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技风》2007,(Z1)
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调查结果表明,常坚持户外活动的儿童患感冒的机会明显少于户外活动少的孩子。二、衣着要适当,切勿骤增或骤减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冻着,给孩子穿戴过厚过多,过早地穿上棉衣,结果常适得其反,更容易感冒。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09,(3):40-41
有一位妈妈,每次在教孩子读书前,会将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吻一下,以此告诉孩子"书是甜的"。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如果你有孩子在谷歌上班,那是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儿.很多父母对孩子在谷歌究竟干些什么茫然无知,一提起"Chromebook笔记本"、"安卓小机器人"等,他们只能摊开手耸耸肩.现在,谷歌推出的"带父母上班日",让父母们有了吹牛的权利. 凡是年满30岁、还没有孩子的谷歌员工,可以在"带父母上班日"当天,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位于纽约曼哈顿切尔西区第八和第九大道的谷歌办公室,近距离一睹科技巨头的风采.在2013年2月15日当天,就有285名父母享受了这种待遇.  相似文献   

4.
给孩子一个好的"思维能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父母最大的功劳,我们通过细节的不断努力,终有所得有所成。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状况,我国的人口政策开始了重大调整,国家相关部门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很多三口之家已经迎来了第四名家庭成员。面对两个孩子,想必很多父母在体验了最初的欢喜之后,已经开始感慨"生二胎易养两孩难"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父母,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够采取最为恰当的教  相似文献   

6.
孩子呱呱坠地时,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许多年轻的父母一定会想到给他充足的营养,给他丰富的知识,开发他的智力……但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却考虑不多。其实,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贝多芬曾告诫后人:"把'德性'教给你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很难形成。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的教育儿…  相似文献   

7.
1.过生日时,不能只忙着给孩子买生日礼物,做好吃的.要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孩子过生日表明又长了1岁,应该懂得更多事情.对已满3岁的孩子,可从过生日那一天起,教孩子自己动手穿、脱衣服,或自己洗脸、吃饭;再大些的,可以给孩子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  相似文献   

8.
乖巧、听话、懂事是很多父母心目中好孩子的特征。可是,最近的一项心理学研究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孩子不听话,爱顶嘴,总是喜欢和父母"对着干",你说东他偏要往西,好像就是跟你"过不去"一样。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也确实让一些父母伤透了脑筋,真是不知该  相似文献   

9.
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半年了,却没有去找事,窝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最近跟父母要钱,想去美国留学,朋友来问我该不该让他去.我想起了我妹婿的故事,于是对朋友说:"你如果真的为孩子好,就让他去,但是不要给他钱."  相似文献   

10.
奶奶因为不适应这里的环境死了,临死前还给爸爸说:“孩子,有机会要回去,回到我们自己的家去,那才是最美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成长的记忆     
潘姝苗 《科教文汇》2012,(34):I0001-I0001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每到岁末年终,就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渐渐老去的父母,不禁对如常的生活多了些许感慨和敬畏. 家里的玩具、图画书、小衣服如同偷换时光的贼,无意中翻弄它们时,总有一番失落怅惘在心头.晚上做家务,孩子指着门把上挂着的小背心,问我:"妈妈,这块抹布是我小时候穿的衣服吧?"我随意答着:"嗯,小了,你已经穿不了了,妈妈用它擦手."儿子的脸上露出不快的神色,说道:"你不能留着给我长大看啊?"我放下手上的活,看到他认真的小脸,无言以答.的确,如今物质条件好了,孩子的衣服鞋袜有的还没上身就小了,多得分不清哪件是谁买的.但在不断更新的物品中,有一件却是从未被抛弃的,那就是父母对儿女的关爱.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许多农村孩子远离父母,这些孩子由其祖父母或亲戚朋友监管,成了"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一道难题,教育得当,这些孩子能向着人生正确的方向发展,将来为社会有所贡献,否则他们将成为社会的负担。作为农村教师,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以下几点做法:一、身正示范,是"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源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和父母接触最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在上大学前旅游的费用,也可能家长给出,但不是家长必须提供。孩子可以靠自己打工搛取(在学校、在社会),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等到18岁成人后,读大学,有父母给出学费的,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这不是父母必须应该给的。实际上很多父母不给出,孩子一靠奖学金;二靠打工来获得学费。美国的大学生读书期间不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要打两份工。父母对孩子的无限责任是教育,一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的社会准则———尊重和守纪。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是源于美国是一个高度民主的国家,从人们生活的状态即可判断这种制度对美国整个民族的影响。另外就是和人们本身的一种对生活正确的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记得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的便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当一个小生命刚刚来到这世上时,似乎只会吃,只会用哭声来告诉人们他的到来。但后来这些小生命都成长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是教育改变了他们,是教育给了他们未来。孩子出生后,首先要接触到的便是父母,便是家庭,因此,家庭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港湾,还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家庭环境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品质的塑造,并且这些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当城市里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几乎都被"放养"着,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外来工子女。目前,我国外来工子女的人数也呈日趋上升的势头,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校园群体。关注外来工子女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自信品质对人一生成功的影响.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无意的攀比中,给孩子埋下自卑的种子,严重地摧毁了孩子的信心堡垒,形成日后胆怯自卑的不良个性.本文试从这一问题的社会现状、行为表现、历史根源等方面来探讨解析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7.
正很多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孩子降生当上爸爸或妈妈的时候,孩子不仅会给父母带来很多欢乐,还起到了延续香火的作用。在父母的心中孩子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其实不仅是人类,动物、植物也是如此。动物几乎和人类一样都是通过寻找配偶孕育后代,那么,植物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繁殖后代的呢?为了"生儿育女",它们又付出了哪些努力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在现在的中国家庭里也越来越常见,这些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小皇帝"的孩子,更加丧失了其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父母,缺乏自我思考等能力。因此,父母应该在幼儿期教会让孩子独立,老师则在教育中不断引导孩子,使其及时能够自立自理。  相似文献   

19.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在同龄的孩子中,他常常因为衣着寒酸而招人耻笑.在十六岁生日即将来临的时候,他希望父亲能给自己买一条牛仔裤,以此作为生日礼物.在当地,男孩十六岁就意味着成人,所以在十六岁生日那天,父母一般都会送一份孩子渴望的礼物,祝福孩子走向成年.  相似文献   

20.
有小孩的父母都知道,给孩子喂药是最痛苦的事情。可是俗话说“良药苦口”,不懂事的孩子一闻到不喜欢的味道,就会把药吐出来。每一次给生病的孩子喂药,很多家长都会用发颤的声音对孩子哀求:“宝贝,给你一勺糖,把药咽下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