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近6次世界大赛上中国男篮所参加比赛的各项进攻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得分能力的各个指标数据均呈“波浪式”缓慢发展。其中场均得分的离散程度较大,总投篮次数、三分球投篮次数均呈上升趋势,而二分球投篮次数几乎停滞不前,且与世界强队差距甚大。投篮命中率呈现低水平起伏变化发展趋势,尤其是三分球命中率逐年降低.可见中国男篮“准”的特点已经失去。  相似文献   

2.
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情况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7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对投篮次数、投篮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等技术与对手进行对比与分析,发现中国男篮在2分球命中率、篮板球、助攻、抢断、盖帽上与对手还有很大的差距,三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稍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封盖方面稍占优势;篮板球、助攻方面差距不大;抢断、失误、总投篮次数、2分投篮次数以及投篮命中率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从各位置得分能力看,中国男篮内外线势力不均衡,中锋是中国男篮最强的位置,后卫与对手相比有较大的距离,前锋得分能力最低,成为中国男篮最弱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8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与对手的7场比赛,做了技术指标分析。1·投篮次数与投篮命中率比较分析(1)投篮次数与得分关系比较分析:中国男篮在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比存在较大差异;2分球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差22次;3分球投篮总次数与对方相差35次。中国球员采用传统战术打法,先站好队形,然后再组织配合,但当刚站好阵形时,对手早就贴身紧逼过来,中国男篮因此丧失很多投篮机会。另外,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组织乏力,缺乏掌控全局和阅读对手阵形的能力,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路线。(2)二分球的比较与分析:中国男篮二分球命中率与对手比相差1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第14届世锦赛和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技战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记录、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第14届世锦赛和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技战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投篮次数、投篮命中率、得分、助攻、抢断以及个人得分等比世锦赛都有了明显的下降。提出中国篮球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衣海永 《精武》2012,(22):87-8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外男篮得分能力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罚篮方面:由于中国男篮内线队员的罚篮命中率较高,因此,在全队的罚篮次数、命中次数和命中率方面高于国外男篮;2分球方面:由于内线进攻的优势,命中率方面差距不大,但投篮次数和命中次数低于国外男篮;3分球方面:投篮次数高于国外男篮,但投篮命中率略低于对手,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记录、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技术统计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中国男篮第28、29届奥运会上投篮次数、投篮命中率、得分、助攻、抢断以及个人得分等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中国男篮在这两届奥运会中所突现出的技战术水平的进步和不足之处以及与欧美强队的差距,为中国男篮今后的备战提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和录像观察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得分能力,认为中国男篮在2分球、3分球、内线、二次、快攻、失误得分等指标均与对手存在一定差距;得分过多依赖先发队员,先发队员和替补队员在得分能力上均与对手存在着较大差距;中锋位置目前是中国男篮软肋,前锋、中锋和后卫得分能力与对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在不同干扰程度下,投篮出手次数均落后对手,强干扰、中干扰时命中率低于对手,无干扰时命中率略高对手。  相似文献   

9.
对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4强队之间的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场均得分、总投篮命中次数、总投篮次数、2分球投篮次数、3分球投中次数、防守篮板球和盖帽等指标上,都是前四强球队中最低的;中国男篮除在投篮次数上略高于其他队伍外,其他技术统计指标比其他球队较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国男篮在第29届奥运会与对手比赛的相关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国男篮得分能力有所提高,内线得分尚有一定优势,但总体比较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中远投篮命中率低,前锋得分能力太弱,快攻次数少、得分差,过多依赖通过中锋得分,个人强攻与实力性得分能力不够;需加强多点多人得分,大力发展快攻,提高整体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00-2001年全国男篮甲A联赛技术统计,对江苏南钢投篮技术,得分能力,得分形式,投篮命中率,篮板球,断球,封盖等技术与上海东方队进行对比与研究,分析江苏南钢队与上海东方队的差距。江苏南钢队在远投三分球、罚球命中率和抢后场篮板球技术方面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的若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在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封盖方面稍占优势;篮板球、助攻方面差距不大;抢断、失误、总投篮次数、2分投篮次数以及投篮命中率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
第23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晖  黄伟 《体育科技》2007,28(2):45-47
中国男篮在第23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经过八场比赛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但是,通过对中国男篮全部比赛的数据分析及中国男篮的现场表现观察,发现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对八场比赛的得分、进攻总次数、投篮命中率、篮板球、抢断、失误等技术指标分析,探讨影响强、弱队之间差距的原因,为有关的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主要采用统计学上非参数统计方法(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篮和前四名队伍外线球员进攻水平的有关标志指标进行分析,结论认为在身体条件方面我国男篮外线球员与世界强队差距不大;但是中国男篮外线球员在罚球命中率、三分投篮(次)、三分投篮命中率等指标要优于世界强队;在得分能力、运球摆脱对手次数、助攻传球、突破能力、突破意识、近距离攻击对方篮圈、篮板球、快攻能力上明显弱于强队外线。  相似文献   

15.
1.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将参加雅典奥运会的中国男篮组织后卫作为研究对象的观察组,参加雅典奥运会与中国队比赛的西班牙、阿根廷、新西兰、意大利、塞黑、立陶宛队组织后卫作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组。(2)研究方法:录像分析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2.结果与分析(1)得分能力指标对比分析:中国男篮组织后卫敢于进攻,敢于投篮,且投篮的机会较多,具有强烈的得分欲望,也具有一定的得分能力,但是在投篮中表现出自信心不强、仓促出手、投篮的稳定性差,特别是2分投篮命中率很低。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抗投篮的能力,提高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分析等方法,对5场比赛中国男篮的进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攻方面得分、3分投篮次数、快攻得分、二次进攻得分、投篮次数、助攻低于对手;各位置球员的进攻能力与对手比较均具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录像观察法对27、28两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全部比赛情况及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在二分投篮次数、三分投篮命中率及篮板球上有显著提高,但总命中率和基本功及大赛经验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录像分析等方法,以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6场比赛技术统计为依据,对中国队与对手临场得分情况逐一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与世界强队的对抗中,中国男篮在2分球投篮次数和3分球命中率上与对手还有一定的差距,在2分球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方面稍有优势。找出这些差别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录像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的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中国男篮后卫的技术现状、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后卫二分球、三分球、罚篮命中率低,得分少,失误多,抢断少,助攻次数少.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及前4强球队前锋队员个人投篮得分能力指标进行了统计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平均年龄相对较小,运动技能、心理状态、临场比赛意识、经验等都还没达到鼎盛的阶段;身高已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水平;体重方面明显低于国外其他球队。中国队得分能力远不如世界强队,总的投篮次数少。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近区、中区的投篮得分方面与国外前锋相比已经有一定的提高,远区投篮次数明显低于国外前锋队员,与前4强相比更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比赛中投篮受到较大的干扰,受干扰下的投篮命中率低。投篮方式过于单一,以原地跳投、贴身投篮、突破投篮为主,其中原地跳投最多;对手也是原地跳投为主,其次是突破投篮和贴身投篮,投篮方式运用的顺序上与世界强队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