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UASB反应器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厌氧生物反应器。迄今已有大量的研究旨在构建UASB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实现反应器设计和运行优化。本文综述了UASB反应器的各种数学模型,包括:水力学模型(轴向扩散模型、体积渐增式CSTR模型即ISC模型)、反应器模型。  相似文献   

2.
厌氧反应器启动周期是影响反应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的启动运行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了主要因素,并且介绍了高效、快速启动EGSB反应器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的启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影响EGSB反应器启动的主要因素,并且介绍了高效、快速启动EGSB反应器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研究不规则物体与非线性系统的一种有效工具,分形理论在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颗粒污泥床反应器性能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分形理论,可以描述ANAMMOX颗粒污泥的粒径、密度、渗透性等特征,从而预测其沉降性能。在ANAMMOX颗粒污泥床中,孔隙是传质的主要通道,以分形维数描述ANAMMOX颗粒污泥床的孔隙分布特征,建立孔隙结构与水分运动的关联方程,对于ANAMMOX颗粒污泥床反应器的过程控制和操作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采用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啤酒废水,出水水质达到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而VFA(挥发性脂肪酸)可直接监测厌氧处理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6.
前言厌氧处理是一种低消耗高效益的有机质废物废水处理技术,自从1966年美国的麦卡蒂(P.L.McCrty)和扬(J.a.Young)合作首先设计试验成功了一种新型的上流式厌氧连续消化装置——厌氧过滤器(简称AF)以后,出现了许多种新型装置,厌氧处理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荷兰的勒丁格(G.Lettinga)设计研究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简称UASB)效率比AF更高。最近几年,我国很多单位采用AF和UASB对不同种类的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是这两种国外的先进技术对处理酒精蒸馏废醪这类高浓度高  相似文献   

7.
<正>以色列阿格瑞拜克斯公司利用数种厌氧细菌的组合开发出一种农业有机废料处理技术,可用于油料及肉食品加工等含高浓度有机废料的领域。该技术的处理过程主要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有机废液从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糖厂甜菜流洗废水处理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交叉流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调试处理结果。分析表明,通过处理后甜菜流洗废水水质可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类一级标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将IOC内的厌氧污泥和某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污泥接种至上流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UASBB)中,经过43d的启动运行,形成颗粒污泥。在启动好后进水中添加亚硝酸盐和氨盐,UASBB温度控制在31~35℃,p H为7.3~8.3,留时间21.1h,上升流速0.14m3/(m2·h),经过145d的稳定运行,逐渐在UASBB反应器内成功将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耦合,氨氮的去除率为35%。外回流和添加填料加速了UASBB的启动。实验表明:p H、温度、溶解氧、氮氧化物和有机物对UASBB中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反硝化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UASB—污泥消化双温厌氧工艺是低温厌氧生物技术与UASB高效反应器技术有效融合之后形成的产物,对有机废水具有良好去除效果,此外还具有运行成本投入低、能源消耗低、可产生甲烷等能源物质以及废水处理之后剩余污泥量少等一系列技术优势。本文通过对低温厌氧废水处理技术与UASB高效反应器两种技术的分析,对UASB-污泥消化双温厌氧工艺处理技术展开分析。从温度变化对厌氧污泥产甲烷能力的影响以及循环污泥量对双温厌氧工艺处理中药提取废水效能的影响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探究了UASB-污泥消化双温厌氧工艺处理中药提取废水效能的影响因素,同时对UASB-污泥消化双温厌氧工艺处理中药废水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如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和协同消化技术等等,对UASB-污泥消化双温厌氧工艺处理中药废水的效能及强化技术展开论述,希望能为中药提取废水处理项目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克隆文库,对反应器类型和污泥形态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细菌的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反应器类型对anammox细菌群落结构影响不大,但其种泥来源对功能细菌的群落结构有一定影响.污泥形态对anammox细菌群落结构有着重要影响,絮体污泥中的anammox细菌以Candidatus Kuenenia为主;聚集态污泥中的anammox细菌则以Candidatus Brocadia为优势菌;在同时存在絮体污泥和生物膜的复合式反应器中,不同污泥形态中anammox细菌在接触时会发生迁移,但其优势菌种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铁碳微电解+接触氧化池(BCO)+混凝沉淀工艺流程与生物活性炭法(BAC法)有机结合。采用流态化生物碳法,使微生物在系统中呈悬浮态和附着态。所用原水来至某炼化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高COD值有机废水。在试验中取得最佳的工艺操作参数,COD、石油类、SS祛除率分别达到90%、85%、85%,B/C达到0.4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停止运行3个月的普通IC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考察了强制内循环IC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厌氧颗粒中的微生物量有了明显的增加,VSS/SS从82.4%上升到84.7%。COD去除率稳定在60%,经过18天,该反应器就实现了快速启动,反应器的最佳容积负荷达到了27.47kgCOD·m-3·d-1。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针对上部循环流模式的厌氧污泥床作为厌氧氨氧化菌群反应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借助厌氧氨氧化方式的工艺方案对于含有氨氮形式的稀土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并且研究了环境温度、水力停顿周期、La~(3+)离子的质量浓度可能对于氨、氮成分净化率的制约作用和相应反应发生与否对于反应装置内部微生物群落组成可能造成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某糖厂甜菜流洗废水处理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交叉流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调试处理结果。分析表明,通过处理后甜菜流洗废水水质可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类一级标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21)
采用反应、压滤、混凝沉淀、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锂电池废水,并进行了废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可实现对废水中SO_4~(2-)、Fe~(2+)、PO_4~(3-)去除,对难降解、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满足废水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以模拟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反应器进行反硝化聚磷菌的快速驯化。采用两阶段驯化法(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实现反硝化聚磷菌的驯化和富集。试验结果表明,历时32天驯化,出水TP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利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对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对COD、氨氮及浊度的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了反应器中污泥浓度的变化情况,为膜生物反应器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污泥干化芦苇床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和污泥干化床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将湿地植物(主要是芦苇)种植于传统人工湿地的填料层中,周期性地将污泥布向湿地表面,污泥中的水分经填料层以及后形成的积存污泥层渗透后,通过排水管出流;污泥中的固体物质被截留在床体表面,通过植物的蒸发蒸腾作用和水面蒸发作用进一步脱水和稳定。本项目主要研究污泥干化芦苇床渗滤液氨氮变化特征。通过每周取样,记录,实验等来确定污泥干化芦苇床渗滤液氨氮的变化特征。最终比较出其渗滤液的变化规律,为芦苇床技术实验作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万腾飞 《内江科技》2011,32(1):23+36-23,36
用厌氧污泥处理含有低浓度的红霉素废水,以甲烷的产气速率衡量厌氧污泥中产甲烷茵的活性,研究红霉素对驯化后厌氧污泥的活性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当进水红霉素浓度在0-100mg/L之间,对驯化后厌氧污泥基本没有抑制作用;此次研究旨在高浓度红霉素废水及其他药物废水对厌氧污泥的毒性研究提供指导方法,为厌氧处理技术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