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随与郑骞     
顾随(羡季)与郑骞(因百)都是享有盛誉的国学大家。二人同出于沈尹默门下,同在天津女师和燕京大学执教,在生活和事业上相互帮助,相互砥砺,交谊深厚,嘉言懿德足堪后学楷模。  相似文献   

2.
顾随是文论家、诗人,同时也是在禅学、书学、课堂讲授艺术等多方面具有杰出造诣的文化大家.我们只有对顾随的文化立场、文化特性有整体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进入具体的顾随研究.从顾随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顾随的思想、学术所反映出的文化立场等方面,对顾随的文化立场加以考察,认为顾随是开放的新文化的立场,他更关注文化的永恒价值,因而能超越保守与激进,具有平和高远的文化心态,这在20世纪知识分子中显得颇为难得.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中国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文学批评家,顾随的文学批评主要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他的古典文学批评涉猎非常广泛,有必要对顾随的古典文学观做一总结。顾随对古典文学的总体态度,可以用他很重视的一个概念“兴”来概括,即从旧文学中生发出新的东西来,“袭故而弥新”;顾随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总体而言他对古典文学是以批判和不满为主的;他认为中国旧文学缺乏理想,只有富于理想性的文学才能振兴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4.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初秋,杜甫抛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微官,携家带口,千里迢迢,艰难跋涉,走过了刚被战火蹂躏的关中大地,翻越陇山边关,来到了西塞重镇秦州城,开始了"流寓"陇右将近半年的生活:十月间从秦州南下成州,十二月初一离开成州南行,年底到达成都。居陇时间虽然不足半年,但在杜甫的生活、思想、创作上,却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一言以蔽之,它是杜甫一生的"转折":生活道路的转折,思想追求的转折,诗歌创作的转折。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诗人之一,其诗歌艺术的成就和旺盛创造力,莫不与他人生这一转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也使部分大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这既不利于就业,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是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它使苏轼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使苏轼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流变,也使苏轼的宗教情怀由儒道取向佛道。  相似文献   

7.
"诗心说"是顾随先生诗学思想的核心,从诗歌"为人生而艺术"、诗歌创作主体条件和诗歌中的情感问题对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受生理、社会和心理诸多因素的困扰。其中,抑郁情绪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情绪的普遍因素。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本文从生理、心理、社会和认知等不同方面简述了这些因素对大学生抑郁情绪形成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1949年“天翻地覆”的大转折时期.以萧乾为代表的众多旅居海外的作家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驱使下回到了祖国,自觉地改造自我、歌颂时代,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人生、对文学的无比真诚的主体精神,这种精神应成为当下消费时代的作家们所汲取的重要营养。  相似文献   

10.
顾随先生曾提出以白话表现新精神开拓新意境的词学主张,并以毕生的创作来实现这一目标.他的词擅长使用新的语言和新的句法表现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日常生活,增强了小词的气势和力量,并以否定式和象征的写作手法建构了具有北方地域色彩的新奇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