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分析了动物主体论与动物客体论两种观点。认为:动物主体论忽视了动物义务的构建,在法理上存在很大缺陷;动物客体论承认动物作为特殊的物,能合理解释人类利用动物的必然性行为。主张利用动物时应保护动物福利,这是对动物的最佳保护。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虐待动物事件呈现在人们眼前,作为与人类同为生命体之一的动物,对其究竟要如何予以保护已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话题。在伦理学界,对该问题争执的焦点在于对动物的保护是否必须让动物获得道德主体地位来实现。本文作者试以现代自然辩证法理论为考察角度,在分析动物与人的区别及动物的道德主体化理论之不足的基础上来探析动物与道德的关系,认为动物不可能成为人类道德的主体,动物在道德范畴上仍然是一种客体,我们可以把动物纳入道德的关怀范畴,以达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
动物解放论与以往动物保护主义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保护伦理是环境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论是关于动物伦理的现代讨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与以往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不同,动物解放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它主张从"动物的解放是人类解放事业的继续"出发,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直接扩展到动物身上,从而让动物拥有道德地位,以此从外部、强制性地限制人对动物的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4.
王璞 《华章》2007,(10):68
随着近年来对动物保护现象关注的不断升温,对动物福利相关问题特别是制定动物福利法律法规的研究成为热点.关于动物福利实质问题如动物是否享有权利、成为权利主体问题学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动物福利的实质是人类为人与自然和谐、有序、长期、健康发展,为人类长远利益而自我设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5.
动物权利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张动物法律主体地位的出发点是消解人类的自我中心,达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以维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张在理论上因缺乏强有力的支撑而陷入困境,在实践上也遇到重大障碍。保护动物现实可行的途径是确立动物保护立法的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设立更多的义务性规范来规制人类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有关动物神话故事和动物图腾崇拜是人类和自然界相互斗争、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的神话故事起源很早,种类较多,本文从人与动物的斗争、动物界的弱肉强食的客观规律、动物故事中智慧比力量更重要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并加以阐述。动物图腾崇拜的产生,其目的护佑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为了保全自身、部落的安全。总之,两者都真实的反映了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与自然抗争,保护自我生存的情形。  相似文献   

7.
动物法律地位的界定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德国民法典第90a条规定“动物不是物”及德国1998年修订的《动物福利法》和奥地利2004年修订的《联邦动物保护法》把动物确定为人的伙伴动物之后,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经研究后认为,动物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对这些立法及国外特殊的判例和风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动物只能是特殊的法律关系客体或者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转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急剧恶化,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动物能否作为有限的主体,已经成为法理上一个重大的课题。如何赋予动物新的法律地位,突破传统主客二分的研究范式并从法理上论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保护动物的观念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实际上动物保护的内容除了研究避免动物濒危或灭绝之外,以动物福利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如家养动物、家庭动物、实验动物、关养的野生动物及其他受人类的活动影响的动物等涉及动物福利的方面内容,往往没有得到广泛而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动物福利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动物福利是人类单方面的对动物承担的道德义务,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优化取决于人的态度.至今动物福利已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而我国在动物福利立法方面一直相当落后.近年来,我国媒体频频曝光动物虐待现象,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可见优化人与动物的关系在我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段玉裁:"人曰肌,鸟兽曰肉。此其分别也。"据此,很多人认为古汉语中的"肌"与"肉"体现出人与动物的区别。但是,通过对史书、佛经、医书三类文献资料考察先秦"肌"和"肉"的发展,得出以下结论:"肉"在先秦时就可以用于指人,汉代"肌肉"一词的出现就已经开始替代"肌"指人的功能,"肉"从魏晋时开始替代"肌"指人的功能,大约在南北朝时期,确立了在该语义场代表词的地位。而"肌"自始至终可以单用,而且还保留为特定词来指代人的肌肉,没有完全被"肉"所替代。  相似文献   

12.
运用叠字是《诗经》语言的一个很显著的特色,巧用叠字状形、绘声、摹色等等在《诗经》中不乏其例。妙用叠字为文,不致文章重复累赘,而能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更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叠字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社会发展的原因,有语言本身的原因,又有人类思维发展的原因,它的产生为后代文人使用叠字开创了先河。在《诗经》中叠字的运用不仅多而频,而且新而奇,为作品表情达意,体现作者的主观情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社会自然观”与现代人的环境责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社会自然观:一切社会领域的自然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人化形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是社会历史过程的能动的主体承担者。当代环境问题对人类的严重困扰,其根源不在于自然界,而在于人类自身。因此,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从人本身去求解,即着重于人的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特别是人的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具体实践行为的自醒自觉,从而切实负起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14.
傣族“龙山林”文化禁忌与边疆生态环境的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民族在和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智慧。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傣族更是如此。傣族人民认为,"龙山林"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正是出于对神灵的敬畏,人们不能随便在"龙山林"中砍伐树木、猎捕动物和开垦土地,从而也就最有效地保护了动植物的多样性及整个生态安全。傣族人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形成的这一"龙山林"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对自然的禁忌,它在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我们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不是对历史过程的经验描述,而是反映现实的真实社会状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史,“历史精神”体现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不是对唯心主义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解析了人类自由的获得路径问题。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马克思发现了真正探及社会生活本质同时也是文化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哲学道路矗立于现代哲学之林,这就是作为整体哲学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哈尼族莫批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族传统观念认为,"莫批"是哈尼族社会结构中处于第二层次的人物,是一个天资聪明、记忆力极强、能说善辩、熟悉本民族传统知识及社会历史的人构成的群体。其职能是主持各种自然祭祀活动,为民众精神上排忧解难,某种意义上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他们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播者,也是哈尼族宗教信仰活动中的祭司。所谓"莫批文化"是哈尼族在信仰过程中,"莫批"与社会上不同的人群,围绕环境中的植物、动物、自然实体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关系而形成的种种文化事象,即"莫批"在保护人群健康和人丁兴旺的同时,持续利用和保护本区域内各种资源的传统知识。"莫批"的行为起到了保护这些动植物的特殊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文章提出重视传统的"莫批文化",建立人与自然一体化、共生共荣的理念,重建哈尼族山乡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四度共构的理想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7.
“经济人”的理性特征有其合理意义。但是它不能科学地阐释非理性在人的经济活动乃至一切实践活动中的作用。经济学史上对经济人假设的反叛也没能从根本上跳出经济人理性逻辑的框架。而“人本人”在对“经济人”理论扬弃和超越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拓展了其视阈边界。相对于“经济人”片面的理性价值向度,“人本人”遵循全面的价值取向——人不仅是理性的存在。也是非理性的存在,它为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以笔下猛禽凶兽的动物诗著称。他的动物诗歌创作笔触锋利,基调沉郁,形成其独特的粗犷与细腻相结合的风格。休斯的代表作《鹰之栖息》通过对一系列动物的特殊形象的描写,旨在引发人们对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他凭着诗人敏锐的洞察力,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潜在危机,并为人类的发展及其未来感到深深的忧虑,对陷入窘境的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他将批判的矛头直指“人类中心主义”;他希望通过一系列动物诗歌创作来歌颂他所崇尚的自然界,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警醒人们应该为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20.
中餐的"味道"审美特有鲜、香二元结构,与阴阳模式相对应。"鲜"味离不开水与咸味,它萌生于远古烹饪品的羹中,经过从动物到植物的概念扩展,到其本质"味精"在近代的被提纯,经历过几千年的孕育过程。鲜的确认使人类味觉变四为五,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