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想主义是大学教师一直以来神往、景仰、体悟和促其奋进的精神体系。大学教师的素质要素、学术发展、社会服务需要理想主义的支撑,而加强大学教师的理想主义自身机制建设,创设理想主义的外部环境提供大学教师理想主义追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一流大学是分层次的,只要从建设上符合一流大学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变革上注意克服大学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和保守性,发展上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政策上谋求地方政府为建设一流大学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办学上依托地方,合理规划,发展有特色的高等教育,高水平地方大学还是有可能成为国内一流大学,甚至世界一流大学的。  相似文献   

3.
创新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不断调适大学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以实现大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针对如何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促进大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三条思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有赖于建立全社会共同的信念、构筑生成现代大学制度的和谐的利益基础、创设现代大学制度和谐运行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两个基本层面:国家层面的关于大学的制度安排,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大学的关系等;大学自身层面的内部制度设计,主要表现为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应该说,从大学诞生之日起,就有相应的大学制度。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我们称之为“现代”大学制度,以区别于在此之前的大学制度。随着大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现代大学制度也在变化。  相似文献   

5.
德里克·博克是著名的美国高等教育家,在他所处的时代。美国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的发展都经历着新的变化并且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就是在这特殊的外部环境下,才凸显了博克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独到见解与杰出才能。博克对现代大学的见地既吸取了传统大学的精华,又紧密地联系了当时社会的客观实际,在美国乃至世界都极具影响力。主要从大学的学术原则、社会责任、现代使命三个方面阐释博克的现代大学观,以期领悟博克的现代大学观,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现代大学科技发展战略制定的依据是:国家、地方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学校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现代大学的科技战略思想和原则,现代大学科技战略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应当强调,各级各类大学必须从本大学所处的现实的内、外部环境,已具备的和经努力可能具备的实际条件出发,制定各自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这样的科技战略及战略目标,才有可能付诸实施,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就宏观而言,面向新世纪,现代大学科技发展战略的目标应当是:动员全校人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大学学科门…  相似文献   

7.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指导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基点与评价标准,即大学既要满足社会需要又要遵循其自身发展逻辑。西方大学历经千年发展,遵循理念产生制度、制度体现理念的逻辑关系,建立起与自身文化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以此,从大学内外部关系的两个层面、四个维度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进行探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应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在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象牙塔"与"服务站"、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等四个维度保持适度张力。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创设有利于学校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建立有利于学校组织发展的学校自组织机制。学校的公共性决定了管理学校的实际权力属于民众。学校理事会形成的社会力量为学校变革提供了社会依据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校的制度建设现状滞后于民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校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改革这种落后的制度现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通过借鉴SWOT分析法,分析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可从三个层面提出民办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宏观层面上政府重在提供制度支持;中观层面上社会重在创设制度建立的配套环境;微观层面上民办高校着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面向未来社会的创新发展需求,运用产业组织分析方法对我国大学发展状况进行诊断,发现我国大学结构的集中度上,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的集中度严重失衡,区域大学集中度差异显著,结构瓶颈阻遏中国大学的质量强国战略的实施,必须从优化大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个维度促进我国大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社会文明与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社会文明的引领者。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要维护大学的独立精神,还要满足社会对人才和文化的需求,因此需要创设现代大学制度和谐运行的制度环境。转变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完善配套法律措施,大力扶持学术中介组织并发挥它们的作用,实行依法治校,学术自治,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让中学骨干教师持续发展,是学校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努力,既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又激发教师潜在的自我发展驱动力,来实现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为骨干教师持续发展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学品牌塑造的问题表现为大学品牌文化的趋同化,亦即大学理念文化的趋同化、大学组织行为文化的趋同化和大学物质文化的趋同化.我国大学品牌文化的趋同化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大学外部原因,又有大学自身的原因.政府、社会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外部条件;而大学构建和提升自身的品牌文化是塑造自身品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是一个具有价值体系与价值特性的价值实体或"伦理实体",对其价值构成具有天然的内在规定性,大学治理的终极价值特征在于使个体实现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最终达到更高层次的解放。公正、自由、民主与发展等是大学治理价值体系的谱系构成。现代大学治理价值体系的生成与构建需要加强社会公共伦理建设,净化大学治理价值品性形成的外部环境;将大学治理"应然"的价值品性融通于现代大学制度之中;强化对大学治理主体价值品性的培育与提升。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子系统自身及其相互之间都能实现和谐的发展,构建和谐大学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大学,应该包含大学宏观的和谐关系和微观的和谐关系的建构。宏观的和谐关系主要指大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微观的和谐关系主要指大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一所现代大学而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我们从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要构建和谐大学,打造办学特色,应正确处理好以下七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正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包含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继续教育作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维系和改善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关键。现代大学是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继续教育应被纳入现代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划,成为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并行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之一,并且应该成为现代大学重塑自身形象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外部制约与激励的制度安排,也没有形成制度创新的内生机制,当前我国大学治理改革陷入了"内卷化"的困境。这主要表现为大学治理改革基本上是对原有治理结构的复制、延伸和精致化,结果导致当前大学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效率并不高。规避大学治理改革的"内卷化"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国家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强制性创设;二是形塑"国家、大学与社会"动态均衡的治理结构,构建国家、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制度化合作治理机制;三是培育现代大学文化,为深化大学治理结构改革提供内源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对一个局部的敲打与调整,而是对大学组织整体运营的治理建设。这种整体运营的建设决定每一所大学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寻找适合自己个性化的治理条件集,条件集分为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内部条件集包括业务特征、组织结构与管控方式;外部条件集包括社会市场环境、外部监管环境与人的发展环境。一所大学架构怎样的治理体系与拥有怎样的治理能力,是大学根据内外部条件进行相机抉择、理性选择的结果,其主要问题是解决大学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与匹配问题。在大学整体运营的治理推进中需要从大学的业务特征、组织结构、管控方式和外部环境匹配上整体把握,创建"内部条件集+外部条件集"的治理生态与治理路径,以期为大学治理在顶层设计、决策化工具、建立个性化的适应性判别系统等方面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名言在现代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校长对于一所大学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大学校长自身的素质高低与角色定位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事业成败。在我国社会处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和探讨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对保证大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措施之一。以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内涵和文化属性的视角,分析当前我国大学外部环境存在着的错位、隔离、脱节和内部存在着的权力争执、割裂、弱化等矛盾问题,从植根多元文化土壤、回归文化组织本质、遵循学术自由基准和厘清大学制度根本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