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单玉荣 《海外英语》2012,(1):217-218
声音在杜拉斯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杜拉斯作品中声音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该文主要从作品结构、创作技巧和手法、叙事、精神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于杜拉斯作品中声音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单玉荣 《海外英语》2012,(3):236-237
《乌发碧眼》是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一部作品,该文试图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通过文本的细读,阐释男主人公迷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玛格里特·杜拉斯作为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她作品中的“情人”故事一如她多彩的情爱生活,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在法国,她的作品因其形式的现代化和内容的边缘化(异国故事)却较少引起读者的重视,也少有评论界的深入研究;就国内研究现状看,基本把她的小说定位于正统小说的边缘地带。这一现象与同样是涉性的法国作家的昆德拉的研究情形形成明显的反差。本文的探讨受比较文学形象学关于“他者”形象认知中文化想象理论的启示,从作品“情爱”故事本身的解读出发,阐释了“中国情人”形象所寄寓的较为复杂的深层文化关系,并试图以此对“杜拉斯热”这一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给出一种泛文化解释。  相似文献   

4.
由于玛格丽特·杜拉斯自身经历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以及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对中国这片充满神秘的东方土地的描写,均使其文学中呈现出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同时也表现在作家的生活和回忆之中。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之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相继被译介到中国,也为她赢得了广大的中国读者。当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从作家的中国情缘为切入点对其进行解读,也是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其作品的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女作家杜拉斯的成名作《情人》,历来有源自各种角度的评论。而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对多元文化的讨论,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解读这部作品就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出发,试图在东方与西方、女权与男权的二元对立结构中的身份定位与错位上,追溯东西方在话语—权力下的历史意识形态,以及探讨在"东方主义"下西方对"他者"话语的误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烦恼是法国女作家杜拉斯初期小说创作的中心主题。本文通过对此期几部具有代表性作品的分析,展示了作家对烦恼主题的集中表现。复杂的家庭关系、琐屑的日常生活、艰险的自然环境以及乏味的婚姻生活,是小说人物的烦恼之源。在烦恼的折磨中,人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精神游离于置身其间的世界之外,感到孤独和寂寞。烦恼主题为这一时期的作品罩上了最初的黯淡颜色———灰色。杜拉斯在后来的作品中主题有所改变,但这一时期作品的烦恼主题可以说奠定了作家一生创作的灰色基调,同时也开启了杜拉斯创作生涯的灰色主题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下的杜拉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拉斯在中国的文学接受和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她的作品刚刚被介绍到中国的时候,是作为高雅文学而受到文化精英们赏识的。现在,她的作品却变成了商业性很强的产品,她的名字也变成了通俗文学的一个标志。杜拉斯在中国文化中已是一种蕴涵着文学品位、情趣意味的文化意象。文章旨在通过比较分析“学术界”和“大众”对杜拉斯的两种评价的兴趣重点、认识层次、评价尺度,总结出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下对杜拉斯的不同理解和接受、阐释的原因。揭示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有差异又有重合的这种当代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8.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在生命晚期谱写的一曲忧伤的情歌:小说用温婉、哀伤的笔调,质朴、唯美的手法演绎了作家少女时期的白日梦。从文本意象入手,厘清各意象的涵义,可以探寻作品中杜拉斯和她的白日梦所蕴含的人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在有关王小波作品的比较研究中,大多是将他与杜拉斯、卡尔维诺、罗素等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很少有人将其与卡夫卡的文学创作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比较文学的方法,对王小波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找出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卡夫卡因素、作家在荒诞世界中的精神坚守,以及卡夫卡对王小波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其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形象学主要是研究一国文学对“异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本文尝试从形象学的角度来探析玛格丽特.杜拉斯是如何在小说《悠悠此情》中塑造中国情人这一形象的。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个世纪40年代就步入诗坛的蔡其矫创作了不少充分表达自己创作个性、艺术追求和富有抒情美特质的优秀诗歌,但由于这些诗歌的内容与那些时代的生活主流存在看某些疏离,而被视为偏离了时代的主旋律.就诗歌的本质而论,他的这些抒情诗不仅有着较高的艺术美含金量,也是对诗人自觉坚持艺术纯正性的有力表达,更是对知识分子的正义、良知、批判、自审等独立的理性精神的坚强捍卫.  相似文献   

12.
裴度《寄李翱书》一文的写作时间一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作于其早年,另一种以为作于晚年。从李翱的作品及生平以及裴度的生平事迹等方面看,裴度《寄李翱书》的写作时间,应在贞元末年。明确此文的写作时间,对于正确理解裴度对古文运动的态度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汉魏六朝碑刻语料时代确定,真实性强,数量丰富,内容广泛,有较高的语言研究价值。根据碑刻献的语言风格、特点,其主要研究价值在字、词汇方面,音韵的研究也有一定价值,语法研究方面则意义不大。由此提出了碑刻语言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土地立法是南京政府时期的重要立法内容,受到各方的关注.这一进程主要包括土地立法的酝酿和准备,也就是土地立法思想的形成和政权的建立阶段、各项土地法规的制定阶段以及土地法的修改及准备实施阶段.从土地立法的进程可以看出,这一部门法的制定既“快”又“慢”,且颇具功利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五四”文坛贡献了《卷麓》、《春痕》、《劫灰》这三部小说集的新文学女作家冯沅君,在此期小说中重点刻绘了女主人公在亲子之爱与情人之爱之间犹豫、彷徨、挣扎的痛苦情状。女主人公在“爱情”中痛苦挣扎的命运和作者自身因受新思潮的影响而具有的反叛性、因母亲之爱而具有的皈依性之间的冲突正相吻合。这种在反叛与眷恋之间的左右摇摆,拔心不死,正反应了“五四”一代刚刚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知识分子在过渡时期的艰难处境。而从冯沅君的《淘沙》(二)(三)来看,她以自叙传色彩浓厚的方式来抒写自己的“爱情”之痛,乃是一种有着理性认知背景的心然.  相似文献   

16.
佤语谐音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声母相同,变韵母;韵母相同或相似,变声母。从意义上看,谐音词是在词根词素的基础上表示"泛指、概称"等意义,同时还带有一些表卑的附加意义,谐音成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词汇意义。此外,形容词词素谐音词主要起强化作用,动词词素构成谐音词具有表名物意义的语法作用。谐音词在日常口语中通常连用,但在熟语、祭词等口传文学用语中,为了句式工整的需要,常常可以把词根词素和谐音成分拆开使用,但这并不改变谐音成分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17.
丁玲自觉地将个人情感体验与时代大潮融合,将自己对女性的思考与时代的感悟投射在创作中,尤其是其中以女性的恋爱婚姻为主的早期作品。丁玲早期作品中的婚恋题材主要有恋爱、同性恋、婚姻等三个方面,体现了丁玲婚恋观的演变,并可从中感受到她对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境遇的关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关于刘咸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史学、目录学等方面的成就,然而其著作中含有大量的文学评论文字,其中赋论资料较为丰富。由于散见于各书,以致其赋论思想迄今无人论及。其赋论思想包括赋体的界定、前人赋论之辨析、历代赋家赋作之评议、关于赋体分类之溯源及流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诗歌中体现着生态伦理思想,从诗歌发展史来看,古代诗歌、浪漫派诗歌和现代派诗歌有着不同的生态伦理观念,其中现代派诗歌的观念蕴含了今天生态中心主义的许多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特征上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这必然在价值关系中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不仅是一种真实的主客体关系,也是一种具有教育属性的价值旨趣与具有优先选择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