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新闻传播学书”栏目主持人按语:如果只能选择一位记者作为20世纪的新闻界代表,那我选美国记者和报刊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他连续从事新闻工作56年,写作时政专栏文章1万多篇(结集90多卷),另外还出版专著50余本。由于版权问题,他的论著被翻译成中文的很少,  相似文献   

2.
梁衡的新闻三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个记者的内心独白》人民出版社出版,另外两部是《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出版已有8年,凡是读过该书的人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获得若干启示。这是一本体例独特的书,它不是一般的新闻作品结集,也不是新闻理论文集,而是以“新闻作品+独白”的方式,把自己在改革开放最初10年的作品遴选而出,又把写作这些作品的背景、经过、体验、感悟一一道来。同时还有论述新闻写作、文学写作的理论文章。这样的结集,表面看似有点杂,但细读全书,你会发现它如同散文的“形散神聚”结…  相似文献   

3.
如今,专栏结集出书是图书出版的常见现象,也是编辑组稿的一条捷径。不过,专栏有人气而出书遇冷落的情况也常有,即便是名家的结集、名专栏的结集,也存在由"专栏"向"图书"转化的问题,毕竟,文章一篇篇分开读,和放在一本书里一起读,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实际上也是编辑的一种"二度创作",我编辑的第一套书"纯棉时代.感动书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套书是为专栏女作家  相似文献   

4.
由全国新闻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组编辑,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新闻生涯》一书,即将与读者见面。《我的新闻生涯》是一本内容丰富,具有多方面、多层次阅读意义的书,全书共分三册,作者都是近年来评定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即  相似文献   

5.
如今,专栏结集出书是图书出版的常见现象,也是编辑组稿的一条捷径.不过,专栏有人气而出书遇冷落的情况也常有,即便是名家的结集、名专栏的结集,也存在由"专栏"向"图书"转化的问题,毕竟,文章一篇篇分开读,和放在一本书里一起读,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实际上也是编辑的一种 "二度创作",我编辑的第一套书"纯棉时代·感动书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套书是为专栏女作家赵婕的随笔集量身打造的,下面说说我这次"二度创作"的全过程,以飨编辑同仁.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摞厚厚的已经编审完毕、正待发排的书稿《新闻采写诀要》。这是曾亚春同志以他们举办的《飞龙杯奖》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为基础,加上所编《南阳日报通讯》中的优秀文章结集而成的一本新闻业务性专著。曾亚春同志向我简要介绍了编辑这本书的缘由和构想,要我给它写个前言,我欣然接受了。因为,第一,这将  相似文献   

7.
时事新闻目前已成为报纸新闻信息的主体。也是报纸竞争最重要的领域。时事新闻怎样加强冲击力成为编辑工作的一道难题,新闻冲击力包括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和报纸版面视觉效果两个方面,它是比吸引力更高的一个层次,吸引力主要是指搞件内容的可读性,而冲击力既包括内容,也包括对内容的版面处理,它是新闻对读的一种强势引导。一条时事新闻仅仅有好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编辑把稿件的内容优势转化为版面强势,这种转化工作包含编辑对新闻冲击力的追求,时事新闻的冲击力必须来自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具体说来。提高新闻冲击力的编辑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书讯     
由全国新闻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组编辑、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新闻生涯》一书,即将与读者见面。《我的新闻生涯》是一本内容丰富,具有多方面、多层次阅读意义的书,全书共分三册,作者都是近年来评定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即  相似文献   

9.
13年前,我从一个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成为了一名电视人,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自己走上的是一条永远处于冲锋状态的路。初到电视台,我被分配在新闻中心报道部,成为一名《辽宁新闻》的记者。我从心底里感谢那两年的工作经历,它为一个年轻记者的成长打下了坚实  相似文献   

10.
1987年5月5日《乌鲁木齐晚报》第二版的下半部列出了一则广告:《乌鲁木齐市邮政局开办集邮有奖定期储蓄公告》,无独有偶!同一天,在该报的第一版右下角又刊载了一条同这则广告一模一样的“新闻”。两相对照,后者只是对前者稍加删改,内容完全一致,我百思不得一解:如果把它看做是广告,电头明明署名通讯员×××,分明是一条新闻;如果把它看成是新闻,又偏偏同广告的内容相同。更  相似文献   

11.
与农民直接打交道二十多年的湖北省红安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陈再新同志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新闻作品等一千多篇,最近,云南德宏民族出版社为其结集出版了《折光》一书。  相似文献   

12.
薛宝海 《青年记者》2009,(23):11-12
前不久,我结识了曾任英国广播电视工会东南亚区负责人的贺云飞,在她那里,我了解到原来还有另外一种电视经营模式。贺云飞介绍,英国广播电视工会是一个很大规模的制作公司,在新闻制作方面仅次于CNN,属于新闻内容提供商,它在世界各地都派驻记者,采访到新闻后,在总部的网站上进行交易,买家可以看到新闻片断,决定购买后就汇款购买。这样,一条新闻就可以卖给多个播出机构。  相似文献   

13.
光明日报2月3日的《语言文字》专刊上,有语言学家吕叔湘同志的一篇短文,谈了他对两条新闻的意见。其中的一条是《全国最大的文化馆在京动工》。新闻说到了文化馆的面积,室内和室外的设置和布局,出资兴建文化馆的单位;却只告诉人文化馆座落在北京市东城区,而不说明具体地点。另一条是《〈伊凡雷帝传〉翻译出版》,新闻有书的内容的简要介绍,却没有书的著者和译者。吕叔湘同志在这篇短文中说:“常常看见有的新闻报道,内容很详细,可是最关键的事项,读者最想知道的事项,偏偏一字不提。真是无可奈何!”这确是目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同志拿了条简短新闻给我看,新闻的标题是(西安规定11种零售商品价格差率》,全文是“西安市物价局日前发布公告,规定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11种商品的零售环节进销差率。公告要求西安市区以及所属各县所有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国营、集体和个体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这11种商品的进销差率规定,对违反者物价检查机构将严肃处理。还没等我看完,这位年轻人便说:这条新闻倒是符合当前写短新闻的要求,但信息含量是否太少了点?我仔细琢磨,觉得这位年轻人的提问是有道理的。我认为这条新闻的主要毛病是宣传味太浓,信息量太少。它是在当时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广播电视学会高级编辑潘重宇同志的学著《新闻精品写作艺术》 ,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全面总结新闻创优经验和探索新闻精品写作艺术的书 ,它有如下特色 :视野开阔 ,全书十八章 ,既囊括了人们熟悉的新闻基本要素 ,还涉足了过去人们较少涉及的一些领域 ,拓宽了新闻写作新路子 ;视角新颖 ,跳出了传统新闻写作的圈子 ,把新闻写作视为一门交叉性学科 ,充分利用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 ,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分析透彻 ,不但讲出一条质量高的新闻高在哪里 ,一条质量差的新闻差在何处 ,而且讲出了新闻质量之所以高低不等的原因 ;…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结识了曾任英国广播电视工会东南亚区负责人的贺云飞,在她那里,我了解到原来还有另外一种电视经营模式.贺云飞介绍,英国广播电视工会是一个很大规模的制作公司,在新闻制作方面仅次于CNN,属于新闻内容提供商,它在世界各地都派驻记者,采访到新闻后,在总部的网站上进行交易,买家可以看到新闻片断,决定购买后就汇款购买.这样,一条新闻就可以卖给多个播出机构.  相似文献   

17.
兴烈同志的部分新闻论文结集出版,我欣然作序,以表祝贺。我和兴烈相识交往30多年,算是老朋友了。早在60年代,我在解放军报任编辑时,他是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新闻干事、解放军报  相似文献   

18.
《新疆新闻界》是我每期必读的刊物。这不只是因为它发表的多是新疆新闻界同仁的最新研究、探索成果,其地域接近性和内容贴近性强,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内容丰富,还因为它对我在新闻园地中学步给予了热忱的扶持,不断地帮助我提高对新闻工作的认识,开阔探索新闻理论的视野——导师之情,永难忘却。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在新闻战线干了40多年,写过不少新闻,但我很轻视短新闻,以为写“豆腐块”消息,是雕虫小技,做不了大学问。 实践证明,我的思路错了,写新闻不易,写一条好的新闻更难。真正使我醒悟而折服的是《总书记关心新闻记者》这条简短的新闻特写(载《人民日报》1994年6月14日4版)。这条新闻特写,可谓是真正的“豆腐块”,全文只有200多字,全用事实说话,感人至深。这条新闻特写,配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摄像记者提摄像机的大幅照片,版面超过文字稿一倍多,读来更加可亲、可敬。它给人们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江总书记平易近人,与新闻记者心连心。 这条图文并茂的新闻,为什么人们一打开报纸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呢?  相似文献   

20.
我相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把自己比作"狗"是需要足够勇气的,而鲁迅研究专家房向东却把自己比作是"鲁迅坟前一只狗",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不少"狗文章",并结集出版了<怀念狗>(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3月版)一书,这不能不令人侧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