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象似性特别是句法象似性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语言象似性主要论述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的理据关系。本文试图探索语言符号在语用层面的相似性,提出四条语用象似性原则,包括语用数量象似性原则、语用顺序象似性原则、语用距离象似性原则和语用标志象似性原则,并分析证明语用象似性原则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在创造科技新词时,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使新词更有理据。因此,在翻译时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观为基础,从象似性的角度考虑英汉语的符号对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周道凤 《文教资料》2007,(26):28-3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目前仍然是语言学界争议的话题。随着对象似性研究的日益关注,一些学者以象似性的普遍存在对任意性原则提出质疑甚至否认语言符号的这一特性。笔者认为,这样不利于全面揭示语言符号特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内涵和理论发展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任意性依然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本质特性,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任意性是对符号内部二因素能指和所指关系的描述,主要体现在单个符号中,象似性是对符号之间关系或符号与外部世界的描述,主要体现在符号组合之间。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方面.语言象似性特别是句法象似性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在讨论句法象似性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探讨句法象似性在语法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象似性是认知语义学的中心内容之一。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其研究对于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从修辞的角度看,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顺序象似性都会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7.
林莉莉 《海外英语》2012,(14):222-223,245
语言符号究竟是任意性还是象似性一直存在争议,索绪尔的任意性侧重从语言内部分析语言符号的关系;而皮尔斯的象似性则从语言的内部与外部整个系统来分析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文章旨在阐述任意性和象似性的概念,从而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对比和探索,通过举例说明二者是相互并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句法象似性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自然联系,其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语言结构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而句法象似原则是其重要原则之一。本文分别论述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朱晓燕 《考试周刊》2010,(45):14-15
象似性作为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受到广泛关注。根据皮尔斯符号三分法,语言的象似性主要分为映象象似、拟象象似和喻象象似。本文分别从这三个角度分析英文诗歌和汉语古典诗词中的象似性,发掘诗歌这种特殊文体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的社会背景以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任意性与象似性是语言符号同等重要的,在语言符号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哲学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1.
蔡思思 《海外英语》2011,(8):134-135
象似性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家们从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等方面分析了语言象似性特征。其中,英语词汇本身具有很高的象似性特征。该文主要从词汇的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重叠象似性,标记象似性,以及对称象似性的特点方面分析,探析其对少儿英语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的挑战。象似性根源于人们认识世界的体验性。人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世界,在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中获得经验。这一过程就是将客观世界范畴化、概念化的过程。汉字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经验结构的表征形式,映照了这一过程,从而使语言活动与认知现象处于一种相互印证的状态。汉字是表义的组合符号,是中国文化"援物比类,比类取象"的意象思维的产物。因此汉字的意象形态与其所表示的原型义之间是最具象似理据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当今语言学论坛热门的象似性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了"When We Two Parted"原文及其四个译文与原文的象似度。根据Nnny&Fischer的象似性框架,选取了素材中最具代表性的象似性现象进行解析,即听象符、拟象符中的成分象似性和关系相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三个大方面来论述译文与原文的象似度。  相似文献   

14.
语言象似性指语言形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客观外界的事物,而且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感知和认知方式。而修辞格如排比、夸张等蕴涵丰富的象似性特征,说明修辞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其实是有象似理据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象似性与任意性之争已存在多年.目前国外的绝大多数语言学著作依然以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为蓝本坚持语言的任意性支配说,对语言的象似性与任意性之争并不作考虑.而汉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象似性属性在字词层面表现十分突出,因此,有必要将汉语的象似性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提出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词汇象似性与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内外学术界的聚焦点。不少语言学家已从句法、语篇和语用等层面揭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进行有力补充。本文从语音、书写、语法、词序、词素和隐喻等方面讨论词的象似性,并探讨词汇象似性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语言象似性的研究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一个课题。它是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最大挑战。象似性的多种原则体现于语言的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层面。本文主要讨论象似性在词汇层面的体现及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的形态受多种外在及内在因素的影响,如认知的、语用的、语义的,等等。文字形态象似性并非是指文字形态象镜子一样呈现现实事物,文字形态象似性其实是人们认知和内化外在世界是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英语单词词形象似性是语言学家从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特征、发音器官状态、发音机制等方面感知、探究出来的。这样的象似性是很模糊和抽象的,和汉字象似性的直观和生动形成鲜明对照。汉字字形所蕴含的象似性有直观的也有抽象的,汉字字形直观象似性就是客观实物的简笔画,而汉字字形抽象象似性则把客观实物的形态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象似性指语言的表达形式与其所表迭的内容之间具有一致性的关系.语言的这种象似性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语言使用当中,在文学作品和包括演讲词在内的各种体裁的语篇中也被大量使用.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象似性广泛存在于演讲词的音系、词素、句法结构和语篇中.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角度,以象似性为理论基础对演讲语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