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到,高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高中生渴望认识自己,关注自己,但由于课堂之外的经验有限,他们在自我意识形成、确立的过程中,往往很难正确认识自己。有些高中生因为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产生消极想法,容易形成较多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批评。因此引导学生感受积极的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2.
所谓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及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时形成的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完善自我都是十分有利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是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心理认识自我意识是指当人努力想把自己同周围环境区别开来的时候产生的意识,它是自我评价能力发  相似文献   

3.
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笔者经实验研究,初步确立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自我体验、自我评价与自我激励”的初中生自我意识培养操作模式。接受实验的学生在自我意识、自信心、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一、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的培养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知”方面的内容,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某种状态或总体情况的觉察和评价;自我接纳指接受自我,接纳自我。它们是自我意识的萌发点。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自我认识发生突变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坦然接纳自我,是健全学…  相似文献   

4.
48%的高中生没有学习动力,73%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80%的学生不会自我奖励,40%的学生有困惑不会向人倾诉……这是郑晓边教授列举了他正在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团体辅导研究”的前期调查数据,充分说明了现在的高中学生面临各种挑战,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冲突增加、考试压力加剧、自我意识偏差等问题。尤其是参加高考的学生,超过半数存在过度焦虑状态,其心理健康水平与考试成绩密切相关。因此,郑教授提出了“五心十法、教养互动、应对高考”的方法,告诉家长如何给予孩子适当的期望和压力,及时提供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5.
所谓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及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时形成的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完善自我都是十分有利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是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徐航航 《江苏教育》2023,(30):87-90
<正>【设计理念】高中生已经形成基本的自我意识,但较少把自我发展和社会需求、家国情怀联系起来。如果自我意识脱离社会环境和文化特点的大背景,可能会让学生怀疑当下的努力,对个人的价值意义感到迷茫,无法真正实现自我认同。教师需要引导高中生从文化和社会的视角认识自己,树立人生理想,找到奋斗方向。  相似文献   

7.
[活动背景] 高中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有了强烈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意愿,但在很多场合,往往难以主动表达,或者对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到紧张害怕,甚至出现有意回避和退缩的行为.这和高中生对来自周围环境的评价过度紧张有关,也和其自身存在的认知偏差有关,有的高中生甚至存在类似的创伤性经验.有的高中生认为别人优秀就意味着自己很糟糕,有的通过找别人的问题来证明自己的优秀等等.这种满足自尊的方式背后掩藏的羞愧或负罪感,正以十分隐蔽的方式影响着高中生的身心和谐与学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帮助高中生全面认识自己,不断提升情绪觉察力,建立合理的认知,提升其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学生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大批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长达 30多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 ,取得创新成就大多为自信、有进取心和不屈不挠的人 ,可见人的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 )学生的自我意识影响创新能力发展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的本源意识。自我意识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 ,第一层是对自己的集体及其状态的认识 ,如对觉醒状态的意识、对健康状态的意识等 ;第二层是对自己的外部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意识 ;第三层是对自己的认识、情感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如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在…  相似文献   

9.
<正>心育主题——悦纳自我:自我认同、突破局限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过渡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青春期"疾风骤雨"式的变化,让学生产生惶惑的感受。与此同时,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需要被人理解、支持、尊重、关爱。自我意识是高中生自我教育的基础,各种不利于  相似文献   

10.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正确、恰当地评价自己是比较困难的。但学生从小就应该学习一些自我评价的方法,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薄弱,还不能完整地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适时地进行自我评价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藏、汉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支持存在差异,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学校教育中应提高藏族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及时提供社会支持,为构建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谐人格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面临学习、高考、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发展等种种挑战,他们的心理健康普遍被关注。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低。学习压力、自身压力、教师压力和同学朋友压力是高中生4种最主要的压力源。心理健康良好的学生能承受更多压力,他们喜欢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压力。所以缓解高中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应对压力的技能,是目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个体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一个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会喜欢和欣赏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接受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与短处。一个人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与短处,就会处于紧张状态,行动上小心翼翼,随时害怕暴露自己的短处,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智障学生的自我意识与普通学生相比更为薄弱,他们往往对自己不能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教育、监督和控制能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14.
[活动背景] 高中阶段是埃里克森划分的八阶段中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这个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高中生越来越关注自己,但是对自己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这可能会导致他们自信心不足.高中生的现实我与理想我的矛盾也成为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因此引导他们悦纳自我,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自我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设想: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过渡时期,这段时期是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青春期"疾风骤雨"式的变化,让高中阶段的学生产生惶惑的感受,与此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需要被人理解、支持、尊重、关爱。自我意识是高中生自我教育的基础,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高中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因此,正确引导高中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数学是一门能够全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学科。高中生努力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是在高中学习生涯中的非常重要的任务。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脑活力和逻辑性都处于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阶段,而处于这个阶段的高中生是培养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最佳时期,相较于之前初中学习阶段的不成熟和情绪不稳定,高中生在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方面有了自我意识,但是这种意识还相对薄弱。那么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学好高中数学、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则是在高中学习阶段的最为主要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元认知策略对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对高中英语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高中生能够较强地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而高中生思维能力中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发展与成熟,使其在阅读中运用元认知策略成为可能。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元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概念不断发展并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本文从四个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激发他们认识自我的动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引导学生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我;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肯定)探讨如何通过心理课堂促进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和自己、自己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他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等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他们迫切要求深入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他们经常把自己分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力图从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要求自己,以追求完善自我。其次,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增强。大学生既能借助一定的社会体系评价自己,叉能不完全依赖别人的评价,表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信心。再次,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大学生大多数都能够根据所学专业和以后将从事的工作要求来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加强自我锻炼。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仅能维持好其自我结构相对稳定,而且能够在新环境或新经验的基础上,对自我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互动论"体系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文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目标是行为的结果,是衡量行为优劣的标准,《纲要》所提目标也正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从这一标准中不难看出,其关键之词在于“自我”,也即是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最终评定指标就体现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建立健全上。这一标准也为心理学专家们赞同,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沃建中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十年的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了解自我;信任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调适自我;设计自我;满足自我。综上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把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行为,作为活动的目标,作为工作成绩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