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研发投资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物质保证,而研发投资效率则是保证企业研发投资能够真正实现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做出的决策质量的大小会影响到企业的研发投资效率。本文选取我国2013—2015年披露研发投资费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和检验董事会资本与企业研发投资效率的关系。从董事会资本的2个组成维度:董事会人力资本和董事会社会资本,分别探讨董事会资本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与研发投资效率成正向相关,可以减少投资不足,抑制投资过度;董事会人力资本中的董事受教育程度对投资不足的影响要大于投资过度,而董事的团队异质性对投资过度的影响要大于投资不足;董事会社会资本中的董事间联系对投资不足的影响要大于投资过度,而董事的政治资源对投资过度的影响要大于投资不足。研究结论丰富了董事会资本的理论研究,可以为企业遴选董事会成员,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已有研究多基于具体流动资产探讨创新影响因素。结合2004—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别从流动性约束视角和冗余资源视角出发,阐释资本配置效率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验证了资本配置过度的企业更加青睐探索式创新,并且结合代理理论分析并验证了独立董事财务监督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往研究考察了董事网络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但是没有探究董事网络影响创新投资的内在机制和路径。本文以我国2010—2018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基于风险承担的视角,探讨董事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董事网络的中心位置与中介位置对企业创新投资均有正向影响;风险承担在中心位置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发挥遮掩效应,在中介位置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网络的中心位置和中介位置对创新投资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的网络,风险承担的遮掩效应主要体现在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的网络中,而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仅体现在非执行董事网络中。本文揭示了董事网络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风险承担机制,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和董事网络治理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制度环境与企业投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静  陈晓 《科研管理》2016,37(9):123-135
基于我国企业投资的配置结构的视角,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阐释了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抑制作用却不明显。同时,针对多个不同制度环境因素,政府干预水平与过度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而金融发展水平和法制化水平与过度投资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越高企业越容易出现过度投资的行为,而地方的金融发展水平和法制化水平越高能有效的抑制企业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5.
张洪辉  王宗军 《软科学》2009,23(10):83-86
基于GHM框架出发,建立了经理私人成本与企业创新投资契约模型,同时考虑一些外生变量,如经理风险厌恶程度、创新项目风险等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论是:当创新投资对经理存在私人成本时,经理往往存在投资不足倾向。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的市场与制度背景出发,对政治关系、债务融资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我国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有政治关系的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银行借款;从总投资看,有政治关系的企业的银行借款更容易导致投资过度;从各类别投资看,有政治关系的企业的银行借款更容易导致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过度,而对固定资产和研发投资的非效率投资则未产生实质性影响;不同类别投资之间存在挤占问题,即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对不同类别投资的偏好顺序是无形资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投融资以及政企关系和银企关系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源的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健全债务约束机制、规范企业投资行为提供了理论与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楠  黄静  王斌 《科研管理》2019,40(5):244-253
以2010-2014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资源依赖理论和管理权力理理论,从董事会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探讨董事会如何通过与外部环境其他主体的联系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实施,以及CEO权力对董事会社会资本与企业研发投资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1)董事会商业联系与企业研发投资显著正相关,其中董事参与行业协会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资,而董事兼职其他公司对企业研发投资没有促进作用;(2)由于“政策性负担”的存在,董事会政治联系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消极影响,其中代表类政治联系与企业研发投资显著负相关,而官员类政治联系对企业研发投资没有影响;(3)创业板企业的CEO具有“管家精神”,CEO权力对董事会商业联系与企业研发投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但CEO权力显著降低董事会政治联系、代表类政治联系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消极影响;(4)除CEO结构性权力外,CEO所有权权力、专家权力和声望权力均对代表类政治联系与企业研发投资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2004-2008年信息化500强企业为样本,聚焦中国制造业企业,以公司治理视角研究IT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从公司治理的两个构念(董事会独立性,股权结构)出发,分别探究独立董事比例、法人持股比例和国家持股比例对IT投资回报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和法人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增加企业IT投资回报,而国家持股比例上升却会抑制IT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本文考察企业核心高管的技术型职业背景对企业投资和期权价值的影响。利用2011-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发现,技术型核心高管可以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提高企业投资支出与投资机会敏感性;技术型核心高管可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包括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和缓解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检验表明,技术型核心高管可以提高企业增长期权价值,但并未提高清算期权价值。本研究揭示了核心高管技术型背景影响期权价值的作用路径,对我国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形势下合理构建管理团队、优化投资决策和提升权益价值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一个企业的价值。主流经济学对投资的研究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而对现实经济世界里诸多"异象",融入心理学的行为经济学对此的解释更为合理。基于时间偏好不一致理论对企业投资决策中出现的扭曲问题进行解释,研究发现,管理者的不耐心递减、自我控制水平等认知偏差会影响他们的决策行为,从而造成投资不足或过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本分析和多元回归研究了293家公司,探讨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独立董事和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管过度自信与创新模式选择显著相关,高管过度自信越高,企业在创新模式选择上越偏好探索型创新;高管过度自信越低,企业在创新模式选择上越偏好应用型创新。独立董事和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负向调节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实体企业利润持续收窄,实体企业纷纷转向投资房地产。本文发现:地方政府经济考核压力以及财政需求,是驱动实体企业进行房地产投资的重要因素。此外,宽松的货币供给,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偏好,为从事地产投资的实体企业提供了充足的金融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实体企业强化房地产投资的强度。从实体企业房地产投资影响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来看,本文发现:房地产投资活动具有明显的”挤占效应“,而无法对企业的资源起到”挤入“的功效。本文基于“驱动—传导”机制,对“实体企业房地产投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一个大股东控制条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决策的模型,针对所有权集中条件下的企业不同控制权配置形态与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利用1999-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大股东绝对控股条件下,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会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不断缓解,与所有权比例呈负相关关系,而投资不足则与所有权比例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多个大股东共同控制条件下,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会根据多个大股东之间的监督或共谋而呈现出不同:当多个大股东互相监督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将得到缓解,而投资不足加强;而当多个大股东互相共谋,形成股东联盟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将会加强,而投资不足缓解.  相似文献   

14.
以2007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考察了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研究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与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表明: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低于临界值时,由于抑制了管理层通过削减研发投资以实现盈余目标的动机得到抑制,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高于临界值时,促使管理层基于声誉风险管理层为避免将已资本化金额转为费用对当期盈余造成的负面冲击,进行过度研发投资,从而阻碍企业创新。说明不同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下,管理层研发投资不同动机对企业创新产生非线性影响。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通过研发投资效率作用于企业创新,而且管理层面临的盈余公告压力越大,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更为显著。资本化通过非效率研发投资,作用于企业创新;盈余公告压力越大,资本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2009~2014年已实施股权激励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动机、股权激励与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监督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抑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侵占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虽能抑制公司的投资不足,但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股票期权激励方式提供的风险激励对投资不足的抑制更强,但在终极控股股东掏空环境下对过度投资的加剧也更高。  相似文献   

16.
以2007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考察了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研究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与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表明: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低于临界值时,由于抑制了管理层通过削减研发投资以实现盈余目标的动机得到抑制,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高于临界值时,促使管理层基于声誉风险管理层为避免将已资本化金额转为费用对当期盈余造成的负面冲击,进行过度研发投资,从而阻碍企业创新。说明不同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下,管理层研发投资不同动机对企业创新产生非线性影响。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通过研发投资效率作用于企业创新,而且管理层面临的盈余公告压力越大,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更为显著。资本化通过非效率研发投资,作用于企业创新;盈余公告压力越大,资本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冯冰  杨敏利  王凤 《科研管理》2016,37(2):124-131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研究投资区域在阶段投资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以2000年~2008年间首次接受风险投资的991家创业企业为样本,使用logit回归模型,本文研究发现:当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本地(本省或本市)的创业企业时,总投资轮次增加对投资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当风险投资机构跨区域投资时,总投资轮次增加对投资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上述结论表明,阶段投资的相对收益和相对成本会随着投资区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风险投资机构在决定是否通过阶段投资来降低代理成本时需考虑投资区域这一情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制度环境、募资变更与企业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2000~2011年发生募集资金变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企业的投资水平进行衡量.然后,分析公司发生募资变更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发现募集资金变更会导致企业投资过度,但与企业投资不足关系不显著,说明募资变更后企业资金较充裕,致使投资过度,而不会产生投资不足.考虑到制度环境的影响,加入市场化进程指数、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指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指数等制度环境的衡量指标后,发现制度环境可以抑制企业投资的非效率行为.  相似文献   

19.
固定资产多项目投资最优组合方案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定量分析的投资决策问题。因为投资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中,不仅要考虑资本限额因素,而且还需考虑投资风险的影响。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运用Excel规划求解工具来确定投资项目最优组合方案,以期为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有成本法与权益法两种。当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表决权资本时,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当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或20%以上表决权资本时,一般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判断一项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应遵循实质重干形式的原则,当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的表决权资本时,但投资企业实质控制被投资单位时也应采用权益法。当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表决权资本增加或减少时,就有可能产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的核算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与各位同行讨论一下有关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的核算时怎样用更快捷的方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