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军 《文教资料》2011,(21):111-112
抗战时期,贵州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教育结构较为合理,学校数量和规模发展较快,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对推动贵州教育近代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究其原因,一是大批高校和人才的迁入;二是广大民众的迫切要求;三是国民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田莉 《文教资料》2021,(2):94-95
抗战时期,大批高校和人才迁入贵州,使抗战时期的贵州先进思想交汇、先进科技汇集、各类人才集聚,推动了贵州教育的发展。这对于整个贵州,有着深远的影响。丰富的教育发展经验,对当代贵州教育改革发展,仍然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贵州民族教育转型发展面临着教育结构单一、教育体系不完善、语言障碍、双语教学质量不够理想、综合办学能力差、寄宿制学校少且差、乡土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大力推进三语教学,创新教育体制,更新教育理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发展的步伐,是促进贵州各级各类民族教育转型和协调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黄胜  代鸣  黄泽梅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1):77-80,91
贵州毛南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历史不长,明清时期才有学校教育的记载,而且发展缓慢。民国时期贵州毛南族地区学校教育得到一定发展。解放后,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从多方面对贵州毛南族地区学校教育给予支持,毛南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 从国际视野看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都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国家和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情况看,“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教育体制灵活多样,各级各类学校以及社会各届都注重培养创造性人才。其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既有各级政府的教育拨款,也有社会捐款和赞助……美国教育在诸多方面给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清代是贵州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各级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学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清代贵州学田主要来自官府赐拨、私人捐赠等。大量学田的设置,保障了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转,扩大了教育的基础,对贵州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应用系统呈现越来越丰富的态势且发展速度迅猛。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形成了多应用系统独立运行、资源分散和分别管理的状况。所有应用系统都有各自的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9):188-188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贵州宣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表示,要逐步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逐步对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提供学前教育资助,力求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级各类教育的家庭困难学生都能获得资助。  相似文献   

10.
由于各级各类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不同,构成教学活动的诸因素的具体情况不同,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过程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党校教学的独特的目的性,不仅决定着教师、学员都必须具有特殊的素质,而且决定着党校教学必须具有特殊的内容和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州高等教育供需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视角来探寻"科教兴黔"的实现路径,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改善高校办学条件,缩小贵州高等教育资源与需求的差距,使全社会形成合力,贵州的高等教育才能达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贵阳教育在曲折中发展。在民国的最初十四年(1911——1934),由于军阀连年混战,贵州教育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1935年,国民党开始控制贵州,贵州政局趋于平稳,贵阳教育开始恢复发展;特别是抗战时期,贵阳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西南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更为突显,加之内迁大学的示范作用,贵阳教育进入较快发展时期,促成了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引领贵州现代化教育潮流,对促进贵州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贵州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扩大贵州对外开放、促进贵州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贵州—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进展迅速,未来双方应继续扩大合作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贵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更好地助力贵州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典型的内陆多民族省份,在现有条件和基础上通过内涵挖掘并构建相应可行性政策,是贵州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民族职业教育的现状入手,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探寻实现其内涵发展的有效策略,对贵州及类似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覃薇 《安顺学院学报》2012,(4):52-54,6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贵州省对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也给贵州高校的外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贵州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文章通过剖析目前贵州省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贵州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必要性,提出贵州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思路,旨在培养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需求,推动贵州对外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教育史上,明代是极为重要的时期,在明代之前,贵州设立学校极少。自贵州开省之后,贵州战略地位逐渐凸显,其教育事业才得到一定的重视和发展,同时其教育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如司学、儒学、卫学、社学、书院等。无论这些学校形式怎样,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贵州文教相对滞后的状况。参阅方志,试浅析明代贵州教育的发展情况及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晚清的贵州人文生态环境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而呈封闭、落后状态。19世纪末,严修和李端菜是贵州力倡西学的有力播种者和传播者。但因为贵州此时的新式教育依旧步履蹒跚、命运多舛致使西学的倡导曲高和寡。自林绍年任贵州巡抚后,大力倡导兴办教育,遂产生了1905年贵州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留日学生队伍。这当中就有几位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是贵州政治和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关键“构件”之一,对贵州近代文明的建构和生长具有结构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1年至今,贵州大学MBA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加快贵州实现后发赶超和跨越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MBA学位论文质量水平低下、MBA整体教育水平不高便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本文通过率、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统计分析,显示了贵州大学MBA学位论文盲评结果存在的质量水平不高、评价体系不科学、淘汰率低等问题,进而提出了优化完善论文质量评价标准,进一步加强对MBA导师的管理,实施双导师制,加强对校外导师的管理;不断优化论文评价标准体系,科学引导论文写作;结合MBA教育目标,论文评阅中内外双管齐下等观点,旨在保证贵州大学MBA教育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抗战军兴,国民党的统治重心由东南沿海逐渐向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西北地区转移,如何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如何处理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凝聚各民族的力量支持抗战,成为当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贵州处于西南地区中部,地理位置重要,而苗族在贵州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发展贵州苗族地区社会经济问题,在西南地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教育的作用在战时更为突出,发展苗族特种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就抗战时期贵州苗族特种初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特点、成效作一探讨,以期对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贵州教育在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曲折发展。由于政治动荡、经济落后,民国时期贵州教育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贵州教育发展的起伏性和滞后性,不仅是民国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的深刻体现,也是制约贵州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