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网的真正互动,不应从新闻表现开始,而应该从新闻发现开始,同时、并行、多次互动,并影响两种不同介质媒体的各个环节. 有传媒研究者说:"报网互动"是报纸开往春天的地铁. 最初的"报网互动",是报纸在数字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自己打造一副网络外壳.发展到现在,"报网互动"的模式也仅是从当初简单的"新闻搬家"--把当天的印刷版新闻粘贴到网络上--发展到对既有新闻信息的二次整合.在对信息的采集过程中,网络和报纸依然是两个不相往来、相对独立的个体,互动只是体现在原始信息采集完成之后的新闻表现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车载等各种新媒体的兴起,报纸广告的份额日渐被瓜分,同时报媒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单纯靠广告和软性新闻包装已不足以吸引广告客户的眼球。本文通过新商报案例论述了纸媒可以借助活动提升报纸和客户品牌,利用策划活动进行整合营销,撬动零投放客户。同  相似文献   

3.
纸媒是典型的传统媒体形式,其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下,以新闻内容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为主要优势,通常纸媒的内容更具实用性和深刻性,主要是针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社会现象的报道。在融媒时代下,纸媒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冲击,纸媒受众群体不断压缩,如何突破限制、扭转局势,构建新闻专题,是纸媒重点探索方向。对此,本文分析了纸媒构建新闻专题的意义和类型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研究了融媒时代下纸媒构建新闻专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殷陆君 《传媒》2019,(11):1-1
今年6月16日,《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我们向《光明日报》全体同仁表示热烈祝贺!70年风雨兼程。《光明日报》新闻事业发展迅速: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纸与笔到机与网,传播技术不断进步;从一报独树一帜到3报5刊以及多媒体众星拱月;从传统纸媒风行一时到报网微端同向发力,受众覆盖亿万人群——《光明日报》专业化、知识化、特色化、品牌化特色彰显,新闻信息服务智能化、数据化、移动化纵深融汇,信息平台、舆论阵地、思想智库贯通共进,融合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与革新,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新闻传播形式和途径为人们所熟知.如今,除纸媒外,人们还可以借助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电子阅读器等多种终端获得新闻.绝大多数时候,新媒体途径比纸媒途径获得新闻的效率更高,且更加方便快捷.纸媒要想寻求可持续发展,媒体融合已是必然趋势.但融合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迎合受众的"口味",更重要的是,在努力适应新变化的同时,把"内容为王"做到极致,不断提升新闻产品质效,增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陈东 《新闻记者》2008,(2):82-85
金华日报社现拥有金华日报、金华晚报、浙中新报、兰江导报和金华新闻网"四报一网",创办了手机报、数字报,开发研制了平面媒体广告数字化应用系统.几年前,我们就开始酝酿运用新媒体理念,对信息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提高信息复用指数,做到新闻产品一次生成多重发布,使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周文 《今传媒》2014,(8):26-28
"报网互动"语境下,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与网络等新媒体可以尽量弥补各自的缺陷与不足,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达到互利双赢甚至多赢。在"报网互动"语境下的新闻生产过程之中,受众不但是信息的消费者,还是信息的生产者。他们既参与新闻初级生产,也参与新闻的再生产之中。在初级新闻生产过程中,受众参提供的某些信息资源可以供专业新闻工作者直接加以利用。在新闻再生产中,受众转发、收藏新闻,与媒体进行互动,甚至对新闻进行改写。受众参与新闻生产具有非专业性、聚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报网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报网互动是从媒介融合的角度而言,两者是媒体的互动;狭义的报网互动指的是报纸与网络上开辟某个专栏,这主要是栏目的互动。传统的纸媒与互联网的融合既是媒介进化的必经阶段,又是纸媒在电子传播领域的一次摸索性延伸。这种融合由媒介的进化与广大受众的共同需求所决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的赢利模式体系构建与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流行的"三次售卖理论",是指在欧美发达国家期刊经营的三种商业模式.第一次售卖是指"卖内容",以精彩的内容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使杂志有可能获得发行收入.第二次售卖是"卖读者群",一定数量、相对固定的读者群成为广告收入的基础.第三次售卖则是出售期刊的品牌资源,利用品牌资源发展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10.
吴刚 《新闻前哨》2010,(10):37-39
近年来,网络媒体用近乎零成本转载报纸内容,以"低成本、高收益"快速扩张,争夺传统受众的注意力。纸媒则通过实施媒介融合的全媒体战略来重新吸引受众。本文参考期刊"三次售卖理论",提出全媒体时代都市报"三次售卖"盈利模式构想:"第一次售卖"过程都市报的盈利点在于广告收入,"第二次售卖"主要产品是都市报庞大读者群的"注意力","第三次售卖"是销售报纸相关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传播对报业集团而言,其实质就是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媒体融合,从报纸产业转变为内容产业.在加强"多媒体"采访制作同时,重视以"聚合和互动"为重点的全媒体整合,为受众提供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的新闻信息服务.近几年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中国宁波网为基础平台,以"一网四报一平台"为抓手,对新媒体实践进行了积极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一条“天然气涨价”的虚假信息,曾使全国各地大面积出现“排队抢购天然气”的现象。涨价谣传的原因有四:一、信息重大,关乎民生;二、有关报道中“巧打”了“马虎眼”;三、权威网媒的转载和更换标题;四、涨价信息从纸媒传到网媒再又回到纸媒,传播效应不断放大。杜绝媒体谣言,期待制度规范:没有明确、准确、权威消息来源的所谓新闻,媒体应拒绝刊播。  相似文献   

13.
在PC互联网时代,我们开始讨论媒体融合,很多报纸以最低廉的价格,将采集到的信息内容提供给了门户。而今天,门户已经消灭了纸媒品牌,没有一家纸媒在门户上有品牌。门户所有的新闻都是新浪新闻、搜狐新闻,没有某家报媒的新闻,没有《京华时报》的新闻。门户抢掠了报纸的收入,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之间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新的高潮.近年来,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挑战,一度高枕无忧的传统媒体受众分流,广告下滑.为了"救亡图存",传统媒体再次"触网"成风,纷纷进军网络等新媒体领域.报纸与网络之间相互渗透,资源共享,2006年被称为"报网互动年".最近电视与互联网之间更是亲密接触,动作频频.为了发挥新旧媒体整合的优势,国内部分新闻网站已开始并入传统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复兴,尤其是博客的崛起,为了提高竞争优势,传统媒体与网络之间的融合不断深入,已进入内容整合的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15.
在报网融合新格局中,特别是在应对网络公民新闻严峻挑战过程中,不少纸媒向网络靠近,嫁接优势,如何充分彰显报纸的权威性、公信力,积极掌控舆论导向,大家在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王凡 《新闻世界》2011,(2):66-67
在许多新闻理论界和业界人士眼中,报业面对网络通信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走"报网融合"的道路是其必然的选择。本文通过比较网络媒体与报纸信息传播方式、新闻内容生产的不同,说明仍处发展阶段的我国纸媒,虽然为了发展要迎合媒介融合大趋势,但报纸的本来任务或者说信念不曾改变,即以严肃的硬新闻、深度的分析报道占领观点市场,生产对受众来...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全球化、互联网全面普及的今天,传统报媒的优势荡然无存,其生存空间逐渐被压平压扁。而身处最基层的区县报更是危机四伏,它既不能像大报那样在媒体市场激烈竞争中分得一块"蛋糕",又无力与大报对抗在同类媒体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陷入极度尴尬的境地。区县报无论从新闻本业,还是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均面临危机。区县报出路何在?笔者以在区县报工作近20年的历程体验,对本命题做简  相似文献   

18.
融媒时代,传统纸媒摄影记者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迅捷的数码处理技术和网络空间的巨大容量,为新闻组照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当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中的论坛、微博、微信和客户端,都十分需要优秀的图片,而新闻组照则能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全方位需求.本文就新闻组照如何通过增强叙事功能、注重排列逻辑,以取得蒙太奇效果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翟博 《传媒》2021,(16):14-15
中国教育报刊社(以下简称"报刊社")是教育部主管的教育媒体机构,是教育行业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主办有《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杂志、《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等"两报四刊三网两端"和80个移动端平台号,形成了纸媒、网媒、掌媒三大方阵聚合的立体化、全媒体新闻舆论宣传矩阵.报刊社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论述,结合行业特点和技术趋势,以建设"智融平台"为抓手,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坚持移动优先、智能驱动,一体化发展方向;坚持"方向性引领、专业化服务"宗旨,深耕行业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提供准确、快速、立体的新闻和服务,努力探索行业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发展之路.在今年6月举办的今年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教育报刊社"智融平台"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中国三网融合虽不成熟,但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介都必受其冲击,纸媒犹甚.为此,纸媒应该采取策略,从终端、受众、内容、广告等方面应对三网融合的挑战而实现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