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竞 《文教资料》2012,(18):103-105
舒曼是19世纪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C大调幻想曲》是其钢琴大型作品中的成功杰作。他深受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又带着对克拉拉的热爱和贝多芬的怀念,故从本质上看其音乐创作风格是充满诗意的。而从音乐要素上看,作品有其个性的音乐语言:旋律饱含诗意,节奏丰富多样,和声变化多端。而作品中多声部的织体也让多层次的情感得以表达。舒曼的独特的创作风格与人格魅力在这部作品中凝聚交织,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最具"诗人气质"的音乐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齐尔品先生作为杰出的钢琴家、音乐家,对我国钢琴本土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所创作的钢琴音乐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无论从旋律、和声、曲式和调性以及意境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音乐的特色,他对中国音乐的理解充分体现在作品中,毋庸置疑,他为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必须考虑相对应的室内风格和格调,较有代表性的有以自然的素材为中心的乡土风格和自然风格;以合理功能性为第一的现代风格;以追求厚重和华丽的复古风格;以自由快适感和居住休闲感为核心的后现代风格。  相似文献   

4.
学习风格在本质上是中性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是一种自然的感知、认知和情感上的倾向。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惯用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差异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从而更有效地实施教育。  相似文献   

5.
司空图<诗品>之<实境>是反对当时的格律丽偶、绮缛错采的风尚,主张以直目所寻的方式追求平实之中见深邃意境的风格论.司空图在落脚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接受道家之"虚空"的思想从而形成"自然"的审美观,又以佛家的"现观"思维方式来实现即景会心的真切自然风格特征.其<实境>既是对诗歌表现毛法及语言的描述,更是以风格论而张目,也是司空图"思与境偕"审美主张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6.
领悟辛词风格的美学内涵,首先要认识辛词风格的基本特征。从杰出的抗金战士到伟大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和开拓,创作了六百多首风格独具的词,继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之后成为宋代词坛的中流砥柱。风格是一种美。辛弃疾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气质、素养及体悟生活的广度与深度,都溶进了词,总汇起来构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从豪放激昂变而为豪而郁勃,再化而为淳朴自然、凝炼隽永,从火山喷发似的奔腾激越的抒情转为火一般热情包裹着冰一般的冷静思考,辛弃疾能够随着生活的变化和情感的变化转变自己的笔调,追求风格多样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是以明快、简洁、新颖的音乐语言,诠释了作曲家对自然世界充满诗意的感受,以人与自然共鸣的优美旋律,并与"阿拉伯风格"的完美融合,开辟了音乐审美的新领域。本文主要对德彪西早期代表作品《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从而对德彪西钢琴音乐的演奏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刘琳 《文教资料》2008,(22):72-73
"自然"风格在古典主义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更多地体现在古典大师将他们的人格魅力自然而然地流露于作品之中.海顿的幽默、莫扎特的欢快、贝多芬的崇高都通过他们最主要的作品体裁--交响曲"自然"地传递于世人.  相似文献   

9.
巴洛克向古典主义时期转变的这一历史进程中,有着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西方音乐史上称为前古典主义时期(1720年-1780年)。其中包括三种艺术风格:洛可可风格、华丽风格以及情感风格。在17世纪的欧洲,洛可可风格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主流。这一风格从建筑领域开始并影响到绘画、美术、服饰等各个方面,笔者主要从将其形成的原因、影响、代表人物几个方面来阐述,并着重分析洛可可风格在音乐中的体现,从而更好的理解洛可可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分析比较了十八世纪中国清代服饰与西方罗可可风格服饰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了中西文化交流对当时服饰带来的影响,论述了这两种服饰在结构、纹饰、形制等方面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张晴 《文教资料》2007,(26):55-56
不同的音乐家为什么具有不同的表演风格,追究其根本就在于其美学观点不同。音乐家在表演时,总是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的演奏方式,即美学观点决定其表演风格。  相似文献   

12.
艺术家的风格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艺术家的个性、经历和情感在艺术家对艺术样式的选择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内部情况决定着外部的表现形式,这要求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重视艺术感情的独特性和鲜明性;要求我们不能一味追求风格而忽视个性情感的真实抒发;要求我们不能盲目追随别人的画风而失去自我。  相似文献   

13.
桑志坚 《教学研究》2008,(3):193-195,203
教育哲学是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因此教育哲学具备了教育和哲学的双重特点.教育哲学的这种本性,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的艺术性格,以艺术的敏感捕捉教育问题,以艺术的大胆怀疑批判教育现实;决定了教育哲学具有理性特质,以对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一种求是的精神,以怀疑批判的精神去辨析、熔铸教育的精神、理念;影响了教育哲学的表达上应具有一定的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14.
汪曾祺小说追求率真、执着的人物性格,注重营造单纯而富于情绪化的意境, 描摹自然与民情交融的风俗画,从而表现出了独特的诗化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近代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那么音乐教学怎样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道"境地呢?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深入挖掘本土音乐资源,打造科尔沁风格特色音乐,弘扬地域音乐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2014年9月19日至21日,由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的"共性与特色、传承与创新"——科尔沁风格音乐创作研讨会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科尔沁风格原创作品音乐会、学术讨论、传统音乐釆风三个板块构成。来自北京、台湾、呼和浩特等地的多位区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音乐会及采风概况9月19日晚,以"共性与特色、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科尔沁原  相似文献   

17.
成熟时期的张爱玲,从情感到生活,从认识到创作,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长期从事的文化研究工作,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使得她对小说的创作与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更使她朝着一条"平淡自然"的写实风格迈进.在<秧歌>中,"写出日常生活的况味"成为她最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冼星海》是新时期电视剧的力作。它通过编导者精心的艺术构思将音乐家冼星海的个人生活与所追求的音乐理想置于特定环境的冲突中加以表现,着力刻画了音乐家坚韧、执著的个性以及追求大众化的音乐创作风格。在民族危亡时代,冼星海的音乐成为民族团结、一致抗敌的旗帜,他以音乐创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并为之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这个近乎平庸的时代,电视剧再一次让我们体验到了心灵的震撼与感动。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是维尔纳古典乐派大师中造诣最深的以为音乐家,在其创造出的所有作品中有32首钢琴奏鸣曲充分地体现了其毕生的音乐创作过程,西方钢琴家将这32首称作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圣经"。本文以情感为切入点分别针对贝多芬的早期、中期、晚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特征展开具体地比较性分析,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贝多芬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冯至前期创作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柔和、优美的审美风格。他既拉开主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又自觉追求情理交融,从而使净化的情感具有了幽婉的质素。在表情方式上,他将抒情与叙事、描写相结合,使幽婉情感得到了委婉的传达。在话语情境的创设上,他追求语言的醇美和结构的婉曲,使之服从于话语传达的需要。冯至创作柔美风格的形成是他对中国新文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