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博已成为公众反映自身观点的主流渠道,微博网络舆情研究有利于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与CiteSpace软件,通过关键词“微博”与“舆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检索,对微博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基金赞助情况、发文下载量、被引频次与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微博网络舆情研究已经形成体系,研究方法较为丰富,未来以图像、视频为分析对象的微博网络舆情研究将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2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撰写的中国首份权威网络舆情指数报告——《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在重庆发布。报告显示,微博2010年一跃成为继新闻、论坛之后的中国互联网第三大舆情源。蒙牛“诽谤门”、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等事件,均以微博作为舆情源头率先披露。今年“两会”期间,张春贤等省部级代表、委员的实名微博,更是使得这种新型传播方式发挥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张晔 《新闻世界》2013,(9):128-129
微博舆情是民众在微博空间里的舆论反映。近年来,民众借助微博表达意见、讨论公共事务、维护公民权力的事件屡见不鲜。微博舆情成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镜像”。它具有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与圈子化、传播内容的理性与非理性、传播过程的阶段性与周期性、传播路径的点对面与裂变性等特征。微博舆情的发酵,聚焦了网络民意,成为舆论演进的助推器,构筑起全新的社会舆论形态。  相似文献   

4.
韩孟洁 《新闻传播》2023,(18):41-4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微博的普及,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如微博等来获取感兴趣的信息、表达立场和观点,社会现实能被微博舆情有力地展现出来。本篇论文主要基于新浪微博平台,以“江歌案”的一审这起突发的有影响的公共事件为研究实例,人工收集新浪微博中关于此事件的300个用户之间的转发关系,以0-1矩阵的形式输入Excel表格中,再导入Ucinet软件中,生成微博舆情传播的网络图,根据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结构的整体分析,再通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来研究以“江歌案”的一审为代表的微博舆情传播的特点以及其对微博舆情传播的影响,比如运用小团体、K-核、网络密度等指标综合分析数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当事人、名人、法律用户等在整个微博舆情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传播速度控制,可以通过影响这些关键节点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熊萌之 《传媒》2018,(15):86-88
微博有着时效性强、互动性强、参与门槛低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更加迅速,信息量更加庞大,且对人们的影响程度也更加深入.因此,微博这一平台已然是网络舆情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将着眼于微博环境,通过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情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7.23动车追尾”舆情形成过程基础上,通过剖析草根微博、意见领袖等大量的微博内容及其传播方式,探讨了微博网状链式、循环转发的嵌套机制及对信息资源的凝聚力,揭示了微博舆论波形成与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微博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社会媒体,在网络舆情领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为了弥补传统网络舆情分析的不足,本文将共词网络分析和复杂网络的思想与方法拓展到微博舆情分析中,并设计了基于网络可视化的微博舆情分析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效果进行验证,发现共词网络可有效探测舆论热点,复杂网络在舆论领袖发现中也可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为基于微博的网络舆情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可视化途径,探索和拓展了其研究方法,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复杂网络模块化模型,引入中心性度量和集聚系数两类系统化的社会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微博社会网络微观结构的分析方法,并以“上海发布”政务微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分析方法能较好地描绘出微博社会网络结构的个体特性,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特征向量指数、页面排序指数、权威性指数等综合舆情指标的引入丰富了网络中个体的评价依据.此外,本文分析得到的结论对政务微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微博日益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的主要平台。微博形成的舆情氛围使得高校网络舆情日趋复杂,进而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文章阐述微博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点,分析高校微博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并通过案例对高校微博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高校微博的管理与引导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姚乐野  吴茜  李明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23-130
[目的/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是新冠肺炎疫情舆情传播的重要场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舆情的针对性研究,利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方法/过程]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新冠肺炎疫情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各传播主体的位置与角色。[结果/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微博舆情体现出总量巨大、节点林立、关系复杂的网络特征;不同类型的微博用户在网络中的传播作用各不相同,官方媒体微博、商业媒体微博、自媒体微博在突发事件舆情网络中占据不同的传播位置、具有不同等级的传播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和引导过程中,应当推动各类媒体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11.
陈俊蓉 《新闻世界》2013,(7):178-179
【摘要】我国目前网民达到5.38亿,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网民数量一半,其中政务微博数量超过5万,微博被认为“正在改变官方和公众话语权整体格局”。同时,许多微博热点事件走下网络成为社会热点,而这些热点事件若处理不当便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本文通过三个与政府有关的微博热点事件的分析,解读政务微博在舆情应对中的得失与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李波 《新闻大学》2015,(1):145-149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微博热潮使信息传播途径、方式发生变化,微博意见领袖正在引领和掌控者微博的主流信息,左右社会的舆论导向。因此,结合微博意见领袖的泛众化、圈群化、显性化的传播特征,分析微博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发端、发展和低谷期中的作用,总结在网络舆情中的影响力,并就网络舆情中如何识别、培养和正确引导微博意见领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微博舆情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微博舆情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民情民意,因此,如何更好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并进行舆情的风险预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微博消息为研究对象,基于K-means算法完成对微博消息的聚类定量分析,找到所要分析的某类微博内容,进而在这类微博中找出微博消息意见领袖,提出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评估算法,完成微博消息预警模块的实现,对微博舆情监测分析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微博舆情新形态下,主持人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之间游走延伸出了“意见领袖”这一全新的角色定位.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喉舌”,在面对社会公共舆论事件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行动空间.在微博舆情时代,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如何体察“微舆情”,反馈“微互动”,敏锐鉴别信息真伪,积极引导舆论走向,使微博与传统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引导微博舆论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播音员主持人能力培养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博增强主流媒体影响力的路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7月中国首部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发布.报告指出,65%的舆情热点由新媒体曝光.微博已经超越网络论坛成为中国舆情的一大源头.微博不仅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主流发布地位,更使其舆论监督功能不断弱化.同时,微舆情环境下,虚假信息和偏激言论的泛滥也滋生了不少社会负面舆论.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做了专门部署,提出“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正确引导微博舆论,疏通公众情绪,保障社会稳定成为媒体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宋微 《青年记者》2017,(30):55-56
随着微博、微信的兴起,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日益显现.近年来,由热点事件“叠加升级”后所催生出的网络次生舆情屡见不鲜,这类新发生的舆情同样具有强大的“倒逼”压力,屡屡令当事主体措手不及,也给公众舆论的引导带来了不少挑战. 网络次生舆情的概念界定 次生,是指在原生的基础上生成,有间接造成、派生的意思.关于次生舆情,目前学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广义的次生舆情即由原生舆情所诱导出来的舆情,因舆情有正负面,所以从舆情相互关联的角度来说,广义的次生舆情也有正负面之分;而狭义的次生舆情则特指当原生舆情是负面网络事件或者可能导致负面次生舆情时产生的关联舆论现象.南京师范大学靖鸣教授等认为,网络次生舆情是指舆情事件在互联网中因为某一因素触发的再生或演化的新舆情.  相似文献   

17.
微博作为公众表达个人意志的平台之一,对社会问题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以及网民意见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平度征地事件的整体概述,分析基于微博平台网络舆情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其所体现的微博舆情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融合主题与情感特征的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璐  吴林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5):120-129
[目的/意义]微博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媒介。面向突发事件的微博主题和情感挖掘对掌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识别与预测潜在问题及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尝试提出一种融合主题与情感特征的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演化分析方法。[方法/过程]以寨卡事件为例,通过划分微博舆情演化的生命周期,基于word2vec技术分别提取该事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微博主题,采用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引入情感词、表情符号等多情绪源,对不同主题下的评论情感做细粒度划分,并计算情感强度,最终实现微博主题与情感的协同分析。[结果/结论]所提出的微博舆情演化分析方法能够揭示面向特定事件的微博在突发事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题特征、情感类型与强度,剖析网络舆情主题与情感特征的协同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高校网络舆情及大学生微博用户的特点出发,提出了高校学生微博热点话题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传播模式。在当前微博信息挖掘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网络信息采集与抽取、中文分词、文本聚类、空间向量模型等技术,结合高校学生微博舆情特点,研究设计了基于高校学生微博的舆情热点发现模型,并对该模型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传媒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形式的日益丰富,由此不断催生出与受众沟通、互动的新渠道。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而构建的现代化传播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和交流方式,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应用平台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充分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在受众意见表达开放化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机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主导着舆论发展的方向。融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组织在进行信息传播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舆论引导偏差的不良现象。研究新传播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形成及舆情治理,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营造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增强网络公信力意义重大。本期“组织传播”栏目立足“微时代”,深刻剖析微博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影响,阐述了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和高校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同时对现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展开探讨,力争对组织信息提供健康的传播环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给组织传播学的发展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也让受众对传播学以及网络舆情、舆情研判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