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潮 《新闻前哨》2013,(5):28-29
一、避免"照猫画虎"提倡层层深入"刨金砖"记者不是"说啥写啥、看啥写啥"的简单"录放机",不动脑筋、"照猫画虎"的记者不是好记者。案例:有一篇报道成宁工业发展的稿件,这样写:"眼下,咸宁正涌动大投入、大建设热潮;今年头两个月,该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2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2.
头30年,人们用胃吃饭,填满就好;后20年,人们用舌头吃饭讲究味道;近10年,人们用心吃饭,注意健康。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由此可见饮食对于人们的重要性。饮食文化,可以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小餐桌最能体现出大发展。从五六十年代的匆忙果腹,到票证年代的有啥吃啥、九十年代吃啥有啥,继而到今天  相似文献   

3.
《报林求索》2012,(12):28-28
<正>在电视从业人员感叹一个型号生产几年、卖几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也让人不禁要问上一句:电视还能变啥样?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平面到2D再到3D,从"看电视"到"用电视"再到"玩电视"……日新月异的电视技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在电视从业人员感叹一个型号生产几年、卖几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也让人不禁要问上一句:电视还能变啥样?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正>买空调售货员:大爷,你想买点啥?大爷:天热啊,我想买台空调。售货员:你老想要啥牌子的?大爷:啥牌子都无所谓,只要效果好。售货员:"中央"空调怎样啊?大爷:那不行,我那房子本来就小,中央再放上一台空调,多挤啊。姑娘,有没有放边上的。  相似文献   

5.
汪三汉 《青年记者》2012,(33):51-52
当今时代,受众已出现从"可读"到"悦读"的变化。"悦读",是受众阅读的一个更高境界,也是现代社会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早期社会强调个人同社会的统合。现代社会则强调个人在日益扩大的选择对象中进行选择的机会。"运用到受众阅读上就是:我的选择我做主,喜欢看啥就看啥。  相似文献   

6.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3,(2):10-10
韩剧凭啥锁住女人心在韩剧中,不管你是出身卑微的灰姑娘,还是年过30性格强悍的大龄女,都会遇见对你情有独钟的"高富帅"。在韩剧中,女人学历高是受崇拜的,自强不息的女人一定有圆满结局。相比之下,男性角色多按"绿叶"设计,衬托出女人的成功。反观中国现代剧,女人不是小心眼就是  相似文献   

7.
胡靖国 《传媒》2000,(11):46
几把剪刀、几瓶糨糊、剪剪贴贴,想办啥报就办啥报.近日,山西省新闻出版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出击,依法拘留了非法办报的"黑报人"谭明亮. 现年25岁的谭明亮系山西省代县新高乡农民,小学文化程度,曾在太原市做过饭店服务员.去年以来,谭明亮开始利用太原市创佳广告公司进行制作、发行非法报纸活动.  相似文献   

8.
有种人把自己特当回事儿,这显然不好.可您要是遇上几个不把自己当回事的人,也能把您气个半死.俗话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说法,王婆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懂得卖啥就得吆喝啥,而且还要"自卖自夸".可这浅显的道理,有些档案人却不懂.他们常常自我贬损档案工作,甚而不把自己这个档案人当回事儿.别以为笔者是在杜撰,真有这种人,还不少呢?  相似文献   

9.
从"走转改"活动伊始,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就将活动开展的核心锁定为一个"人"字,即"用作品连通基层人脉、用文风聚合媒体人气、用实践提升专业人品"。媒体只有将自己这"一撇"写得精彩,才能与人民要求的那"一捺"相互支撑,成就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人"字。养生之道中有个常识,叫"缺啥补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宣传战线大张旗鼓地铺展开来,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善意的提醒:当今部分媒体和媒体人,正在离基层渐行渐远,必须下大力气补上这一课。连通人脉"脚板底下出新闻",曾是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但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两会,传统媒体大秀装备,"钢铁侠"、"八爪鱼"、VR头盔、AI机器人等轮番登场,对技术手段的追逐开始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显然很多传统媒体都认为自身的技术短板是他们面对新媒体冲击时的最大劣势,问题是这种"缺啥补啥"的思路真的摸准了媒体融合的"脉"吗?传统媒体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技术和渠道层面,而是来自于内容层面,即:如何生产真正符合用户需要的内容。传统媒体的融合,在追逐报道形式和报道器材的创新之前,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真正建立起用户思维、运营思维、数据思维。  相似文献   

11.
20年后还有人种粮吗? "过几年,村里死了老人,恐怕连抬棺材的都不好找了."尽管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把国家的直补政策全部落实,但是仍然没有留住年轻人出外打工的步伐.谈起村巷人口萧条的境况,新绛县农民兰正娃不无担忧地说.而一些村民表示: "种那么多粮食干啥?又卖不上好价,种点口粮够自己吃就行了."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通讯员。在河北省滦南个体劳动者协会10名通讯员当中,我的基本功最差。常言道,做啥象啥,干啥务啥,既然干了这行,就得想法干好。我为了尽快地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几  相似文献   

13.
"子弹"在苦飞"《水浒传》里的神行太保戴宗‘两只脚行千里路,程途八百去还来’根本算不上啥,我可比他能跑多了,一日之内沪京千余公里去还来,只是跑得我脑袋发晕,四肢无力……"  相似文献   

14.
妻子和丈夫一起回家,妻子一进门就把门关上。丈夫一边敲门一边喊:"开门,开门,我还没进去,真是的!"做公共汽车售票员的妻子说:"吵啥吵?坐下一趟吧!"  相似文献   

15.
有朋友问我,博客是个啥东西,我说,博客不是东西。后来想想,说这话有点像说对口相声。 我就问自己:你也写了三年博客了,博客到底是个啥东西。我想了想,然后很认真的回答自己的提问:博客是个好东西。  相似文献   

16.
潮流架     
《陕西档案》2015,(2):60
中国需要这个:能"吃掉"空气污染的水泥这是西班牙建筑设计事务所BCQ正在干的一个事情,他们打算改造当地的一个过街天桥,用一种能"吃掉"空气污染的水泥来替换原有的灰色表面——听上去很牛吧?!据说,这种逆天的神器叫"光催化水泥"(Photocatalytic Concrete,啥  相似文献   

17.
在基层部队举办的新闻培训班上,学员们提问最多的问题是"怎样抓新闻"。因为许多初学新闻的同志不知道写啥,于是见啥写啥。而这样写出的稿件传到媒体采用率很低,不少报道员为此苦恼。  相似文献   

18.
李旭 《传媒》2021,(2):75-77
微电影广告是以品牌或产品的商业推广为目的,最终是为了让受众认可广告片中的产品,而微电影广告是否与受众心理特征相符直接决定了受众对微电影广告的接受效果.诞生于2019年春节季的《啥是佩奇》的微电影广告片就凭借着对受众心理的精准把握成为当时刷爆朋友圈的"爆款"短视频.微电影广告只有基于受众的心理来进行创作,"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提升受众的"使用"效果,才能在"贴满墙纸"的屋子里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9.
让我们赶上了,幸也不幸。该干啥干啥吧,只是别抄错了家伙。很幸运,好时候让我们赶上了。说这话,丝毫没有“国家不幸记者幸“的意思。只是想说,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几件大事,确确实实举世瞩目、惊天动地,而大事当头,中国的媒体和  相似文献   

20.
我爸爸李金铭1947年参加革命,在1949年渡江作战中光荣入党,他当过战斗员、工作员和宣传员。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和平时期忘我劳动。酷爱写作,心系报道。爸爸干啥写啥,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写报道成了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在部队服役时,写战斗、生产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等,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