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介孚 《考试周刊》2014,(62):166-166
<正>生本教育理念最初是郭思乐教授率先提出并主持开展的。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化教学相对立,生本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学习。静待花开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学习管理者,向知识的促进者、学习的引导者转变;而学生也由传统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  相似文献   

2.
"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这就要求教师要静待花开,对孩子有耐心,对孩子有信心。教育原本就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教师有水滴石穿的耐性。  相似文献   

3.
"24时计时法"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换的方法,感受转换的思想方法。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知识,把课堂还给学生,静待花开。  相似文献   

4.
习总书记强调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有爱才会育人,爱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能够滋润学生美丽的心灵。育人先育心!对于班上的"待进生",教师要以仁爱之心,润物无声,耐心地静待花开。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科学》2017,(Z1):74-75
<正>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又是一名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有一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我,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探索,那就是学生认知感悟能力的提升。也许有人会说,在教育实践中一点点地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慢慢培养他们的认识感悟能力!教育不是讲要"静待花开"吗?我是同意"静待花开"的,不拔苗助长,用一种守望的心态欣赏每一株幼苗的成长过程,激励他们前行。然而,应试呢?当看到一些心智年龄小的学生所解答的阅读理解题处处丢分  相似文献   

6.
读者     
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读郭惠宇《静待花开春暖》(《语文学习》2013年第11期)李维鼎郭老师"摸爬滚打"三十年、"静待"三十年,每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说,静待是一种姿态、一点自信、一份期许。做的和说的,都好极了。究其实,静待出于自信,最为切要。因为,自信并不只是因为天道酬勤,更多的是由于自知所有作为更好地符合语文的本性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教育之道,本应是自然之道;语言与人的特殊关  相似文献   

7.
静待花开,在"等待"中,我们的"爱"才会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在"等待"中,学生才能自我纠正、自我提升。"等待"其实是一种道德的教育心态,"等待"也是一门道德的无声的教育艺术。等待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道德。只有用心灵滋润孩子的老师,才会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倾听生命的拔节,从含着露珠的嫩芽中嗅出果实的芬芳;只有有一颗丰满的道德心的老师,才能有效构建道德课堂,才能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在学生的原生态成长中给予满满的爱意、融融的关爱。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静待花开",数学课堂在追求高效的前提下,需要放慢节奏甚至停下脚步来等待学生发现的步子。以笔者所执教的几节公开课中的片段,试论如何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进行课堂结课时,引导学生慢下脚步品味数学。  相似文献   

9.
正在当前教育普遍存在教师累,学生苦,家长忧的现状面前,积极开展"生本教育"的创新实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成课堂活动的主角,颠覆了传统课堂,转换了师生角色,把课堂变成了剧场、舞台,把学生的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生本教育"中的新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教育下的旧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首先是组织者,其次是引导者,最重要的是发展者。但在  相似文献   

10.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生本教育课堂,应该充分  相似文献   

11.
<正>"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笔者从2010年底开始对"生本教育中学生学习方式与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开展实践与研究,结合近几年来在英语课堂中使用生本教育模式进行教学,从初一到初三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慢慢引导并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现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就初中英语生本教育学习方式与有效性的研究展开论述。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初中英语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师本教育,教师一言堂  相似文献   

12.
黄荣瑜 《地理教育》2015,(Z1):97-98
作为一线教师,运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现有一种新颖的课堂,即生本课堂。"生本教育"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发展。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对学生有很重要的影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的教师主体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是依靠学生来进行的教育,它与洪镇涛提出的"本体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以生为本,在课堂上切实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还给学生以时间、还给学生以自主、还给学生以合作就是还给学生以学习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生本课堂,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创新的教学形态与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中,注重生本课堂,以发挥学生主体性,承认学生的巨大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生本课堂理念下,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教师要注意由"独白"转为"对话",要创造富有趣味的,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增强师生、生生互动,促进课堂生成,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5.
人们担心,常说的有效教学或高效教学,往往难于摆脱分数课堂和短期行为课堂,这种教育只是为了增加外部控制的机敏性、向靶性却不能改变生命内部生长的规律。这种追求短期效果的教育违背了教育走向人的成长结果的路向,因而违背了育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在各种因素、部分、全部内容的复合最后完成之后,结果才能降临。静待花开是在纷繁的教育事务和问题中的一种自觉,是对人和教育的一种理性。  相似文献   

16.
<正>"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又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本课堂?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师  相似文献   

17.
生本课堂是基于学生充分自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形式。这说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能把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回归,生本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教育是"慢"的艺术,不应成为一种束缚的过程,需要我们多一份等待,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这样他们才会带给我们一份惊喜。  相似文献   

19.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那么,如何在"生本课堂"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教学,是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说展示是花开的惊艳,那么预习则是静默的生长。——题记(一)以颠覆"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特质的生本高效课堂,以其鲜活的教育生态,平等对话的课堂形态,力求回归教育的原点,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自由呼吸自由飞翔,因而迅速成为课改时代的宠儿,倍受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