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我们发现以往单纯地从课堂教学入手的办法收效甚微,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从整体入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以整体建设语文课程体系为目标,经过2010年的关注每节课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2011年的有效教学,2012年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逐步形成了我校高效丰润的语文课程体系。一、建立高效的语文学习模式(一)注重"一课一得"针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我们对常态下的课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重点。我们奉行"三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讲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推进,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推动学生对语文素养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教师进一步从课堂教学整体入手,而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树立目标意识、关联意识和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要落实语文课程实践性要求,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努力整改课堂教学,整合教学内容,统筹教学活动,使听说读写一体化、连贯性呈现,培养师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可以说,进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改革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们应该从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入手。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应该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一篇课文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抓住"语文核心价值",取舍与甄选出能确保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变得简洁高效。笔者认为可围绕以下四点精选教学内容。一、挖掘语文学科的增值点,打开"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6.
一年来,我们陇西县的教育正在尝试着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的目标,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高效课堂建设的构建理论和教学表现,这在语文教学中更是课堂核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课程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语文教师要科学运用好这一源头活水,与学生共同体会语文学习的自由和轻松,共同实现语文教学的积极高效。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激情为宗旨,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求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中的"篇"为训练单位,以"篇"中的某些重难点为课堂教学研究的方向。由于缺乏对单元教学的全程研究,学生难以得到不同课例、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所承担的不同训练。因此,我在教学中积极参与了"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一、单元整合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是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们河东区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了。我们抓住"阅读"这个灵魂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以现行语文教科书的单元为基础,围绕着单元主题进行大量的课内阅读,致力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用大约1/3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教科书的学习,其余的时间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大量相关的阅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才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好方式。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编制适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程序是实现课堂高效学习的关键。2011年我县省级课题研究《学导为主、讲练结合》课堂教学改革正式启动,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通过三年教学实践研究,我结合"学导式"课堂教学基本理念,总结出三种  相似文献   

11.
<正>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应从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出发,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需求为前提,实施因材施教策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落实"少教多学"的现代化教学观念。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生的良好习惯,思维能力也得以发展。一、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少教多学"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产物,具有新颖性和时代性特色,是一种特殊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2.
正一、高效课堂教学的涵义高效课堂教学是对应于传统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课堂教学"范畴,很好的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指向的准确性。教学是否高效,并不是指我们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我们的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以知识为基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体而言,就是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是否能够开展"自我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采用导学案是我们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是我们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是大多数学生大量的时间都在听教师讲,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因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课堂活动,师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一、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我们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全面改革,着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而高效的魅力课堂,让学生在教学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得到身心的愉悦。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成为新课改下教师的不懈追求。我们要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我们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全面改革,着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而高效的魅力课堂,让学生在教学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得到身心的愉悦。  相似文献   

17.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被创见性地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之中,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但如何正确认识与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效地付诸实施,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讨。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位毋庸置疑,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三…  相似文献   

18.
"单元目标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科书设计的演变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内容。它要求教师以单元主题为依据,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以及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找准单元教学重点,统筹安排,实现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帮助学生获得,促进学生发展,这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应是一种以"学"为宗旨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单纯以"教"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转换为以"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既是实现以学定教的有力保障,也是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高效的关键。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思维这四方面考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必定会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语文教育研究者们指出,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来。本文就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的确立探讨其理论依据,认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需遵循系统性原则,体现语文学科目标与特点;遵循适应性原则,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契合;遵循开放性原则,符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遵循动态性原则,与课程"预设与生成"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