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hatGPT的出现激发了全球人工智能对话系统的发展活力。ChatGPT能够通过自动和人工的方式抓取数据语料,同时采用深度学习的算法和理解人类交流中所运用的语法规则,生成符合人类思维的对话结果,这将对情报信息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ChatGPT的发展历程,并以案例测试的方式分析了ChatGPT在ATT&CK情报信息处理工作中的影响效能,同时也论述了ChatGPT在情报信息处理中的不足,进而提出ChatGPT对AI时代情报信息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ChatGPT是一种基于NLP技术的大型语言模型,其能力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搜索引擎和问答系统,本文结合ChatGPT及其相关技术对如何构建出版领域知识服务系统进行思考。【方法】本文将探讨利用ChatGPT技术构建出版知识服务系统的核心,并对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结果】为融合出版发展提供思路。【结论】出版社天然具备优质的知识服务基础,如今大模型如ChatGPT等的发展,将会成为融合出版的加速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ChatGPT的问世并大规模投入使用,标志着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本文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对科技期刊发展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ChatGPT在使用过程中的特点与优势、ChatGPT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合理利用的可行性、ChatGPT给科技期刊带来的挑战与弊端等,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对期刊的影响。【结果】ChatGPT对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同时也会由于作者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对ChatGPT的滥用而给科技期刊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开发降低ChatGPT侵权风险的技术手段,制定完善的ChatGPT使用规则、规范,做好正面宣传等方式,发挥人机协同办公的优势,促进我国的科技期刊不断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ChatGPT在出版领域引发的伦理风险。【方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ChatGPT可以生成高度逼真的文本内容,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出版伦理问题,如虚假信息传播、隐私侵犯、隐藏式雷同等。本文基于出版伦理的核心原则,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ChatGPT在出版领域的潜在风险。【结果】通过对相关技术、政策和教育解决方案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ChatGPT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以确保其发展和应用符合社会期望和需求。【结论】有效监管、技术创新和道德教育是缓解ChatGPT在出版领域引发伦理风险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聚焦于ChatGPT,加强科普场馆在数字化建设中对ChatGPT的整体认知,期待通过对此类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科普场馆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分析ChatGPT 的发展历程、技术特征、技术应用及应用方式,在ChatGPT系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ChatGPT为科普场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包括在科普场馆协助研究、数字展览、智能客服等方面的效率提升和赋能,同时探讨了ChatGPT带来的风险挑战,包括内容科学性、信息安全性、使用目的性、依赖性以及法律法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一代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为业界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但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的威胁同样值得关注。ChatGPT引发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违规收集、过度挖掘、信息外泄和算法偏见。传统公平实践原则在应对ChatGPT的挑战时显得捉襟见肘,“设计保护”通过伦理、法律与技术的融合治理,可为解决困境提供思路。ChatGPT运行中个人信息的“设计保护”需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导向,满足安全、公正、可控、负责的算法伦理要求;依靠应用场景调查、个人信息分类、权益影响分析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具体保护需求;通过要素确定、措施选择、环节设计、方案评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技术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孙洪宇  陈德光 《新闻知识》2023,(11):14-18+93
伴随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深度介入交流已成为传播中不争的事实。“交流”这一人类信息沟通的方式也被分割为人际交流与人机交流两个阵营,技术配置以近乎“主体”的身份出现在人类视野中。在机器“类人性”界定与阐释的基础上,结合ChatGPT的机制与功能,将作为交流对象的ChatGPT纳入关系传播视野下解读后发现,与人的主体性相比,人机交流中的ChatGPT呈现“涌现能力”“类情感生成”“准具身参与”等“类人性”特性,使以神经网络模型、大型语料库和强力算法为底层逻辑的ChatGPT体现出具有“心智”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崔玉洁 《编辑学报》2023,(4):429-433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ChatGPT与人工编校相结合,以提高期刊的编校效率和文章质量。首先,介绍了ChatGPT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并分析了其在提高期刊编校效率和文章质量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其次,本文指出,尽管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编校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在期刊出版中仍需要结合编辑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创意思维对文章进行修正和校对,以提高文章质量。最后,本文提供了一些实践案例,包括将人工编校与ChatGPT相结合进行初编稿件的修改和校对,以及使用VBA宏和ChatGPT相结合,快速高效完成排版和格式化工作。总之,ChatGPT与人工编校相结合可以为期刊编辑带来更高效的编校流程和更高质量的文章,但在技术应用中还需注意局限性和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AIGC时代的发展正促进图书馆服务进行范式转变,ChatGPT等AI模型影响着企业竞争情报获取的方式,也为图书馆创新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提供了科技支撑。论文通过系统梳理ChatGPT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分析国内ChatGPT技术布局及应用场景,总结ChatGPT对图书馆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产生的影响,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图书馆可以从夯实资源建设、支持NLP模型嵌入、完善交互机制、开发智能情报平台四个方面提升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效能,助力ChatGPT赋能图书馆服务的落地应用。。  相似文献   

10.
昝小娜 《现代传播》2024,(2):148-153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正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ChatGPT是AIGC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开路先锋。研究首先揭示了ChatGPT内容生产的微观机制,提出了ChatGPT内容生产系统模型,由此决定了ChatGPT填平知识鸿沟的微观机制和基本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智力分布曲线,建立了ChatGPT可以填平的智力鸿沟(Ip)的定量数学模型,为具体评估ChatGPT提升宏观传播效果(Ema)提供了定量基础,从形式上构造了宏观传播效果(Ema)和知识鸿沟(Ip)之间的函数关系,据此可以揭示ChatGPT提升宏观传播效果(Ema)的具体实现途径。研究发现了“高阶信息”的存在,提出了高阶信息的概念及其数学描述。提问次数越多,ChatGPT生成的内容越精确的现象,正好反映了高阶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ChatGPT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促进图书馆业务增值增效、推动读者服务工作增智增慧、创新图书馆素质教育模式方面阐述了ChatGPT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红利,并论述了ChatGPT将在智慧图书馆建设、智能化和智能化场景建设、数字化加工提取及标注、馆员队伍专业化等方面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22年末OpenAI对话机器人模型ChatGPT的出现给科研工作者的外部环境造成了显著变化,如何敏感地抓住ChatGPT的特点创造竞争优势,成为科研工作者需要严肃思考和引发行动的问题。文章既讨论了ChatGPT带来的机遇,包括在编程、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效率提升与赋能;也探讨了ChatGPT带来的挑战,包括回答真实性、数据污染与隐私安全等问题,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传播将带来人类信息传播范式的根本转变,也意味着旧有治理范式的失效和缺失,网络治理进入全新的深水区。ChatGPT作为通用人工智能(AGI)和通用目的技术(GPTs)发展的里程碑,颠覆了以内容为中心的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媒体传播模式,迎来了以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暗网式”大集市传播模式,将极大改变现有的传播规则、传播秩序以及传播伦理,是一次社会权力的再转移和再分配,将给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际秩序等各个层面带来重大变革与巨大冲击。本文从传播变革的基础逻辑入手,系统研究ChatGPT背后的传播机制和内在规律,深入分析各层面可能面临的治理挑战,并由此建构未来治理逻辑和制度框架的基础。文章认为,治理的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应根据ChatGPT类应用的主流化进程,探索“先发展,再治理”和“边发展,边管理”两种节奏的灵活组合。而且,技术创新是ChatGPT治理的最终决定因素,中国ChatGPT的发展与治理应建立在不亚于甚至超越美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之上。  相似文献   

14.
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信息获取新工具,为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创新提供契机。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总结ChatGPT的技术特点,运用“HHH理论”对ChatGPT进行效用审视,探讨ChatGPT给参考咨询服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利用信息技术助推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现状,以ChatGPT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ChatGPT在内容创作领域的优势,分析ChatGPT与编辑出版行业的结合点、给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对策。研究发现,ChatGPT在选题组稿、内容写作、编辑校对、排版印刷环节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能帮助出版社丰富内容生产来源、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但也存在侵犯版权和隐私权、质量不佳和暗含内容偏见、加剧行业竞争和职业危机的风险,建议出版社进行内容和质量把关、加强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AI与人工编辑合理分工,以未雨绸缪、共享技术红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ChatGPT在各行业掀起一股浪潮,文章主要研究ChatGPT的出现及应用是否能带来实质性的革命性突破。【方法】本文从ChatGPT的诞生、原理、影响、应用、国产化5个方面展开论述和分析,试图解释这一正在爆发的人工智能变局。【结果】ChatGPT的诞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突破,尽管目前还要不断优化中,但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应用场景也会是非常广泛的。【结论】需要重新审视我国AI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而推动ChatGPT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17.
智能客服系统在现代图书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ChatGPT为图书馆智能客服系统的构建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工具。文章旨在探索ChatGPT在图书馆智能客服中的应用场景效能,分析了ChatGPT在上下文理解、模糊查询处理、对抗攻击和多语言支持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和方向,并针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为推动图书馆智能客服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运用ChatGPT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成为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然而如何有效推进ChatGPT在图书馆的落地实施尚缺乏代表性的实践案例指引和清晰完整的路径指南。为此,本文结合实际应用案例从资源智慧化、知识服务、业务创新三个角度总结了ChatGPT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的主要应用模式,进而提出以认知重构为引领、以提示语技术为起点、以场景需求为驱动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深入推动ChatGPT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现象级的技术应用,ChatGPT不仅给多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也对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其在自然语言生成应用场景下的生成内容引发了可版权性和权利归属等论争。基于对著作权法、ChatGPT的技术发展和生成内容类型的分析,本文认为,ChatGPT在自然语言生成应用场景下的生成内容在现有著作权法系统下无法构成“作品”,内容生产和模型训练分别对著作权核心理念和合理使用原则提出了挑战,生成内容的利用有可能引发道德和著作权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ChatGPT类大语言模型(以下简称ChatGPT)在舆情精准研判场景中的基础理论和实证应用。在理论部分,提出“大数据、大模型、大计算”全新范式驱动的舆情精准研判。深入剖析了ChatGPT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它与传统舆情分析方法相比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局限。在对ChatGPT的特点和舆情精准研判的要义进行厘定的基础上,对舆情研判中人工智能(AI)的应用现状加以分析。随后,从学理方面探析了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复杂舆情的精准研判以及ChatGPT在舆情精准研判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其在文本分析、情绪识别、舆情预测和预警中扮演的角色。理论探讨的同时取用了认知科学和传播学的视角,为舆情精准分析和研判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实证部分,利用ChatGPT大模型预测热门话题和事件是否会登上热搜(以“登上热搜”作为重大舆情事件和事件舆情的重要表征),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hatGPT类大语言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它能在网络早期流传的信息中,洞察潜在的网络热点,提前判定可能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从而具备预警功能。这项实证研究,有力地阐明了ChatGPT类大语言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