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娜 《师道》2013,(10):11-11
记得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特别在乎女儿成绩的稳定,但凡她考不了一百分,我就开始抓狂,拼命想着这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因为一年级的课程,孩子的姥姥已经给她讲了一遍。(姥姥是小学退休教师,一辈子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经验颇丰)在这第二遍学习之后的考试居然得不了一百分,是孩子没有学会吗?是孩子的智力和理解力有问题吗?于是我赶紧联系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师的分析,让我刹那间醒悟。她告诉我:"不认真"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没  相似文献   

2.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骄傲,因此,凡为人父母者,都非常注意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在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机会无所不在。在我女儿6岁那年,一天,她的门牙摇晃起来。她很害怕,跑来告诉我。我微笑着告诉她,等她的乳牙全部换成新牙,就意味着她从幼儿开始成长为少年了。这是人生的一项重大事件,就连牙齿仙女也会来给她庆祝,还会送给她礼物。  相似文献   

3.
孩子上了小学,没有读几日书,我就已经发现我们过去的书本对她无用。现在的确是一个新的时代了。一次语文考试,女儿得了99分,她将一个填空“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写成了“清清的瓦”。我问她这个错误是如何产生的,女儿却问我:“什么是瓦?”什么是瓦?我这才猛醒,她这个七岁的小人儿的确还从来没有见到过瓦,更何况“青青的瓦”?孩子的老师一定与我一样,以为瓦这个东西是不用讲解的,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城市孩子对瓦完全没有认识。现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到处高楼林立,高楼的楼顶上是顶楼平台,平台同时又是隔热板;隔热板是水泥做的,水泥是灰白色…  相似文献   

4.
由圣诞而新年,平日里绷紧的弦这时候可以舒缓一下,享受一下平常人的飘飘然。想到即将到来的假期的舒适,就不免有点自我感觉良好起来,做老师,挺好的。这天下午,收到了一封学生的来信,有些欣喜,忙着拆开来看。才读完,就觉得全身都痛起来,背上也是冷汗涔涔。这是一个孩子描写的她这次考试的故事。其实,她在考试中出了些岔子,我并没有放在心上,而且自以为是地觉得不要去揭她的伤疤。哪里想到,孩子的脑袋瓜里会有使我如此惊诧莫名的情感。孩子在信中写道:那天早上,天亮堂堂的,仿佛一块干净的手帕。我们一到学校就抓紧时间复习,想有一个好成绩,过…  相似文献   

5.
一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对女儿自然格外地宠爱。孩子漂亮、聪明、有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我太太更是自豪,觉得没有一个孩子能和她相提并论。在这种情感气候之中,主观地希望花越开越艳丽,这种希望变成了一种迫切的愿望。等女儿入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迫切的愿望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都在九十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是一百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九十六七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九十四五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  相似文献   

6.
阿卜向来是我们女生的守护神。在她面前没有不低头的男生,没有不投降的女生,哪怕是东方不败也要逃之夭夭。可是问题就在于,我是她的死党。成绩精神取成绩的时候,阿卜一直神经兮兮的。我不怪她,毕竟大家都是从考试中摸爬滚打磨练出来的,对于她这种“考试症候群”我已经非常能理解了。“喂,姐们儿,你说咱这回的排榜名次会不会是我的生死符?”阿卜睁着她水汪汪的小眼睛迷离地问我。我对这个问题有很透彻的了解,那就是——成绩下来的那一刻就是我的大限。  相似文献   

7.
我女儿5岁就上小学了,当时是托了人才进去的,因为我们都上班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只好让她提前入学。现在,她已经上小学六年级了,学习成绩挺好,在数学、作文等方面还表现出独特的兴趣,也多次获得过各种奖励,经常被评为“三好学生”。回忆这几年来孩子的成长,我觉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和我妻子能够做到几个“一致”。家庭教育中的确经常会出现矛盾现象,夫妻在教育孩子上会有矛盾,即使夫妻之间没有矛盾的教育言行,也常常会出现言行不一等教育矛盾。我爱人是位教师,她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独特…  相似文献   

8.
顾连梅 《家长》2013,(4):50-51
只要家长平和地看待孩子的成长,用全部的才能和生活智慧去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变得心平气和、平易近人,一定会收获一个健康的心灵和一个完整的生活。新学期开始不久,晓凡的母亲就打来电话。电话里,她严厉地指责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问题,致使她的儿子上课听不懂。我接到电话后找晓凡询问,这才知道300分的小升初考试,晓凡居  相似文献   

9.
数学单元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一脸喜悦的婷婷回到家里,一踏进房门就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昨天我们班数学单元考试,今天试卷就发下来了,您猜我考了多少分?”“猜不出来,你到底考了多少分?”妈妈问。“82分,比上次单元考试的成绩高出10分呢。”婷婷有几分得意地说。“哦,你知道邻居家的杨扬考了多少分吗?”妈妈又问。“大概是90分吧。”婷婷满脸不高兴地回答。母亲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孩子脸色的变化,接着说道:“怎么又比她考得差呢?你还得努力追赶人家才行啊!”“您凭什么说我没有努力呢?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提高了10分,老师都表扬我进步了,而您…  相似文献   

10.
皮皮怎么了     
小皮皮是一个只有两岁半的女孩,可她非常聪明懂事,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刚上小托班她就自己会穿、脱鞋子,扣扣子,还会主动帮老师整理玩具拿东西,这样的孩子真是人见人爱。 可是,有一次我们在草地上玩,玩后准备回教室时,我喊“皮皮排队了”,她自顾自玩,一点反应都没有。我想她可能贪玩不肯进教室,所以我就主动把她拉到队伍里。时隔不久,起  相似文献   

11.
同情     
那时是1871年,我年方5岁。我有个妹妹,叫玛德玲,她比我小两岁。6月底,我们随着母亲在阿尔卡旬海滨。几天以来,这孩子一直是懒洋洋的,她的精神已经萎顿下去,一个庸医不晓得诊断她潜伏的病根,我们也没想到过不上几天她就会离开我们了。有一次,她来到海边。那天刮着风,有太阳,我和别的孩子在那里玩着,可是她没有参加,她坐在沙土上面的一把小柳条椅上一言不发,看着男孩子们在争争吵吵,闹闹嚷嚷。我没有别的孩子那么强壮,被人家挤出  相似文献   

12.
用"半杯水"和"穿珠珠"来克服焦虑情绪 我班上的一位女生学习很努力,但随着学习内容思辨性的加深,某次考试还是考得特别差.她妈妈大怒,狠训了她一顿,这对她的自信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后来,她养成了一个恼人的习惯——一做数学题总是反复检查,致使考试时她的时间就不够用,没有一次能将全卷做完的;越是做不完,她在考场上就越紧张,越是心慌,头脑就越混乱,连会做的也忘了.她感到非常痛苦,迅速地消瘦下来.后来,连她妈妈也察觉到了孩子的苦恼,偷偷来问我:"这孩子可怎么办?很多抗焦虑的西药都有镇静催眠作用,考前给孩子吃,有副作用不说,孩子要是在考场上睡着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桑迪的选择     
正在孩子教育上,我们教给他们的应该是处理问题的能力,而并非是一个指示。人生会面临很多选择,小孩子也不例外。我的女儿萨米就曾经因为这个问题向我抱怨过。"我答应在社区清洁日这天去帮忙的,但是我刚刚接到一个邀请,也是在那天去参加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听了萨米的问话,我并没有马上回答。因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又并非简单。我可以告诉她在社区清  相似文献   

14.
谭训英 《班主任》2013,(3):29-30
“谭老师,请您帮帮楠楠吧,这孩子太要强了!升入初二这半年来,每次考试对她、对我都是一种折磨。她说,她是班上的一号,就应该考第一,可每次考试她都没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尽管您没有公布成绩,可私下里孩子还是知道的。我没有文化,给她讲不了大道理,我只是反复地告诉她:考不考第一没关系,只要你努力了,妈就高兴。可她还是每次考完试,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也不说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老火车     
孩子在她的怀里睡着了。 她站在我们的后边,这是我回头就看到的地方。 我的同事不断告诉我她怀里的孩子眉清目秀非常漂亮。 我只是一个劲在心里问她为什么要赶在这个时候回家呢? 我真的希望她大胆地朝我走过来, 就算违反纪律受到惩罚我也会放她进去。 我只是有些害怕, 这个抱着孩子的女人, 让我想起每一次人潮过后留下的行李和鞋子。  相似文献   

16.
陈毅敏  郭蔚臻 《大学生》2012,(17):34-35
今年年初,我们两口子带着孩子一路北上,到北大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其实我对孩子的自主招生考试没有太高的要求,我只希望她能顺利通过高考。我们是山里人,早就知道北大的自主招生不是那么容易过的。我当时特别心疼孩子,参  相似文献   

17.
小华: 你好! 去年夏天我回国做研究时你问过我,孩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对他长大以后情绪情感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想,这封信就简要地谈谈这个问题吧。 十多年前,我在一所半日制的教会幼儿园里做兼职老师。记得我那个班上有一个小女孩名叫迪雅。迪雅是一个非常胆怯、安静的孩子。她在上我们这个幼儿园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也没有机会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玩过。上幼儿园以  相似文献   

18.
淡定也烦恼     
李建茹 《父母必读》2011,(5):123-123
我女儿今年6岁.我觉得她的感情很平淡。每次和小朋友玩得正开心时,只要我喊她回家,她就会很爽快地答应。舍不得走。我问她为什么小强那么伤心,你怎么一点舍不得的感觉都没有呢,她淡定地回答我:“我们还会再见面的,是他想不开。”这孩子是不是太理性了,这会不会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中,我们不会看到后进生的字眼,也不会听到后进生的评述,在他们的教育信条中孩子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可爱的、鲜活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始终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在转,一切都聚焦在“分数”这根弦上,很自然的就有了高低之分,优劣之比。学会与后进生同行,感受磨砺的艰辛;学会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体味人生之旅的曲折和无奈。善待每一个孩子。我们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心智一般的孩子,他们基础不牢靠,能力不突出,也许还会有我们不曾预料到的这样或那样的不良表现。但是,如果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学生》2011,(3):31-32
来自邮箱娇娇: 我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一直都很尊重她,对她言而有信,从来不说伤害她的话,也从来不在背后说她,可是她却不止一次在背后说我的坏话。那次考试时,她叫我给她答案,我没有给她,她就生气了。最近又要考试了,我知道如果我不给她答案,她又要生气.又要在背后大肆说我的坏话,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