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715年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驾崩,生性好赌的苏格兰人约翰·劳被找来处理路易十四留下的烂摊子。劳大量发行纸币和股票,一度让法国经济复苏,孰料此举却引发金融投机狂潮,经济短暂繁荣之后即迅速崩盘,约翰·劳被迫逃离法国。虽然他重振法国经济的计划最终失败,但他的金融理论却启迪了后代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2.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12,(11):64-64,F0003
1661—1715的法国史是以“路易十四时代”之名而载人史册的,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这一时期的法国历史似乎就是一本路易十四的个人传记。尽管这样的提法有失片面,但确实可以突出路易十四在这段历史中的特殊地位。路易十四在政治上大权独揽,独断专行,自称“太阳王”,被看作是神的化身,国王的意志就是法令,路易十四的名言是“朕即国家”。...  相似文献   

3.
路易十四(LouisXIV ,1638~1715年) ,法国国王(1643~1715年在位) ,路易十三之子 ,史称路易大王。5岁即位 ,亲政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巩固专制统治 ,宣称“朕即国家” ,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大权于一身。路易十四把法国绝对君主制度推到顶峰 ,但在他统治后期 ,国库空虚 ,起义频繁 ,引起各阶级的强烈不满 ,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封面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4.
法国从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然而长期以来,地方割据势力强大,国家四分五裂,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12世纪初以来,王权逐渐加强,路易十一(1461~1483年在位)以专制的手段强化国家的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机构,基本确立了封建专制制度;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执政时期,专制王权达到顶峰。伏尔泰称之为“路易十四时代”。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代,也是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表面的强大暗含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危  相似文献   

5.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18世纪初期英法之间为了争夺海上和殖民霸权的第一次大冲突。进行过13年的战斗,以英国为首的军事同盟取胜而法国失败告终。这场战争涉及诸多国家的利益,所以战争爆发的原因众多。  相似文献   

6.
四次大规模的扩张战争是路易十四实施对外政策的基本形式之一 ,地缘上的“花边之战”、与整个欧洲为敌和战争中复杂的外交斡旋是其特征 ;其后果是从此法国成为欧洲大国 ;由来已久的与哈布斯堡王朝的抗争是路易十四发动战争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7.
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专制君主,为加强封建君主专制和巩固中央集权,路易十四采取了一系列文化政策,如实施宗教统一政策,推行古典主义,扶植“官方”艺术等等,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以及欧洲文化并对后世的法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专制君主,为加强封建君主专制和巩固中央集权,路易十四采取了一系列文化政策,如实施宗教统一政策,推行古典主义,扶植“官方“艺术等等,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以及欧洲文化并对后世的法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两次大战之间法国建立安全体系的尝试为何失败?本文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法国外交上的一系列失策。具体表现在:在谋求安全的同时,追求欧洲霸权;不尊重中小盟国的利益,参与大国妥协政治;屈服压力,签订道威斯计划与洛迦诺公约;未能与苏联结成军事、政治同盟;对德意法西斯实行绥靖、退让政策等。法国谋求安全尝试的外交失策,为民族国家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有益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听了一堂课,是苏教版七年级的《凡尔赛宫》。文中有一段"历史轶事",说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因财政总监大臣富盖新建的府第富丽堂皇而以贪污营私之罪将其投入监狱,并判处无期徒刑,嫉妒之心使路易十四作出兴建一座豪华皇宫的计划。这就是凡尔赛宫的由来。其建造者几乎是修建富盖府第的原班人马,  相似文献   

11.
英法七年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从1763年开始,法国和盟国西班牙开始重建他们的海军,准备复仇。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法国审时度势,开始有了援助美国对抗英国的计划。美国方面也在1775年9月的大陆会议中作出决定,在欧洲与英国敌对的国家中寻求同盟。但战争开始,英军还拥有战略主动,纽约城陷落,华盛顿的大陆军战败。这导致法国迟迟未下决心与美国缔结条约,直到萨拉托加战役美军取胜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之后,美国加大了向第三世界国家推行民主自由价值的力度。布什政府借“反恐”之机,向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所谓的“流氓国家”与“失败国家”实施“民主改造”战略,不但采取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对这些国家进行“政权变更”,而且企图主导它们的“国家建设”进程。布什政府的“民主改造”战略本质上是为美国霸权服务的,必将遭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抵制,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南特敕令"是中世纪法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宗教条令,对法国历史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力图从路易十四对南特敕令态度的转变以及"南特敕令"被废除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认识废除"南特敕令"这个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4.
翻开世界近代史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曲折、再发展 ,每一步总能看到法国的“参与” ,或者说 ,近代法国 ,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镜子 ,通过它 ,能清晰地知道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轨迹。14、15世纪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城市中有法国南部城市。从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扩张和掠夺中得到实惠的国家中有法国 ,开始了商业和殖民争霸 ,开始资本原始积累。《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的反映。国王允许信仰新教 ,是法国宗教斗争、改革的结果。17世纪中期 ,法国路易十四改革 ,是同时期几个封建国家改革中较为成功的 ,它推行了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促…  相似文献   

15.
法国的路易十四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教学质量高,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学校。该校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法王路易十四曾送给该校一幅油画,拿破仑曾来该校参观。现在学校仍保存着那幅油画和拿破仑的石膏头像。该校自建校以来,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如雨果、莫里哀、狄德罗、罗伯斯庇尔,以及法国现代的著名人物蓬皮杜、德斯坦、希拉克等。  相似文献   

16.
戴高乐主义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反对美国霸权;在法属殖民地推行“从非殖民化到合作的政策”,维护法国的海外利益;积极发展与东方国家的关系,推动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努力促进西欧联合,以实现法国领导欧洲和维护法国大国地位之目的。戴高乐主义对法国、整个西欧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增强了西欧的独立倾向,对打破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法国人在北美大陆建立了新法兰西殖民地,它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扩张后,于18世纪初达到极盛,囊括了整个北美大陆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与其同时,它与南方的英属殖民地发生了数次冲突和战争,并在路易十四时代取得过重大胜利;但在18世纪中期的七年战争中,新法兰西惨败,不久便在1763年《巴黎条约》中被全部割让给英国,本文意图从17世纪法国移民政策的角度解析新法兰西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宫廷与路易十四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凤 《文教资料》2006,(14):25-26
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历史上一段重要时期,专制王权达到顶峰。路易十四把他的宫廷作为展示王权的舞台,建立了一套具有相当魅力的宫廷制度,使得宫廷成为当时时尚的风向标,影响了欧洲的文明和精神。同时,宫廷奢侈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也推进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英、法两国自中世纪以来就冲突不断。17世纪末,18世纪初,两国又围绕世界殖民霸权展开了斗争。英国在七年战争中重创法国,在争霸中占了上风。法国借北美独立战争之机大力援助北美人民抗击英军,希望能够重夺霸权。但事与愿违,战争的胜利不仅没有使法国得到更多的利益,反而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法国因此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势之中。英国虽在短期内受到重创,但核心利益并没受到多大的损害,依然保持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路易十四在四次战争中的外交活动来揭示他的对外政策及其实质,这些活动包括每次战争中当时外交目标的调适、所施展的各种外交手段;为此首先讨论了法国外交思维形成的历史过程,从而认为:路易十四的外交活动不是和平的使者,而是制造战争的工具,这就是其对外政策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