2万人次,农村进城劳动力3万人次,即使培训就业率按100%计算的话,也仅占交流成功的38%、65%和9.4%。由此不难看出,目前的就业训练与劳动力市场还很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