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思路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对于刚从二年级升上来的三年级同学来说,此次习作要求写同学,非常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动笔,但如何消除学生惧怕习作的心理,顺利地完成这次片断习作呢?笔者以为,设计上可用游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密切关注课堂生成,实现有效指导。导写过程一、说“模特”,读例文,感悟写法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小模特,他是谁呢?投影习作2插图。2.仔细观察,说说小模特王志成的模样。(学生会从个儿、头发、眼睛、脸蛋,还有穿着等方面描述,师可略作小结。…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习作的要求,首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想写、乐写。是的,对于初学作文的同学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而当前,我们不难发现,只要一提到作文,学生就会犯难。究其原因:一是心里害怕。他们觉得习作要求不可企及,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3.
写话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关键期,也是习作能力的启蒙阶段,它为中高段的习作提供了实践基础。写话教学开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对习作的态度和能力。一二年级没有专门的写话教材,也没有单独的写话课,那么写话素材、写话教学的时间从何而来?写话兴趣从何培养?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三、四年级的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年级在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尤为重要。从写话向习作过渡,从看图写话到看图作文,需要有依靠,有支架。在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支架意识,帮助学生搭建习作方法支架,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内化语言表达,外化思维过程,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的习作搭建思维之梯,帮助学生掌握习作构思方法,形成习作思维,通过习作赏评找到修改点,提升习作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接龙习作     
为了引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最近我尝试了一种新的习作教学模式———“接龙习作”。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开头一句,接着,请一位同学写第二句,再请另一位同学写第三句……一个个连下去,直到连成一篇短文。这种单线接龙习作,我把它称作“一条龙习作”。当然也可以两条龙、多条龙作文。这就是几个学生一齐上来以同一句话作为习作的开头,几条线同时接龙,最后形成不同内容的习作。在一次习作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第一句:“早晨,卖小笼包的摊头旁围满了人。”学生们一个一个挨着次序地上来,一句一句往下接。最后让大家交流、评价,把不…  相似文献   

6.
小学三年级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起步阶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总是遇到以下障碍:缺乏兴趣,动力不足;缺乏条理,“杂乱无章”;缺乏重点,中心不明。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研究。通过长期实践,笔者发现借助“作文地图”,可以画促写,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借图明思,理清习作思路;“点染中心”,突出习作重点,从而大大减小了三年级学生的习作难度。  相似文献   

7.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习作教学花的时间多,对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只要说到写作文,教师棘手,学生头疼。因此,三年级习作的起步教学,绝不能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只有开始就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想写、要写、乐写,并把这种兴趣和内驱力长期保持,不断发展和创新,才是成功的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8.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习作基础,习作兴趣仍需继续点燃。在动作描写中,学生往往写不具体,常常用概括的语言陈述。要让学生的习作写生动、写具体,可进行专项训练,以激活习作潜能,点燃习作热情。针对一节"动作描写"习作指导课进行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找到动作描写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作描写练习。  相似文献   

9.
李大富 《中国教师》2013,(Z1):121-122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很多老师认为三年级的习作课不好上,总是抱怨学生写不好作文。我认为学生习作写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二是由于教师对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定位偏高,所以出现了指导不够合理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喜欢习作,也能够在习作方面有所进步,近两年来,我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探索。通过研究,我发现如何给学生写习作评价和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付梅 《时代教育》2007,(6Z):115-115
写话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就应从低年级开始,有目的、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为以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据语文课标的要求,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坚持每天写话,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习作起步教学要求要“低” 三年级是中年级的起始阶段,习作也是从三年级刚开始起步的。如何让学生从一、二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过渡到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必须历经一个从句到段到短篇这样循序渐进的习作实践过程。在学生习作实践的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学习规律,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冯发柱 《湖北教育》2004,(13):62-63
尽管低年级已经开始对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训练(《语文课程标准》称为“写话”),但正式提出“习作”是在三年级。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始年级。  相似文献   

13.
二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始年级。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习作”,写的比重明显加大,不仅写的内容宽泛了,而且写的次数也增多了。如何在习作之初,为学生的习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的。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四、课程改革中的作文教学(一)转变观念1.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不同学段对作文有不同称谓。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七至九年级叫“写作”。“写话”和“习作”的提法,表明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这样提,有意降低难度,使教师打破作文的神秘感,使学生打消畏难情绪,克服作文要“作”的心理障碍。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不怕作文到爱写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因此,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始年级。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习作”,写的比重明显加大,不仅写的内容宽泛了,而且写的次数也增多了。如何在习作之初,为学生的习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相似文献   

16.
赵莉 《甘肃教育》2009,(23):42-42
从片断入手,培养兴趣 小学中年级正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开端。三年级的习作不必考虑开头、结尾、布局谋篇等,只要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好三四句,或者更多的句子就可以了。这些句子连在一起就是一个“习作片段”。习作片段的定位就是学生由写话到习作的最近发展区,找到它,就找到了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时学生的习作做了很明确的要求。要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保持学生的习作热情,保护学生的习作信心。让学生热爱写作。乐意写习作,写好习作。在习作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8.
庞国艳 《广西教育》2014,(21):42-43
不少长期从事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会对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习作交接工作感到头痛。教学内容从低年级的"写几句通顺的话"过渡到"写一篇文章",这个跨度如此之大,让不少教师难以应付。同时教师发现,学生养成了"习作就是交一篇作文给老师看而已"的思维定势,加上种种外来因素,导致低年级习作起步教学停留于简单的句式练习,或是关注学生是否能完成习作的阶段上,学生的习作兴趣被繁重的练习消耗殆尽,给日后的习作教学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要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培养习作兴趣,引导学生愿写、乐写、会写,提高习作水平。近年来,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1.从低年级写话开始,教师就要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写话成为一种乐事,而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想方设法使学生将习作兴趣长久保持。这是教师要花费心思的、经常的、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